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的调查
目的:调查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与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关系,了解Hpylori在萎缩性胃炎发病中的地位.方法:重新观察193例病理诊断为CAG的患者的病理切片,记录其组织学变化的分级情况,并调查胃镜诊断情况.结果:(1)193例CAG患者Hpylori感染率为36.3%;Hpylori阳性组的重度炎症活动(44.3%)较Hpylori阴性组(13.......
作者:吴改玲;蓝宇;丁宜;王玘 刊期: 2005- 11
-
血液低剂量辐射刺激疗法在消化系统癌症综合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血液低剂量辐射刺激疗法(BLIT)在消化系统癌症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235例确诊的消化系统癌症,随机分研究组-BLIT+综合治疗(117例)、对照组-单纯综合治疗(118例),观察两组血象变化、免疫功能变化、急性放射性炎症防治、癌痛及肝癌治疗情况.结果:WBC降低Ⅰ-Ⅱ级者,研究、对照两组发生率分别为65.8%(77/117)、49.2%(58/118)(P<0.01);Ⅲ-Ⅳ级者,......
作者:范士怀;彭京凤;龚立鹏;葛来增 刊期: 2005- 11
-
细菌性肝脓肿致病菌及耐药性分析138例
目的:总结分析细菌性肝脓肿致病菌谱的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经验性选择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性肝脓肿提供依据.方法:总结2000-01/2004-01间细菌性肝脓肿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血标本和脓汁标本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结果:138例细菌性肝脓肿致病菌主要为G-杆菌,121例,占87.7%,其中肺炎克雷伯菌94例,大肠埃希菌16例,阴沟肠杆菌5例,洛菲不动杆菌3例,变形杆菌3例;G+球菌1......
作者:万建华;赵金满;宋建 刊期: 2005- 11
-
大肠黏膜癌变过程中PGE2,Bcl-2及Bax表达相关性
目的:探讨PGE2,Bc1-2及Bax在大肠黏膜癌变过程中表达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DAB法检测了正常结肠黏膜15例、慢性结肠炎20例、大肠癌旁组织50例、腺瘤样息肉30例及大肠癌组织50例中PGE2,Bc1-2及Bax蛋白的表达.分析PGE2、Bc1-2及Bax的表达与各种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三者的相关性.结果:pGE2在正常结肠黏膜,慢性结肠炎,大肠癌旁组织,腺瘤样息肉及大肠癌组织中的......
作者:欧阳淼;张桂英;徐美华 刊期: 2005- 11
-
反义MUC2体外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活性
目的:研究反义核酸技术体外抑制MUC2的表达,观察MUC2反义脱氧寡核苷酸(antisenseoligodeoxynucleotide,ASODN)对胃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硫代磷酸修饰的MUC2ASODN经阳离子脂质体包裹后转染入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采用MTT法,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MUC2ASODN对胃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不同浓度ASODN均能抑制S......
作者:张晓艳;易永芬;肖春卫 刊期: 2005- 11
-
福氏志贺杆菌2a 2457T免疫蛋白质组学方法的建立
目的:建立福氏志贺杆菌2a2457T的免疫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方法:提取福氏志贺杆菌2a2457T全菌蛋白进行不同pH梯度的双向电泳,结合WesternBlotting技术寻找发生免疫反应的蛋白质.结果:蛋白经胶内酶切后使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MALDI-TOF)质谱鉴定了19个免疫反应蛋白点,对应于10种蛋白质.结论:该文成功建立了福氏志贺杆菌2a2457T的免疫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
作者:应天翼;廖翔;冯尔玲;王恒樑;黄留玉;黄翠芬 刊期: 2005- 11
-
伴大豆球蛋白水解肽对小鼠抗大肠杆菌感染的作用
目的:研究伴大豆球蛋白水解肽对小鼠抗大肠杆菌感染的作用.方法:选用21日龄昆明系清洁级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饲喂基础日粮3d后,将E.coliO138(菌浓为2×1011CFU/L)依次10倍稀释,分别灌喂5个处理组,每组0.2mL/只,计算灌菌56h后,其LD50值为4.73×1010CFU/L.分两批选用21日龄昆明系清洁级雄性小鼠,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NOR组(正常对照组)和FEC组......
作者:沈仓良;陈伟华;邹思湘 刊期: 2005- 11
-
T-STAR基因对结肠癌细胞系HCT-116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通过正、反义T-STAR(testis-signaltransductionandactivatorofRNA)基因转染结肠癌HCT-116细胞,观察对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法将正、反义T-STAR基因转染入HCT-116细胞,用RT-PCR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该细胞T-STAR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并用PCR-ELISA法检测细胞端......
作者:张玲;郭莲;彭勇;陈兵 刊期: 2005- 11
-
大鼠肠上皮细胞缺血缺氧损伤后基因表达谱变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大鼠肠上皮细胞(IEC)缺血缺氧后基因表达谱的改变,寻找与IEC损伤相关的基因.方法:建立缺血缺氧大鼠IEC的实验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缺血组、缺氧组和缺血缺氧组.荧光逆转录标记mRNA,采用大鼠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正常IEC与缺血组、缺氧组及缺血缺氧组IEC基因表达谱,并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与正常IEC相比,缺血组基因表达有差异的共207组,其中132组下调,75组上调;缺氧组基因表......
作者:贾震易;秦环龙 刊期: 2005- 11
-
荧光标记杂交双探针PCR融解曲线法在临床的应用评价
目的:对国产荧光标记杂交双探针PCR融解曲线法(FH-PCR-MC)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聚合酶酪氨酸-蛋氨酸-天门冬氨酸-天门冬氨酸基序(HBVYMDD)变异的试剂进行临床应用评价.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浆标本217份,分别采用荧光标记Taqman探针定量PCR法(FT-PCR)和荧光标记杂交双探针PCR融解曲线法(FH-PCR-MC)检测HBVDNA含量和YMDD及其变异;其中78份HBVDN......
作者:张淑云;刘伟;李迪;谷鸿喜;仰曙芬;周志红;杜博;金茜;常曼丽 刊期: 2005- 11
动态资讯
- 1 山莨菪碱和加贝酯对胆总管结石术后胆道动力的影响
- 2 扩张置管术治疗食管狭窄和瘘
- 3 胶囊内镜与CT小肠造影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中的诊断价值
- 4 LRP-5、LRP-6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 5 肝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
- 6 胃癌组织中Caveolin-1,nm23及MMP-2的表达及其意义
- 7 中国人与非洲黑人H pylori相关胃十二指肠疾病发生情况比较及分析
- 8 幼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肠组织TNF-α和c-fos mRNA的表达
- 9 蛋白酶抑制剂ONO-3403对胰泌素刺激的大鼠胰腺外分泌的影响
- 10 CDX2基因与肠型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 11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影响因子
- 12 医源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选择性血管造影诊断及栓塞治疗
- 13 炎症性肠病生物治疗的进展
- 14 直肠肿瘤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 15 反流性食管炎的病因及食管pH测定和X线检查的诊断价值
- 16 胰腺癌的生物治疗研究进展
- 17 升血小板胶囊致重型缺血性结肠炎1例并文献复习
- 18 过继免疫疗法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上的应用
- 19 利培酮抑制结肠癌细胞株SW480生长的作用机制
- 20 砷与肝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