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
法莫替丁及西咪替丁对Oddi括约肌压力变化的影响
目的:观察常规剂量的组胺H2受体阻滞剂法莫替丁、西咪替丁对Oddi括约肌(SO)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取胆道探查术后留有T型管患者20例,随机分为法莫替丁组和西咪替丁组(n=10),测量用药前后的十二指肠压(DP)、SO基础压(SOBP)、收缩幅度(SOCA)、收缩频率(SOF)、收缩间期(SOD)及胆总管压(CBDP).结果:静推西咪替丁10min后,SOCA及SOBP分别下降了25.6%及57......
作者:张小薄;吴硕东;孔静;王伟 刊期: 2007- 08
-
胸腔胃-气道瘘的临床表现与螺旋CT诊断
目的:探讨胸腔胃-气道瘘的临床与螺旋CT表现,提高人们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胸腔胃-气道瘘的临床表现和螺旋CT征象.结果:胸腔胃-气道瘘主要临床表现为烧灼样刺激性呛咳、发热、顽固性肺部感染、呼吸困难、心动过速、消瘦等;20例(87%)胸部螺旋CT直接显示胸腔胃-气道瘘的瘘确切位置、瘘口大小以及瘘与气道的毗邻关系,并且能够观察肺部感染和测量气管、主支气管的内径.结论:......
作者:韩新巍;吴刚;赵明;马骥;管生;水少锋;马南;王艳丽 刊期: 2007- 08
-
白花丹参根制剂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白花丹参根制剂对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BGC823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白花丹参根制剂处理胃癌细胞BGC823后,噻唑蓝(MTT)检测细胞的相对存活率,流式细胞仪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BGC823细胞凋亡,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形态.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均数比较用t检验.结果:不同浓度白花丹参根制剂作用于BGC823细胞后,细胞的存活率明显下降且呈剂量依赖性(0......
作者:焦鹏;常起;杨明峰;张凤;赵晓民;夏作理 刊期: 2007- 08
-
志贺菌基因转移耐多药相关蛋白初步分析
目的:对志贺菌敏感株与基因转移耐多药株全菌蛋白进行蛋白质组学比较,寻找细菌耐多药相关蛋白.方法:采用接合基因转移实验对临床分离鉴定志贺菌敏感株进行基因转移耐多药试验,并对志贺菌敏感株及基因转移耐多药株全菌蛋白进行双向电泳;电泳图谱采用ImageMaster2DPlatinum软件分析,并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MOLDITOF-TOF质谱分析.结果:成功获得志贺菌基因转移耐多药株,在志贺菌敏感株与耐多药......
作者:宋春花;黄志刚;郗园林;张梅喜;段广才 刊期: 2007- 08
-
活血化瘀注射液Ⅰ号预处理与缺血预处理改善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注射液Ⅰ号(HHI-Ⅰ)预处理与缺血预处理(ischemicpreconditioning,IP)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ischemiaandreperfusion,I/R)损伤的改善作用,并比较两者的作用效果.方法:健康♂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处理组(IP组)、HHI-Ⅰ预处理组(HHI-Ⅰ组),每组20只.建立大鼠......
作者:毕旭东;郭伟;赵晶;赵连根;付晓光 刊期: 2007- 08
-
血管生成素-1基因对人胃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对胃癌细胞MGC-803增殖与凋亡的影响,研究其生物学作用及其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人胚肾293细胞对重组质粒Ad-Ang1和Ad-GFP进行包装、扩增和纯化后转导MGC-803细胞,应用MTT比色法分析Ang1对该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血浆Ang1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ng1及......
