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
慢性瘙痒性皮肤病的胃肠动力学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瘙痒性皮肤病的胃肠蠕动情况从而为瘙痒性皮肤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对慢性瘙痒症患者进行钡条透视基础研究以及用吗叮啉增加胃肠蠕动的临床研究.结果:慢性瘙痒性皮肤病患者存在胃肠运动功能障碍,采用X2检验得出一下结果,其中慢性湿疹值x2为93.49,慢性荨麻疹X2值为87.1,神经性皮炎x2值为74.97,而老年性皮肤瘙痒症X2值为87.1,与正常人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作者:牟宽厚;冯捷;鱼晓洪 刊期: 2002- 10
-
MUC3粘蛋白在结石性胆囊炎与腺瘤性息肉的关系中的作用
目的:揭示MUC3粘蛋白在人正常胆囊、结石性胆囊和胆囊息肉黏膜组织中粘蛋白的表达规律和作用.方法:用抗MUC3粘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上述组织中粘蛋白的表达.结果:结石性胆囊(胆固醇结石、胆红素结石)和腺瘤性息肉胆囊组织中MUC3粘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9.6%(16/54),21%(8/38),8.33%(2/24),较对照组75%(18/24)有显著性差异.MUC3粘蛋白在对照组......
作者:郑伟;陈东风;冷恩仁;马红军;杜宏伟 刊期: 2002- 10
-
拉米夫定联合乙肝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98例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乙肝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初步疗效.方法:198例慢性乙型肝炎采用拉米夫定联合乙肝健治疗6mo,按患者治疗前ALT水平分为3组:ALT正常组(A组)、<2倍正常值上限(ULN)(B组)和2-10倍ULN(C组),观察各组HBV-DNA(PCR法)及HBeAg的阴转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结果:治疗6mo后HBV-DNA及HBeAg的阴转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A组分别是:6......
作者:韩涛;钱绍诚;陈英;肖时湘;王凤梅;阚志超;吕洪敏 刊期: 2002- 10
-
特发性便秘患者乙状结肠动力的测定
目的:研究特发性便秘患者餐前餐后乙状结肠动力变化情况.方法:利用结肠测压技术研究了8例慢性特发性便秘患者餐前餐后乙状结肠压力情况,并与5名健康人相比较.结果:特发性便秘患者餐后乙状结肠动力指数明显较正常人低(P=0.014).结论特发性便秘患者存在着餐后乙状结肠动力的明显减低.......
作者:李富军;邹益友;张熙纯;沈守荣 刊期: 2002- 10
-
含人HSP72重组腺病毒制备及其在肠上皮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构建并鉴定含人全长热休克蛋白72(HSP7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为严重创伤后缺血缺氧损伤的防治提供基因治疗措施.方法:用同源重组方法构建含人全长HSP72目的基因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AdCMV-HSP72),并加以鉴定、扩增,以制取高滴度AdCMV-HSP72转染液,体外转染肠上皮细胞株IEC-6,检测目的基因表达.结果:将构建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CMV-HSP72转染肠上皮细胞并表达4......
作者:李晓鲁;彭毅志;袁志强;太光平;陈渝 刊期: 2002- 10
-
胃起搏对胃动力紊乱犬胃电活动的影响
目的:探索胃起搏对胃动力紊乱犬胃电活动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迷走神经干切断术联合应用胰高血糖素建立胃动力紊乱犬模型;采用4导联胃肠电系统微机分析仪记录胃肠浆膜肌电活动;采用适宜的起搏参数行有效的胃起搏,观察起搏治疗前后胃动力紊乱犬胃电参数的变化.结果:治疗前模型犬餐后的胃电频率(4.85±0.40次/min)、胃电幅度(2.32±0.35mV)及的传播速度(4.06±0.40cm/s)较正常对照犬......
