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
同步动态监测食管pH及胆汁的临床意义
目的:评价同步动态监测食管pH及胆汁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便携式pH监测仪及胆汁监测仪同步动态监测15例患者的食管24hpH及胆汁变化情况.结果:(1)15例受检者中5例(33.3%)存在病理性胃食管酸反流,9例(60%)存在十二指肠胃食管胆汁反流(DGER),5例病理性胃食管酸反流者100%同时伴有DGER.(2)9例DGER者胆汁反流期间pH均值=5.78±1.00,酸反流(pH<4)时间......
作者:林棱;陈登登;王辛;林志辉;潘秀珍 刊期: 2002- 11
-
平均血小板体积与炎症性肠病活动性的关系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与活动期炎症性肠病(IBD)的关系,评价其作为IBD活动期标志物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比IBD活动期与缓解期MPV变化,并与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比较.结果:IBD活动期MPV明显低于缓解期(P<0.01).MPV与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均呈负相关(分别为r=-0.31,P<0.05和r=-0.37,P<0.01).结论:MPV变化与IBD病情轻重有密切关系......
作者:赵金满;杜绍荣;傅宝玉 刊期: 2002- 11
-
柴胡枳实合剂对运动障碍样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症状、胃排空、胃电图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柴胡枳实合剂治疗运动障碍样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疗效的观察及用药前后胃排空时间、胃电图的检测,探讨本药治疗该病的机制.方法:选择健康对照组30名,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患者42例,均进行胃排空、胃电图检测;以FD患者中胃排空时间超过正常对照组为运动障碍样型,共30例,询问其症状并记分,应用柴胡枳实合剂1wk后重复上述过程.结果:FD患者胃排空时间较......
作者:田丰;沈静雪;王伟;周卓;李岩 刊期: 2002- 11
-
吻合器痔疮环状切除术治疗重度痔疮62例
目的:评价吻合器痔疮环状切除术治疗重度痔疮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特制的吻合器对62例重度痔疮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前肠道准备仅需简单的局部清洁即可,采用硬膜外麻醉,荷包缝合线距齿状线的距离是3-4cm,吻合口距齿状线的平均距离是1.8cm.平均手术时间10min,术后早期即可进食并坐浴.平均住院时间2.5d.全部病例进行随访并观察疗效.结果:28例患者发生尿潴留,2例发生术后出血采用保守治愈,14例......
作者:杨六成;田相;黄宝裕;莫顶立 刊期: 2002- 11
-
胰腺疾病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α水平的意义
目的: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在胰腺疾病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35名正常人,31例急性胰腺炎,24例慢性胰腺炎及43例胰腺癌患者血清中TGF-α的含量.结果:正常血清TGF-α水平为(5.9±1.6)ng@L-1,急性胰腺炎为(5.7±2.1)ng@L-1;慢性胰腺炎为(6.1±1.9)ng@L-1;胰腺癌为(13.5±7.7)ng@L-1.与正常组及其他组相......
作者:张朋彬;郭萍 刊期: 2002- 11
-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06例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价值.方法:运用RomeⅡ诊断标准,确诊106例患者,并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西沙必利治疗组和中药联合西沙必利治疗组,通过症状积分法评判治疗结果.结果: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71.42%,西沙必利治疗组总有效率72.72%,中药联合西沙必利治疗组总有效率94.73%,与单一治疗组相比,疗效明显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
作者:姚金星 刊期: 2002- 11
-
反流性食管炎1269例内镜诊断
目的:总结13a内镜诊断的反流性食管炎(RE)病例,探讨RE的内镜分级与临床症状的特点.方法:1988/2001年胃镜诊断的1269例RE患者,按中国试行标准进行内镜分级,分析患者性别、年龄、症状、并存疾病与分级的关系.结果:RE占胃镜检查总人数的5.57%,男女比例为1.2:1,平均年龄(39.6±17.05)岁,半数以上有典型症状和中重度胃炎,随着RE的分级加重,男女比例、平均年龄、典型症状、......
作者:莫略;陈中和;张梅;温永通;汤宗示 刊期: 2002- 11
-
13C呼气试验对胆囊结石胆囊炎患者术前检查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13C呼气试验对胆囊结石胆囊炎患者术前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对111例胆囊结石胆囊炎患者和577例有上腹部症状无胆囊结石患者行13C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结果:胆囊结石组Hp感染率为45.9%,对照组Hp感染率为27.4%,胆囊结石组Hp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χ2检验,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胆囊结石胆囊炎患者Hp感染率较高,胆胃疾病关系密切,13C......
作者:黄成;吴志棉;郑朝旭 刊期: 2002- 11
-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目的:建立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基因巢式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nestedPCR-RFLP的基因分型方法,并分析不同基因型与临床疾病谱的相关性.方法:设计nestedPCR扩增前S基因,建立分型方法.并对32例慢性无症状携带者(ASC)、35例慢性乙型肝炎(CHB)、37例乙肝肝硬化(LC)、36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HCH)患者的HBVDNA进行分型及分析.结果:广州地区分型结果......
作者:黄晶;高志良 刊期: 2002- 11
-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血清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PU)患者血清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00例PU患者进行Hp和血清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检测,并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Hp阳性PU组血清ET高于Hp阴性组,而CGRP低于Hp阴性组(P<0.01);Hp阳性PU患者血清ET与CGRP的相关系数r=-0.222,P=0.027,呈显著负相关.结论:Hp感染可能导致ET释......
作者:陈朝元;王岩 刊期: 2002- 11
动态资讯
- 1 腺病毒载体的特点及其在HCV研究中的应用
- 2 淋巴细胞内与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结合的新蛋白X-30编码基因的克隆
- 3 EBV相关胃癌ras基因突变及法尼基转移酶β-亚单位基因的表达
- 4 125Ⅰ粒子近距离植入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研究进展
- 5 大肠组织中PTEN表达在大肠癌诊断与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 6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结构与功能复杂性的认识
- 7 创伤应激与肝细胞凋亡
- 8 幽门螺杆菌对人肝细胞系HepG2细胞蛋白质组的影响
- 9 胃癌中SP与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
- 10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的吻合口水平对排便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 11 肝癌合并肝动-静脉瘘DSA影象分析及临床意义
- 12 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胃静脉曲张出血的研究进展
- 13 急性肠缺血的多层CT诊断
- 14 肠道卫士肥大细胞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 15 中国肝癌临床研究进展
- 16 荔枝核总黄酮的抗鸭乙型肝炎病毒作用
- 17 食管运动功能异常与食管黏膜损伤的关系
- 18 天花粉蛋白抗胃癌作用比较研究
- 19 细胞凋亡与增殖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致胃癌中的重要作用
- 20 牛幽门螺杆菌抗体中和菌体蛋白对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