作者:颜芳;欧希龙;关云艳;产松苗;陈国胜;杨柳;孙为豪 刊期: 2007- 08
-
脂质体介导核因子-κB诱捕物寡聚脱氧核苷酸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炎症因子mRNA表达和胰腺损伤的影响
目的:探讨脂质体(liposome)介导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κB,NF-κB)诱捕物(decoy)寡聚脱氧核苷酸(ODN)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NF-κB活性及受其调控炎症因子基因mRNA表达和胰腺损伤的影响.方法:除假手术组(n=10)外,其余SD大鼠以牛磺胆酸钠(STC)诱导建立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后,分别于建模后1h静脉注射裸ODN(n=10)、脂质体/decoyODN复......
作者:钟荣德;周杰;廖柳清;符方勇;李湘竑;林艺雄 刊期: 2007- 08
-
乳酸杆菌对幽门螺旋杆菌脂多糖作用下的SGC-7901细胞p38MAPK磷酸化水平和凋亡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保加利亚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bulgaricus,LBG)对幽门螺旋杆菌悉尼株脂多糖(HpyloriSS1-LPS)作用下SGC-7901细胞的p38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磷酸化水平和凋亡率的影响.方法:使用LBG(1×1013CFU/L)或p38MAPK通路阻滞剂SB203580(10μmol/L)预处理SGC-7901细胞,1h后分别加入2.5×10......
作者:周超;马洪升 刊期: 2007- 08
-
肝素酶:一种新的广谱的肿瘤转移相关抗原在中晚期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肝素酶(Hpa)是裂解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的唯一酶类,能破坏细胞外基质及基底膜,参与肿瘤血管生成,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目前的研究表明,Hpa在大多数中晚期肿瘤中都有表达,尤其在转移性肿瘤中强表达,而Hpa表达的下调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转移,提示Hpa可以作为一种广谱的肿瘤转移相关抗原用于中晚期肿瘤的免疫治疗.Hpa疫苗的开发可望为中晚期肿瘤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本文详细综述了Hpa的结构与功能、......
作者:杨仕明;汤旭东;陈婷;熊震;陈陵;蔡永国;房殿春 刊期: 2007- 08
-
肠道致病菌群体感应研究进展
群体感应(quorumsensing,QS)是细菌细胞之间交流的重要机制,可调控基因表达.QS使细菌以多细胞实体行使单个细胞无法完成的功能,调控细菌的多种活动.根据细菌合成的信号分子和感应机制不同,QS系统主要分为三种.肠道致病菌多拥有几种QS系统,但一些QS系统的确切作用尚不十分明了.替代抗菌素杀死致病菌,抑制QS信号及毒力基因表达代表了抗微生物治疗的新靶位.某种程度上,肠道致病菌感染后,个体病......
作者:田辉 刊期: 2007- 08
动态资讯
- 1 逆灌注对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 2 Semaphorin6D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3 TGFβ1和CTGF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 4 HBsAg定量检测技术进展及其临床意义
- 5 SD大鼠羊水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体外诱导分化
- 6 氯吡格雷对胃肠道的损害及其防治
- 7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反式激活基因5的克隆
- 8 P-selectin、IVAM-1和ICAM-1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心肌损害中的作用机制
- 9 复方参七汤治疗胃癌的基础研究
- 10 中医特色护理在小儿便秘中的护理效果及对抗腹泻功能因子的影响研究
- 11 进展期胃癌组织中CD68,iNOS及TNFα阳性细胞的分布
- 12 慢性萎缩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 13 胃癌肝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及综合治疗
- 14 内镜下经皮胃造瘘术对患者营养及生活质量的改善
- 15 microRNA表达谱与消化器官肿瘤的发生、诊断及治疗
- 16 原发性肝细胞癌中cyclin D1基因表达与P16 及CDK4蛋白表达的关系
- 17 α-干扰素对大鼠肝纤维化间质胶原酶基因表达的调控
- 18 大肠癌组织p16和pRb表达的意义
- 19 HBV携带者中抗-TB治疗所致肝损伤的临床分析
- 20 肺炎克雷伯杆菌肝脓肿与非肺炎克雷伯杆菌肝脓肿的临床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