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
自然杀伤细胞抑制肝癌肺转移
目的研究自然杀伤(naturalkiller,NK)细胞对肝癌的抑制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从人外周血分离培养及鉴定NK细胞.在体外,研究NK细胞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迁徙、转移.在体内,检测NK细胞在裸鼠肝脏存活情况.利用人肝癌组织裸鼠肝脏原位移植模型来评估NK细胞在体内对肝癌生长、转移的抑制功能.通过检测NK细胞活化受体、NKB1、穿孔素和颗粒酶的表达情况来评估白介素(interleu......
作者:申九妹;熊共鹏;郑启忠;张宏斌;洪再发 刊期: 2017- 22
-
“健脾和胃祛湿方”对大鼠肝组织CYP450酶作用和初步机制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健脾和胃祛湿方”对药物代谢酶CYP450的作用.方法采用液质联用分析、Westernblot及RT-PCR方法测定大鼠肝微粒体及肝脏组织中CYP450酶系6种亚型(CYP1A2、CYP2C9、CYP2C19、CYP2D6、CYP2E1、CYP3A4)的活性、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健脾和胃祛湿方”对CYP450亚型CYP2C19、CYP2C9、CYP2D6、CYP2......
作者:吕雪幼;郭利华 刊期: 2017- 22
-
KRAS/BRAF基因与结肠癌糖代谢研究现状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术(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PET)/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tomography,CT)显像可用于结肠癌的诊断、监测疗效和预后评估.18F标记葡萄糖(2-fluorine-18-fluoro-2-deeoxy-D-glucose,l8F-FDG)是PET/CT常用显像剂,可以反映结肠癌活体组织葡萄糖代谢.KRAS/BRAF基因检测常用于结肠......
作者:刘亮;黄劲柏;邱大胜 刊期: 2017- 22
-
SHP-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SHP-2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SHP-2蛋白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SHP-2阳性表达率为25.6%(43/168),与正常结直肠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SHP-2的蛋白水平为0.2396±0.0655,与配对正常结直肠......
作者:谭婉燕;熊枝繁 刊期: 2017- 22
-
功能保留手术在早期胃癌治疗中的作用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加和胃镜等医疗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早期胃癌的诊断率逐年上升.早期胃癌的功能保留胃切除术是在根治原发病灶,行标准淋巴结清扫前提下,限制胃切除范围,同时保留幽门及迷走神经功能,以达到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目的,其手术方式包括:保留幽门的胃切除术,近端胃切除术,胃节段切除以及局部切除.此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和黏膜剥离也被认为属于功能保留胃切除术范畴.对于大部分早期胃癌患者,根治性手术......
作者:徐佳;余四特;赵刚;邱江锋 刊期: 2017- 22
-
肠道菌群失调——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治疗新靶点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是一种除饮酒以及其他肝损害因素外所致的以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及贮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NAFLD已成为全球公共健康问题,其发生率与肥胖、2型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相关.越来越多文献表明肠道菌群与NAFLD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1)肠道菌群失调可促进宿主吸收更多的能量;(2)肠道......
作者:唐外姣;周本杰 刊期: 2017- 22
-
急性胰腺炎与肝功能异常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进展
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与肝功能异常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全新的临床课题,现有的研究结果暗示:AP易累及肝脏,肝功能受损也可影响胰腺.AP与肝功能异常之间可能存在着一定的互为“因-果”的关系.本文检索和分析了近十年来有关AP与肝功能异常之间关系的文献报道,从Ap与肝功能异常的概念、AP诱发的肝功能异常及其机制、肝功能异常诱发的胰腺炎及其机制、胰腺炎与肝功能损伤之间的相互......
作者:秧茂盛;张红晴 刊期: 2017- 22
-
肠道梭菌的研究进展
梭菌(Clostridium)是肠道内一大类正常的兼性厌氧细菌,属于厚壁菌门,能产生芽孢.目前已经报道的梭菌有十几种,其中有一些主要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或治疗,还有部分被证实与人类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转归息息相关,比如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伪膜性结肠炎等疾病.其主要包括有益的梭菌和有害的梭菌两大类,主要来源于肠道和粪便.本文总结了目前已报道的肠道梭菌种类、有害梭菌的致病机制及与药物疗效相关作用机......
作者:刘又嘉;贺璐;郭艳芳;谭周进 刊期: 2017- 22
-
中医治未病理论在消化系恶性肿瘤防治中的作用及指导意义
“治未病”理论是我国预防医学思想的高度概括,日益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关注.消化系恶性肿瘤具有发现晚,治疗不敏感等特点,充分发挥治未病理念对于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防治方案,进一步提高防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近10年来的文献资料及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的临床实践经验,总结了中医治未病理论在消化系恶性肿瘤防治中新的科学内涵,阐述了中医治未病理论在消化系恶性肿瘤防治中的作用及指导意义,为......
作者:严安;高瑞珂;李杰 刊期: 2017- 22
-
急诊腹痛患者应用分诊护理的效果
目的观察急诊腹痛患者应用分诊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对2014-05/2017-02在义乌市中医医院急诊科就诊的94例腹痛患者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分诊护理,观察2组患者分诊准确率、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疼痛相关情况变化及护理服务满意率比较.结果对照组准确率明显低于观察组(63.83%vs89.36%,P<0.05);观察组并......
作者:陈赛庆 刊期: 2017- 22
动态资讯
- 1 艾滋病患者肝组织瘦素的表达及与肝脂变的关系
- 2 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知识问答
- 3 肝硬化不同病期ET-1,NO对离体肝脏血流动力学的调节作用
- 4 TNBS诱发大鼠结肠炎中三叶因子3的表达
- 5 PI3K/Akt和MAPK/ERK信号通路在胃癌细胞来源的Exosome促进同源肿瘤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 6 CPP32在阿霉素诱导的胃癌耐药细胞的凋亡的作用
- 7 直肠黏膜间断缝扎注射术在直肠黏膜脱垂治疗中的应用
- 8 mTOR和p-p70S6K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 9 溃疡性结肠炎227例分析
- 10 吞咽的咽喉检查和内镜检查
- 11 肠道微生态在大肠癌精准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12 芪术颗粒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Ang-1、Ang-2/Tie-2的影响
- 13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160例
- 14 超声内镜下诊治上消化道良性隆起型病变118例
- 15 中医中药对消化道寄生虫病的辨证论治
- 16 钙池操纵的Ca2+通道对人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 17 FK506抑制HMGB1的释放减轻肝移植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 18 温热对BGC-823胃癌细胞HSP70表达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 19 大鼠应激性溃疡胃黏膜nNOS/iNOS表达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 20 Obestatin及其受体与胃肠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