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维普收录(中), 医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年第17期文章
  • 结直肠癌组织中ECM1基因水平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蛋白1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基于TaqMan-MGB荧光探针技术,建立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n=46),结直肠腺瘤(n=18),结直肠癌(淋巴结未转移)(n=25)和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n=21)中ECM1基因的表达.结果:正常黏膜,腺瘤组织,结直肠癌(淋巴结未转移)组织和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组织中ECM1基因的表达均值分别......

    作者:侯彦强;娄加陶;彭亮;周琳;倪健;孔宪涛;仲人前 刊期: 2007- 17

  • 结肠癌耐药细胞株LoVo/5-FU的建立及其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目的:建立结肠癌细胞耐药模型LoVo/5-FU并初步筛选可能的耐药相关基因.方法:采用5-FU浓度递增法建立人结肠癌细胞耐药模型LoVo/5-FU,观察其生长规律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用MTT法鉴定耐药细胞株耐药性并计算耐药指数(RI);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耐药细胞株LoVo/5-FU与其亲本细胞株LoVo中的差异表达基因,从中筛选出可能的耐药相关基因;用半定量RT-PCR方法对筛选出的部分耐药相关基......

    作者:盛雅萍;李建芳;刘炳亚;罗建明;郑磊贞;陈强;郭伟剑 刊期: 2007- 17

  • HeLa细胞感染痢疾杆菌前后差异表达的新EST序列的电子延伸及验证

    目的:研究痢疾杆菌福氏2a入侵前和入侵后3h的人上皮细胞差异表达的新基因.方法:采用增毒的痢疾杆菌福氏2a2457T侵袭HeLa细胞,检查HeLa细胞中细菌的数量并用RT-PCR方法从HeLa细胞中提取总RNA,制备探针.采用含有约3000个代表新基因的芯片进行芯片杂交,分析杂交结果.将所获得的新的156条EST序列为种子序列用cDNA微阵列实验,以人类EST数据库为基础库,应用SiClone软件......

    作者:黄留玉;史兆兴;袁静;胡福泉 刊期: 2007- 17

  • L-精氨酸对胰腺炎相关性腹水诱导的肾细胞凋亡的疗效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时急性肾损伤的发病机制及L-精氨酸(L-arg)对其的保护机制.方法:SD大鼠60只制成SAP模型并收集腹水(PAAF);60只制成穿孔性腹膜炎(PP)模型并收集其腹水(PPAF);另将90只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NS组)、对照组(PPAF组)、模型组(PAAF组)及2个处理组(PAAF+L-arg组和PPAF+L-arg组).观察各组术后12h的血淀粉酶(Amy......

    作者:程若川;刘其雨;苏艳军;张建明;刁畅;罗华友 刊期: 2007- 17

  • 内毒素调节肝脏β-葡萄糖苷酸酶mRNA的表达

    目的:研究内毒素对小鼠肝脏细胞β-葡萄糖苷酸酶(GUSB)mRNA表达及其血清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3只BALB/c小鼠分为2组,对照组5只,腹腔注射不含内毒素的生理盐水;其余小鼠为实验组,腹腔注射LPS,并于注射后的1/2、2、4、24h采用酶促动力学方法检测内源性β-葡萄糖苷酸酶(β-GD)活性;取肝脏,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GUSBmRNA的表达.结果:小鼠腹腔注射内毒素l/2、2......

    作者:孙韶龙;吴硕东;戴显伟;隋东明;崔东旭 刊期: 2007- 17

  • IκB激酶β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IκB激酶β(inhibitkappaBkinasebeta,IKKβ)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steatohepatitis,NASH)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健康♂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20)和高脂模型组(n=20),分别给予标准饲料喂养和高脂饲料喂养.16wk末空腹处死全部大鼠,收集血清和肝组织标本.检测血清中ALT、AST及......

    作者:赵彩彦;王亚东;周俊英 刊期: 2007- 17

  • 胃蛋白酶原和胃癌相关抗原与胃癌的研究进展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死率居各种恶性肿瘤之首,早期诊断对胃癌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工程学和遗传工程学及其相应新技术的发展,发现了许多具有一定临床价值的肿瘤标志物.本文综述胃蛋白酶原(PG),胃癌相关抗原(MG-7Ag)的分子结构、分布、生物学特性及其与胃癌的关系,并评价其对早期胃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作者:周红凤;刘丹;吴瑾;王雯 刊期: 2007- 17

  • 辣椒素对胃黏膜的作用及其机制

    辣椒素(capsaicin)、辣椒素敏感传入神经元(CSAN)及辣椒素受体(VR1)与胃黏膜损伤及修复密切地相关.研究显示辣椒素对胃黏膜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增加胃黏膜血流、促进胃动力、调节胃酸和前列腺素分泌等因素有关.本文对辣椒素对胃黏膜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锦;彭燕 刊期: 2007- 17

  • 乌司他丁联合三七总皂甙对急性胰腺炎大鼠氧自由基的影响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三七总皂甙合用对急性胰腺炎(AP)大鼠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A,B,C,D,E5组.A组为假手术组;B组为急性胰腺炎组;C组为乌司他丁治疗组;D组为三七总皂甙治疗组;E组为乌司他丁联合三七总皂甙治疗组.通过胰胆管逆行性注射牛磺胆酸钠制成AP大鼠模型.分别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于术后3h,6h,12h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

    作者:王宏志;刘俊;宋慧;李磊;侯晓华 刊期: 2007- 17

  • 三氧化二砷诱导胰腺癌细胞系PC-3凋亡及其抑制转移的作用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亚砷酸,As2O3)注射液诱导人类胰腺癌细胞凋亡及其抑制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用AS2O3处理人胰腺癌细胞株PC-3,通过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的凋亡率及生长周期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蛋白Fas,Fas-L,Bc1-2和Bax及转移相关基因蛋白CD44和nm23表达的变化.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明显的凋亡峰出现,并使细胞周期主要被阻滞在S期(14.9%-......

    作者:刘静冰;秦叔逵;李进 刊期: 2007-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