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维普收录(中), 医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年第15期文章
  • 拉米夫定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30例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HBVDNA阳性合并肝硬化的肝细胞癌(HCC)患者的疗效和预后.方法:将60例HBVDNA阳性合并肝硬化中、晚期HCC患者随机分为TACE+拉米夫定治疗组(30例),单纯TACE对照组(3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HBVDNA定量、Child-pugh积分及2年生存率.结果:治疗1年及2年后,治疗组HBVDNA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9.78......

    作者:李岩;阚志超;韩涛 刊期: 2008- 15

  • 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心理健康评估和干预157例

    目的:分析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并探讨干预措施.方法:2005-05/2007-12我院住院和门诊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57例,对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国际上通行的ABC认知疗法进行心理干预.结果: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干预前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显著高于国内常模(t=2.61,t=2.57,均P......

    作者:李军;李严严;张丽娟;朱宇欣 刊期: 2008- 15

  • COL1A1-shRNA表达质粒构建及抑制COL1A1表达的有效序列的筛选

    目的:构建和筛选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前Ⅰ型胶原α1链(COL1A1)mRNA有抑制作用的COL1A1短发夹RNA(shRNA)的表达质粒.方法:从NCBI网站获得大鼠的COL1A1cDNA序列,根据Whitehead研究所的siRNA设计软件设计3条理论上佳的siRNA序列,相应的双链DNA被插入pGPU6/GFP/Neo质粒中,即pGPU6/GFP/Neo-shRNA-A、pGPU6/GFP/Neo......

    作者:芦军;赵金满;孟艳;余永红 刊期: 2008- 15

  • 高灵敏度薄膜生物传感器基因芯片系统的研制

    目的:在传统基因芯片技术基础上,应用生物传感器技术,研制一种能将基因芯片信号原位放大后达肉眼判读灵敏度,无需专用基因芯片检测仪器就可使用,易于在基层医疗单位推广的薄膜生物传感器基因芯片诊断系统.方法:在薄膜生物传感器基片基础上,经过表面化学处理,使特定的基因捕获探针在传感器表面固定,形成特定检测目的生物传感器基因芯片.并以乙肝病毒YMDD区的特异序列设计为例,通过特定的YMDD区的捕获探针,以矩阵......

    作者:宋家武;信芝;姚蓝;李啸峰;唐健熹;周小军;吴波;孙爱静;吴洲清 刊期: 2008- 15

  • 针刺足三里穴对冷应激性胃溃疡大鼠下丘脑与肾上腺SP和POMC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针刺足三里穴对冷应激性急性胃溃疡的保护作用,以及应激大鼠下丘脑和肾上腺SP和POMCmRNA的表达情况.方法:大鼠22只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6只)、单纯应激组(8只)、针刺预防应激组(8只).针刺预防组先给于针刺足三里穴,再冷应激.胃黏膜溃疡指数和RT-PCR法研究针刺足三里对大鼠的冷应激性溃疡的保护作用和下丘脑、肾上腺的SP、POMC的表达,经图像分析系统照相并进行半定量.结果:......

    作者:孙锦平;王路宁;柳国芳;尹岭 刊期: 2008- 15

  • 苦参碱对大鼠小体积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大鼠小体积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大鼠30%小体积肝移植模型,♂SD大鼠32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小体积肝移植对照组和高、低剂量苦参碱治疗组(60、40mg/kg).观察术后1wk生存率,检测移植术2h、4h、1d、2d、3d、7d后ALT、AST及LDH值.光镜及电镜下评估移植肝病理形态学改变,ELISA法检测肝脏IL-6,TNF-α表达.结果:与对照组......

    作者:刘浩;仇毓东;毛谅;朱新华;丁义涛 刊期: 2008- 15

  • 荧光原位明胶酶谱法对肝组织明胶酶活性的检测

    目的:建立荧光原位明胶酶谱法,观察纤维化和急性损伤肝组织明胶酶活性表达特点.方法:复制二甲基亚硝胺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与N-乙酰半乳糖胺/脂多糖急性肝损伤模型,取其肝组织冰冻切片,将绿色荧光明胶底物附着于肝组织冰冻切片上,置于酶反应缓冲液中避光孵育8-24h;再以Hoechst液复染细胞核,在荧光显微镜下分别以蓝光激发拍摄明胶酶绿色荧光和紫光激发拍摄细胞核蓝色荧光,并将图像重叠.结果:成功建立荧光原位......

    作者:陈倩;沈丽;何琦麟;陶艳艳;刘成海 刊期: 2008- 15

  • 1H-MRS在鉴定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构建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1H-MRS在鉴定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建立中的作用.方法:以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喂养Wistar大鼠(n=24)构建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正常饮食喂养大鼠(n=8)作为对照组.使用1H-MRS第0、4、8和12周检查肝脏的脂肪含量,并对肝组织进行脂肪肝病理分析.在处死大鼠前收集大鼠血液作血清ALT、AST、TC、TG和HDL-C分析.结果:大鼠肝细胞内从第4周即出现脂滴空泡,程度较轻,以小泡......

    作者:刘再毅;梁长虹;王秋实;刘于宝;徐莉;郑君惠 刊期: 2008- 15

  • 大承气汤在腹部外科的应用举隅

    大承气汤自古时起即有记载及广泛应用,目前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常应用于腹部外科急腹症、急性肝炎、急性肾炎和糖尿病等.本文就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两方面加以综述.临床研究阐述了其在治疗急性肠梗阻、急性胰腺炎、治疗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治疗胃排空障碍,治疗机械通气所致胃肠胀气、对MODS的影响等六方面的研究及应用:实验研究证实了大承气汤可提高试验用小鼠的抗菌能力,并且可有效调节胃肠动力,减少胃肠逆蠕动的发生,从......

    作者:李桂;马军宏;尚海涛;周振理 刊期: 2008- 15

  • 肝干细胞与肝损伤的研究进展

    肝脏疾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目前尚没有令人满意的治疗措施,肝移植技术由于供体的数量、昂贵的价格等因素使其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对干细胞进行了探索,研究表明,肝干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化为肝实质细胞,并在肝损伤修复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干细胞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姚鹏;李绍祥 刊期: 2008-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