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维普收录(中), 医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6年第7期文章
  • 肠胆反流对胆管胆色素结石形成的影响

    目的:探讨肠胆反流与胆色素结石形成间的相关性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胆囊息肉组(n=10),胆囊结石组(n=27)和胆管结石组(n=11)患者48例,术中穿刺获得胆汁标本,行胆汁细菌培养及内毒素测定.另外,胆囊切除、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后患者41例根据核素检查有无肠胆反流分为反流组(n=16)及无反流组(n=25),随机选择其中26例,比较两组患者胆汁淀粉酶、脂肪酶及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结果:......

    作者:金俊哲;吴硕东;苏洋;张振海;张立魁;孔静 刊期: 2006- 07

  • 槟榔碱促结肠平滑肌细胞收缩及对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氢溴酸槟榔碱(Ah)促进培养的结肠平滑肌细胞收缩作用及对胞内游离Ca2+浓度的影响.方法:培养大鼠结肠平滑肌细胞,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Ah刺激组、乙酰胆碱(Ach)刺激组、阿托品预处理组.应用特异性Ca2+荧光批示剂Fluo-3/AM负载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游离Ca2+浓度和细胞收缩率.结果:正常对照组细胞未发生自主性收缩,因指示剂的衰减,荧光强度(FI)有递减的趋势;Ah刺激组......

    作者:梁宁霞;衣兰娟;田琳;胡凡;刘翠萍;魏睦新 刊期: 2006- 07

  • 胃癌组织Maspin,uPA,MMP-7表达的意义

    目的:观察胃癌及正常胃黏膜Maspin,uPA,MMP-7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胃管状腺癌30例,胃印戒细胞癌3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20例中Maspin,uPA,MMP-7的表达情况.结果:在胃管状腺癌中Maspin,uPA,MMP-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70%和80%;胃印戒细胞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7%,76.7%和90%;正常胃黏膜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35......

    作者:邓玮;易永芬;刘丹丹 刊期: 2006- 07

  • 肝癌组织RhoC蛋白表达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目的:探讨RhoC蛋白表达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临床病理的关系及其和微血管生成之间的联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9例HCC、22例肝癌转移灶组织、9例正常肝组织内RhoC蛋白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并将检测结果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RhoC蛋白在9例正常肝组织中有1例呈阳性表达,占11.......

    作者:邱兴烽;王效民;殷平;陈守惠;纪毅馨 刊期: 2006- 07

  • 树突状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在自身抗原所致小鼠免疫耐受模型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胰岛素自身抗原sc所诱导的小鼠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DDM)的免疫耐受中的重要作用.方法: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Z)(40mg/kg)ip连续5次在Balb/c小鼠体内建立IDDM模型,胰岛素(100μg)与不完全弗氏佐剂(IFA,1:1)混合液sc1次/wk,连续4wk.模型建立后每周测定血糖,5wk时处死动物,取胰腺进行病理组织学检......

    作者:向明;张程亮;邹晓蕾;蔡晓寒;彭佳蓓 刊期: 2006- 07

  • 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胃腺癌相关基因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胃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间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分别抽取胃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的总RNA.采用逆转录的方法,制成cDNA链,并以两种荧光Cy5和Cy3标记后作为探针,与含有14784条人类14KcDNA基因表达谱芯片进行杂交.以Agilent荧光扫描仪扫描芯片上两种荧光信号,并用计算机处理和分析.结果:在14784条基因中,4例胃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共同差异表达基因2......

    作者:李曼;赵作伟;辛彦 刊期: 2006- 07

  • 加味左金丸对大鼠胃癌前病变胃黏膜EGFR、VEGF、C-met、Bcl-2、P53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加味左金丸对大鼠胃癌前病变胃黏膜EGFR,VEGF,C-met,Bcl-2,P5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NNG,0.3g/L雷尼替丁、56℃150g/L盐水、8.5g/L脱氧胆酸钠、400mL/L乙醇、饥饱失常等多因素造模,存活的43只大鼠随机分为自然恢复组、维甲酸组、加味左金丸高、中、低剂量组,各组大鼠作相应的处理后,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胃黏膜组织EGFR,VEGF,C-met,B......

    作者:胡运莲;姜楠;谭大琦 刊期: 2006- 07

  • 中西医理论治疗食管癌进展

    食管癌是世界第八大癌症,死亡率更高居全球第6位.尽管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技术近年不断改进,但是患者5a生存率仍低.外科切除手术为本病的根治方法,然而,只有早期患者才适合作手术治疗.随着人类对基因和蛋白质的更深认识,靶向治疗日趋成熟,近年基因治疗的开发为食管癌的治疗提供了新希望.鉴于手术、放化疗的不良副作用,中医药治疗和饮食治疗尤适合帮助食管癌患者的调理和恢复,并能配合西医治疗手段,以达相辅相成之效.......

    作者:曹志成 刊期: 2006- 07

  • 黏附分子cadherin与肝癌生物学特性的关系

    肝癌是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目前对其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黏附分子cadherin分子超家族参与机体内许多生物过程,包括调节钙介导的细胞黏附、细胞极性及形态形成,细胞的聚集和迁移,细胞的识别和信号传导机制,近年来研究发现cadherin分子与肝癌的恶性生物学特征如肿瘤恶性增殖、侵袭及转移特征有密切相关性.如经典的E-cadherin的表达下调与肝癌细胞的高侵袭表型、癌细胞扩散密切相关.非经典......

    作者:张志发;严群;黄志勇 刊期: 2006- 07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biliarycirrhosis,PBC)的病因不清,国内外学者从多个角度入手对其发病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多个假设,取得了较大进展.PBC患者的家庭成员有较高的患病风险,且其一级亲属多伴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PBC与HLAⅡ型抗原关系较密切,但欧美各国与中国研究结果存在差异,说明PBC的遗传学与流行病学可能与地理分布有关;非HLA遗传因素单核苷酸多态性(SN......

    作者:赵臣;夏薇;李永哲 刊期: 2006-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