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
莪术对SGC7901胃癌细胞COX-1,COX-2,VEGF和PGE2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莪术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COX-1,COX-2,VEGF和PGE2的影响.方法:MTT法观察莪术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绘制其抑制率曲线,选取抑制率为25%时的药物浓度作为加药浓度,用RT-PCR以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加药后人胃癌细胞COX-1,COX-2基因及其蛋白表达的变化.用ELISA方法检测加药后培养基中VEGF和PGE2的表达情况.结果:莪术对胃癌细胞有一定的抑......
作者:沈洪;刘增巍;朱萱萱;张坤;王伟;郭青龙;袁胜涛 刊期: 2006- 16
-
甘氨酸对内毒素性肝损害保护作用的机制
目的:探讨甘氨酸(Gly)对内毒素(LPS)性肝损害的保护机制.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三组,LPS组(n=50)经腹腔注射10mg/kg的LPS,Gly组(n=50)在注射相同剂量LPS前3d开始喂饲含50g/L的Gly的饲料,正常生理盐水对照组(n=50),经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光镜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LR4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血浆TNF-α,IL-10浓......
作者:王强;张涛;陈叶恒;余和斌;游海波 刊期: 2006- 16
-
抗HBsAg-Fab重组体在小鼠肝脏的表达
目的:研究人抗HBsAg-Fab重组体在小鼠体内的表达分泌.方法:将所构建的pXXUF1-HBs-Fab质粒以5、10、20和40μg的剂量分别利用尾静脉液压法转染C57BL/6小鼠,建立实验1-4组;同时设立pXXUFl质粒转染对照组和空白组.转染3d后采集血清和肝、肾、脾等组织标本,运用RT-PCR,ELISA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方法从基因和蛋白水平分析基因工程抗体人抗HBsAg-Fab在体内......
作者:唐莉;曾志贵;潘桃;袁劲;陈必成;陈忠华;陈知水 刊期: 2006- 16
-
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的研究进展
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GRKs)属丝氨酸/酪氨酸蛋白激酶家族,其亚型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能特异地使活化的G蛋白偶联受体(GPCR)发生磷酸化及脱敏化,从而终止后者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现就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的结构、种类及分布、生物学功能及与疾病关系的新进展进行总结与概括,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作者:杨雯;夏时海 刊期: 2006- 16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与肝纤维化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是体内普遍存在的多肽,循环系统中IGF-Ⅰ主要来源于肝脏.在垂体生长激素的调控下,IGF-Ⅰ对多种细胞如成纤维细胞、成骨细胞、平滑肌细胞等的有丝分裂均有调节作用.目前观点认为肝星状细胞(HSC)活化后可分泌大量胶原纤维,是肝纤维化时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来源.实验表明IGF-Ⅰ能够促进体外培养HSC增殖、活化并抑制其凋亡.而体内研究发现,肝硬化患者血清IGF-Ⅰ浓度显著下......
作者:吕国良;刘德许 刊期: 2006- 16
-
可验证的剪应变溃疡病因理论和胃溃疡发生机制
建立一个合乎逻辑的科学的消化性溃疡病因理论,以反映溃疡病在现实中所有的问题.归纳在现实中与胃溃疡相关的事物,循证演绎溃疡形成的过程.溃疡发生的原因是剪应变.胃溃疡的发生是当胃壁回缩时,凸向胃腔内的高张力皱褶,直接或间接地作用在高张力机体组织的同一个位置上,长时间的挤压或频繁地冲压碾磨超过极限,黏膜肌层被剪切,发生了剪应变,造成肌层缺损成溃疡.溃疡病的发生是正常生理组织和生理功能,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
作者:霍世平 刊期: 2006- 16
-
肝细胞癌基础研究的某些进展
在肝细胞癌(HCC)发生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各种参与调控的细胞因子表达也发生异常并终影响疾病的进程和转归.目前对肝细胞癌的分子病理学研究已经集中在这些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及其相互关系网络上,HBx蛋白、SAM、TGF等细胞因子的研究已经十分深入,而且,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应用,更多的低丰度调控蛋白也逐渐被发现,其在肝细胞癌细胞增殖调控、异常分化、衰老和凋亡调节以及肿瘤演进等方面起......
作者:李冬;张建中 刊期: 2006- 16
-
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新近发现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形成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诱导的血管生成有一定的关系,这对传统认为的门静脉压力增高引起被动的血管通道开放的理论提出了挑战.研究提示在门静脉高压动物中VEGF/VEGF-R2通路促进了门静脉系统侧支血管和高动力循环的形成.从而证实门静脉高压症侧支循环形成不仅归咎于连接门体静脉系统的分支血管,而且是VEGF依赖的血管生成结果.现就近来这方面研究的文献作一综述.......
作者:邓伟哲;李柏 刊期: 2006- 16
-
血红素氧合酶/一氧化碳体系在胃肠道的作用
内源性一氧化碳在人体是一种重要的化学信号物质,调节神经递质传导、平滑肌的紧张性及其对细胞损伤的反应,并在细胞功能和通讯方面发挥重要的信号转导作用.现就一氧化碳及血红素氧合酶的合成、分布及在消化道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姜柳琴;林琳 刊期: 2006- 16
-
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抑制肝癌移植瘤生长的作用
目的:检测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ASODN)在人肝癌耐药细胞株裸鼠皮下移植瘤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将30只裸鼠建立人肝癌耐药细胞系SMMC-7721/ADM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成6组:空白对照组(A)、脂质体转染对照组(B)、正义链对照组(C)、200(D)、400(E)和600μg/L(F)反义链组(ASODN组),用不同的转染液注射后2,4,8,12,16,20d,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作者:高鹏;张刚庆;颜政;方驰华 刊期: 2006- 16
动态资讯
- 1 γ-氨基丁酸B受体在CCl4诱导肝纤维化大鼠中的表达
- 2 预转移龛形成——肿瘤转移研究新方向
- 3 CD40配体基因对实验性肝细胞癌的治疗作用
- 4 体外胃电起搏反馈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实验与临床研究
- 5 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治中的困惑和展望
- 6 上皮细胞间质转化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 7 一氧化氮与溃疡性结肠炎
- 8 肝门阻断再灌注后脑皮层组织和血清S100β蛋白的差异性改变及意义
- 9 仓鼠胰腺癌细胞株移植性肝癌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 10 启动子DNA结合蛋白研究策略
- 11 健脾理气药诱导人肝癌细胞SMMC7721凋亡的研究
- 12 Mφ1 Mφ2对γδT细胞体外抗胃癌细胞SGC-7901作用的影响
- 13 炎症性肠病与血栓栓塞性疾病
- 14 肝细胞生成素核受体的确定及特性
- 15 外源质粒DNA经胃肠道途径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 16 慢性丙型肝炎CD4+CD25+CD127low/-Treg细胞的检测价值
- 17 青少年慢性胃炎危险因素分析382例
- 18 肾移植术后直肠及肛门恶性肿瘤的诊治
- 19 兔肛门直肠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0 重度胃轻瘫治疗方式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