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维普收录(中), 医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9年第2期文章
  • 中药胆胰和胃冲剂对胆道内成石因素的影响和预防术后复发的效果

    目的研究中药胆胰和胃冲剂对胆道内环境成石因素的影响,并观察其预防术后胆石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Ⅰ组应用自制中药胆胰和胃冲剂(由柴胡、金钱草、大黄,黄芩等11味中药组成),选择胆道手术后胆道置管引流患者36例,服该冲剂者22例为服药组,不服药14例为对照组.动态观察服药前后引流胆汁组分的变化,另设15例服药,10例对照,观察胆汁中氧自由基的变化,从多因素研究该冲剂对胆道内环境成石胆汁的影响.Ⅱ组肝胆管......

    作者:郭振武;王连福;史美媛;安新;邓茂君 刊期: 1999- 02

  • 谷氨酰胺和盲肠造口/结肠灌洗对猪急性重症胰腺炎后肠源性细菌/内毒素易位的影响

    目的观察静脉内滴注谷氨酰胺(Gln)对急性重症胰腺炎(ASP)后肠源性细菌/内毒素易位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健康长白种猪27头,体重17kg~22kg,雌雄不限,随机分为5组.组Ⅰ:假手术对照组(n=5);组Ⅱ:ASP对照组(n=5);组Ⅲ:ASP+甘氨酸(Gly)组(n=5);组Ⅳ:ASP+Gln组(n=6);组Ⅴ:ASP+Gln+盲肠造口、结肠灌洗组(n=6).在麻醉状态下,进腹向胰总管内注入1m......

    作者:屠伟峰;黎介寿;朱维铭;李珍大;刘放南;陈永明;徐建国;邵海峰;肖光夏;黎鳌 刊期: 1999- 02

  • 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内皮素及一氧化氮水平变化的意义

    目的探讨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在重型肝炎(SH)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检测30例SH,32例慢性肝炎(CH)患者外周血ET和NO代谢物NO-2的水平,并用NO合成酶底物左旋精氨酸(L-Arg)进行治疗前后对比.结果SH患者外周血ET和NO-2水平(139ng/L±14ng/L,12.7μmol/L±4.0μmol/L)明显高于CH组(85ng/L±15ng/L,6.3μmol/L±2.5μm......

    作者:陈嵩;刘冰;蔡学敏;顾长海 刊期: 1999- 02

  • 胃癌组织组织蛋白酶活性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的组织蛋白酶B活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荧光底物活性分析法测定8例胃癌患者术后肿瘤组织及8例正常胃组织匀浆及亚细胞组分的组织蛋白酶B(CB)活性.结果胃癌组织匀浆的CB活性(156.53pmol/s±29.84pmol/s)高于相应正常胃组织每克(CB)活性(43.84pmol/s±6.83pmol/s,P<0.01,t=10.42),而且胃癌组织低密度质膜组分CB活性与高密度质膜......

    作者:沈洁;陈向荣 刊期: 1999- 02

  • 胃粘膜异型增生形态与p53,Bcl-2和c-erbB-2表达的关系

    目的了解胃粘膜异型增生形态与p53,bcl-2和c-erbB-2表达的关系.方法胃粘膜炎症性增生45例,异型增生44例和胃腺癌30例,胃粘膜活检标本进行组织形态观察,并采用S-P免疫组化法,观察p53,bcl-2和c-erbB-2基因表达.结果异型增生病灶,小者仅有单个腺管,多者达10余个腺管,多数3个~5个腺管.异型腺管有不同程度的扩张,为圆形或不规则形,腺上皮细胞单层或复层排列.核大小不等,染......

    作者:王仰坤;纪小龙;马乃绪 刊期: 1999- 02

  • 采用改进的差示PCR技术分离胃癌差异表达基因的研究

    目的建立优化的mRNA差示PCR条件;运用建立的条件及GQS-9600分离胃癌GC7901与胃粘膜GES-1细胞株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片段;根据获取的序列,设计引物并运用于胃癌组织、血、活检胃粘膜标本检测,拟从中筛选出检出率与符合率高的数对引物,建立胃癌基因诊断方法.方法以胃癌GC7901与胃粘膜GES-1细胞株为研究对象,探索mRNA差示PCR的佳反应条件,运用优化的条件分离细胞株之间的差异表达基......

    作者:崔大祥;闫小君;苏成芝 刊期: 1999- 02

  • 复方参七汤抑制大鼠胃癌的实验研究

    目的中草药对胃癌有抑制作用,但其作用的有关机制尚不清楚,通过诱发大鼠胃癌模型,研究复方参七汤对胃癌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100mg/L连续喂养Wistar大鼠9mo,制成胃癌模型,实验大鼠在喂养MNNG的同时,连续喂给中药复方参七汤18mL/kg.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胃癌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胃癌发生率为6.9%(3/43),对照组胃癌发生率为58.9%(2......

    作者:陈玉泉;沈洪薰;周树军;陈莉;于秀;陆丽萍 刊期: 1999- 02

  • 乳糖化清蛋白单磷酸阿糖腺苷的抗鸭乙型肝炎病毒作用

    目的了解乳糖化清蛋白单磷酸阿糖腺苷(L-HSA-Ara-AMP)体内抗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的作用,为临床治疗乙肝患者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麻鸭乙型肝炎动物模型,用L-HSA-Ara-AMP25mg/(kg.d),1次/d,治疗10d,观察用药前后(0,5,10及13d)血清中DHBVDNA,DHBsAg,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以及药物的毒副反应.结果L-HSA-Ara-AMP用药后能使血清DHB......

    作者:谢青;郭清;周霞秋;谷瑞瑛 刊期: 1999- 02

  • 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中自身免疫反应的作用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间接免疫荧光法、放射免疫法测定了慢性HCV感染者66例,慢性HBV感染者37例和正常对照39例的血清抗GOR抗体(抗GOR)、抗核抗体(ANA)、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及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GA/TMA).结果HCV感染者抗GOR,ANA,TGA/TMA的阳性率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增高(53.0%vs5.1%,χ2=24.649,P......

    作者:刘文恩;谭德明;范学工;欧阳颗;张铮 刊期: 1999- 02

  • 肝动脉灌注羟基喜树碱和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

    目的观察经肝动脉插管栓塞和灌注化疗药物羟基喜树碱、5-FU、丝裂霉素(MMC)、顺铂治疗(TACE)进展期肝癌(HCC)21例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应用TACE治疗21例中晚期HCC患者,其中Ⅱ期15例,Ⅲ期6例.结果接受TACE患者2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0.9%,平均生存期9.1mo,半年和一年生存率分别为71.5%和42.4%.Ⅱ期患者获得的平均生存期、半年和一年生存率分别为10.5mo,86......

    作者:涂水平;吴达明;袁耀宗;吴云林;江石湖;吴裕忻 刊期: 1999-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