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
电针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胃动力、自主神经功能及心理状态
目的:评价电针刺激内关和足三里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价值,并探讨其可能所包含的机制.方法:符合罗马Ⅱ诊断标准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用电针刺激内关和足三里,对照组口服多潘立酮;观察2组治疗前后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焦虑抑郁评分、心率变异性和胃电图,并且抽血检测神经肽Y和胃动素的水平.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消化不良症状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
作者:彭随风;杨家耀;时昭红 刊期: 2008- 36
-
肝硬化并门脉高压性肠病42例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性肠病与肝功能分级、门脉高压性胃病、食管静脉曲张的关系.方法:对42例肝硬化患者进行常规结肠镜检查,跟踪随访两年,并对其并发PHC进行分析.结果:42例肝硬化患者中,PHC发生率52%,食管静脉曲张发生率为79%,其中行食管静脉曲张硬化剂及套扎治疗者分别为26%、38%.PHG发生率为55%.随访跟踪两年,发现51%的患者发生下消化道出血.PHC发病率没有随肝功能分级加重(X2=......
作者:任习芳;姚诘华;郑宗军;龚发良 刊期: 2008- 36
-
S100A2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突变及杂合性缺失
目的:探讨S100A2基因在结直肠癌发生及演进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66例结直肠癌组织标本进行DNA、mRNA及蛋白提取.采用PCR-SSCP和微卫星结合PCR-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检测S100A2基因DNA突变及缺失:分别以RT-PCR技术、Westernblot检测S100A2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66例结直肠癌组织标本中,未发现S100A2基因存在杂合性缺失(LOH)及第二外显......
作者:王殉;胡义奎 刊期: 2008- 36
-
高频电凝联合中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成熟型疣状胃炎
目的:观察胃镜下高频电凝联合中西药治疗合并幽门螺杆菌(Hpylon)感染的成熟型疣胃炎的临床疗效,以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212例疣状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西药组和西药组,每组106例,西药组胃镜下对合并Hpylon感染的成熟型疣状病变行高频电凝治疗,术后予Hpylori根除治疗,中西药组在此基础上序贯服用中药治疗.结果:治疗2mo后,中西药组和西药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28%vs......
作者:郭永泽;李校天;李淑霞;葛素兰;王建华 刊期: 2008- 36
-
慢性HBV基因型C型感染者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在了解延安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延安地区HBV基因型C型感染者的临床分型与病毒学和生化学指标的特征.方法:随机选取HBVDNA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2例(病史均超过12mo),在可检出基因型121例患者中,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ASC)58例,慢性乙型肝炎(CHB)46例,肝硬化(LC)17例,采用乙型肝炎病毒核酸扩增荧光定量检测HBVDNA载量;时间分辩荧光......
作者:吴殿磊;徐光华;刘娜;陈延平;冯继红 刊期: 2008- 36
-
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的鉴定及体外诱导分化为肝细胞的可行性
目的:分离、鉴定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并探讨在体外多种细胞因子的诱导下分化为肝细胞的可行性.方法:获取小鼠骨髓干细胞,进行体外贴壁培养、纯化,观察不同传代次数细胞形态特点.流式细胞法检测不同传代细胞的表面标志物CD45和CD90.分离后的MSCs再经含有HGF,FGF-4,EGF三种细胞因子的诱导体系继续培养21d,分别以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
作者:刘焱;李江利;施晓雷;方胜;仇毓东 刊期: 2008- 36
-
Nimesulide联合奥沙利铂对人肝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选择性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抑制剂Nimesulide联合奥沙利铂(Oxaliplatin,L-OHP)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增殖与凋亡的影响.为肝癌的药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预实验筛选Nimesulide有效终浓度与不同浓度L-OHP(0.5、1.0、2.0、5.0mg/L)联合处理肝癌细胞48h;另外选取L-OHP有效终浓度与Nimes......
作者:刘利珍;简捷;吴建兵;黄龙璋;史芳 刊期: 2008- 36
-
RNA干扰介导的IκB蛋白激酶a及γ基因沉默对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IκB蛋白激酶α及γ基因沉默对巨噬细胞分泌的NF-kB依赖性的下游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RNA干扰技术将IκB蛋白激酶仅α及γ基因沉默后,观察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经LPS刺激后,NF-kB的活化以及多种NF-kB依赖性的下游炎性因子的表达.结果:RNA干扰处理后RAW264.7巨噬细胞中IKKα及SIKKγ基因表达出现明显下调,而对照组中IKKαy及IKKγ基因表达无明显......
作者:陈海龙;李海龙;李宏;刘佳;贺雪梅 刊期: 2008- 36
-
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体外抗乙肝病毒的比较
目的:观察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HBeAg和Pre-S1的影响,探讨其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方法:采用HepG2.2.15细胞模型进行体外培养,给予不同浓度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作用9d后收集上清液,用MTT法观察药物对HepG2.2.15细胞的抑制作用,用ELISA法检测上清夜中HBsAg,HBeAg和Pre-S1的分泌.结果: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在浓度为0.......
作者:聂红明;陈建杰;高月求;金树根;王灵台 刊期: 2008- 36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基因对人胃癌细胞体外侵袭转移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基因(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165,VEGF165)对胃癌侵袭转移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通过体外培养人胃癌细胞BGC-823,分别转染Ad-GFP及Ad-VEGF165*应用Millicell小室分析VEGF165转染前后胃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研究VEGF懈转染前后BGC-823细胞MM......
作者:乐红琴;欧希龙;杭程;陈慧娟;关云艳;孙为豪 刊期: 2008- 36
动态资讯
- 1 对幽门螺杆菌若干问题共识意见
- 2 肝纤维化的诊断和治疗
- 3 应用罗马Ⅲ标准研究出口梗阻型便秘的肛门直肠动力异常类型
- 4 胞外基质Matrilin-2在肝再生中与大鼠卵圆细胞的关系
- 5 IFN-α治疗慢性肝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
- 6 黄芪、莪术配伍对胃癌细胞COX-2表达的调节作用
- 7 野生型p53对肝癌细胞POLD1基因表达及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
- 8 胃肠道肿瘤超声诊断
- 9 DNA高甲基化与抑癌基因
- 10 遗传性吸收不良
- 11 蛙皮素和生长抑素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受体后信息传递
- 12 家族性胆固醇结石患者肝组织HMGCR和SCP2mRNA的表达
- 13 Livin、Smac/DIABLO和PTE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的相关性
- 14 恶性腹膜间皮瘤的诊断和治疗现状
- 15 肺癌转移致梗阻性黄疸3例
- 16 两种奥美拉唑胶囊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疗效比较
- 17 EIF-5A2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VEGF、MVD的关系
- 18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研究
- 19 布地奈德和传统糖皮质激素直肠用药治疗远端溃疡性结直肠炎
- 20 抑制血红素氧合酶-1对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