作者:杨敏;房殿春;龙庆林;隋建峰;李前伟;孙念绪 刊期: 2002- 10
-
双歧杆菌黏附素的提纯及鉴定
目的:双歧杆菌已广泛应用于益生菌及发酵乳的研制.由于双歧杆菌黏附于肠黏膜表面是其发挥作用的首要条件,开展对其黏附机制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但目前有关双歧杆菌与肠黏膜上皮细胞的黏附机制所知不多,我们从青春型双歧杆菌中分离及纯化其黏附素.方法:黏附试验为检测青春型双歧杆菌与人肠上皮细胞系Lovo细胞间的黏附.收集双歧杆菌培养上清并用300g/L硫酸铵沉淀,在4℃下8000r/min离心30min收集沉淀......
作者:郑跃杰;潘令嘉;王立生;周殿元;郭立安;闫哲 刊期: 2002- 10
-
胃癌的免疫治疗研究新进展
用生物学的方法治疗肿瘤已被视为肿瘤治疗的第四大疗法,其主要是免疫治疗.胃癌的免疫治疗首选对象为Ⅳ期胃癌患者,合并有广泛的淋巴结转移和/或腹腔内种植转移.其次作为胃癌的辅助治疗与手术、放疗、化疗综合应用,可补充、及激活机体免疫系统特异性对抗肿瘤形成,提高机体的抗癌能力.本文就近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对细胞免疫治疗,细胞因子免疫治疗,生物免疫导向,基因及肿瘤疫苗治疗等方法作一综述.......
作者:姜琳;朱金水 刊期: 2002- 10
-
直肠肿瘤局部切除新术式-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
目的:介绍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ransanalendoscopicmicrosurgery,TEM)的技术特点和临床应用进展.方法:综述分析TEM器械、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技术以及临床应用的有关文献,比较TEM与普通肛门镜、常规纤维或电子肠镜以及传统外科手术治疗直肠肿瘤的优缺点.结果:在操作技术、临床应用范围和治疗效果等方面,TEM明显优于普通肛门镜、常规纤维或电子肠镜以及传统外科手术.随着超声......
作者:但汉雷;张亚历 刊期: 2002- 10
-
胃排空与十二指肠溃疡痛缓解的循证相关机制
溃疡病疼痛是十二指肠溃疡病(duodenalulcer,DU)突出的临床表现.DU疼痛与进食有固定关系,疼痛往往发生在胃处于空虚状态时,进餐后消失.针对这一表象;应用思维科学认真研究,总结归纳进食后与DU痛缓解相关机制的证据;循证演绎与DU疼痛进餐后消失的相关机制发生作用的具体过程,进行推理分析:进食后不久胃开始排空与进食后DU疼痛消失是在同一时间段中先后相继发生的.在这一时间段中胃排空时的胃内容......
作者:霍世平 刊期: 2002- 10
动态资讯
- 1 鲜壁虎不同部位提取液对小鼠H22肝癌体内外抑制作用
- 2 消化性溃疡的病因探微
- 3 克隆性分析技术在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诊断中的应用
- 4 结石性胆囊炎及胆囊腺瘤性息肉黏膜组织MUC1粘蛋白的检测
- 5 食管癌术后放疗的临床应用价值
- 6 肠道细菌CGC定植及其对局部细胞活性的影响
- 7 维持性血透患者特殊人群消化道肿瘤标志物参考值的建立
- 8 正常胃黏膜菌群特征分析2例
- 9 重视非病理因素对ALT测值的影响
- 10 Kiss-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 11 两种膜分离器对血浆置换后血细胞数及血生化影响的比较
- 12 抑制NO诱生对BCG免疫性肝损伤中CYP1A2表达的影响
- 13 肠道屏障功能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14 脂肪胰的研究现状
- 15 环氧化酶-2与结直肠癌
- 16 中国人肠系膜脂膜炎的临床特点分析344例
- 17 下调XIAP表达增强化疗药物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作用
- 18 应用异常凝血酶原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筛查HCC研究进展
- 19 缺血性脑卒中大鼠小肠动力异常及与血清Ghrelin变化的关系
- 20 57例HDV/HBV合并感染者的随访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