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维普收录(中), 医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2年第10期文章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研究进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steatohepatitis,NASH)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NASH的主要的危险因素有肥胖、Ⅱ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空肠-回肠短路手术和小肠细菌过度繁殖及药物和毒物等.发病机制主要是两次打击学说,此外有缺氧和微循环障碍、营养不良及遗传因素相对病理学特征主要有以大泡为主的大小泡混合性脂肪变性,肝细胞气球样变、空泡状核肝细胞、炎性细胞浸润和窦周纤维化.患者......

    作者:孟二红;赵景民 刊期: 2002- 10

  • 磁共振门静脉造影术对门静脉系统的研究价值

    目的:磁共振门静脉造影术(MRP)是一种无创、高效的检查门静脉系统的成像方法.为了解其对于研究门静脉系统的价值,对此技术作一综述.方法:阅读相关文献30篇,对MRP的主要技术,临床应用以及局限性进行归纳分析.并重点分析MRP对门静脉系统的研究价值.结果:MRP清晰的展示了门静脉系统的解剖和变异,为评估门静脉高压提供准确的关于流量和阻力方面的信息,也能很好的显示门静脉狭窄、栓塞和包埋破坏等病变.结论......

    作者:何必立;吕宾;许茂盛 刊期: 2002- 10

  • Wnt信号传导通路及其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

    胚胎发育与肿瘤发生的关系甚密.近年来一直处于国际前沿研究热点的Wnt信号通路即是一个阐明二者关系的绝好例子.Wnt通路是一条十分保守的信号传导通路.从低等生物果蝇直至高等哺乳动物,其成员都具有高度的同源性.目前认为Wnt通路的组成主要包括:细胞外因子(Wnt)、跨膜受体(frizzled)、胞质蛋白(β-catenin)及核内转录因子(TCF)等一系列蛋白.当细胞外因子与受体结合后,通过一系列胞质......

    作者:张维;刘爽;徐宁志 刊期: 2002- 10

  • 治疗性超声内镜对胰腺疾病的应用进展

    随着治疗内镜技术的发展及线阵超声扫描探头的应用,内镜超声检查术(endoscopicultrasonography,EUS)在疾病治疗方面的作用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在胰腺疾病治疗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超声内镜引导下经胃肠道胰腺囊肿内引流术是近10a来胰腺假性囊肿治疗的新技术.EUS引导下细针注射术是在FNA的基础上,将药物或免疫制剂通过穿刺针对病灶内进行局部注射,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介入治疗技术.......

    作者:刘枫;金震东;李兆申 刊期: 2002- 10

  • Rg3抑制人胃癌血管生成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Rg3对人胃癌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随机选择32例胃癌作为实验组,术前口服Rg320mg/次,3次/d×2wk,术后病理标本检测其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表达,并与同期术前未口服Rg3的32例胃癌(对照组)比较.结果:实验组MVD为9.74±4.22,对照组为23.71±7.94(P......

    作者:陶厚权;邹寿椿 刊期: 2002- 10

  • 结直肠癌微血管密度与增生细胞核抗原的关系

    目的:探讨微血管密度计数(MVD)与增生细胞核抗原(PCNA指数)在结直肠癌中的变化,以及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结直肠癌52例、结直肠腺瘤10例、正常肠黏膜组织8例中的MVD、PCNA表达.结果:结直肠癌MVD(20.7±10.2)明显高于结直肠腺瘤(8.5±2.3)和正常肠黏膜组织(3.5±0.8)(P......

    作者:陈卫昌;刘强;李锐;康苏娅 刊期: 2002- 10

  • 胃黏膜不典型增生P53基因表达及其癌变率的研究

    目的: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探索P53基因在癌前病变到癌这一转化过程的重要作用以及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胃镜活检标本,选择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的病例,分出癌变组与未癌变组,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P53基因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正常胃黏膜、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的癌变率分别为0%、3.4%、10.7%、16.7%,随着不典型增生程度的增加其癌变率亦增加.在未癌变组中P53蛋白阳性表达中、重度不典型......

    作者:李晓清;郝丽萍;张小丽;龚飞跃;郭惠学;伍尤皇 刊期: 2002- 10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胃癌血清中的表达意义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术前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表达水平,探讨VEGF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酶联免疫黏附法(ELISA)定量检测60例胃癌和15名健康人血清中VEGF的含量.结果:胃癌组血清VEGF表达水平(1047.71±339.47)ng@1-1明显高于健康人组(760.50±111.80)ng@l......

    作者:毛振彪;肖明兵;黄介飞;倪海兵;倪润洲;魏群;张弘 刊期: 2002- 10

  • 肠道轮状病毒混合感染与其肠道外扩散的关系

    目的:为了了解肠道混合感染在诱发轮状病毒(RV)肠道外扩散中的作用,为临床的防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健康昆明小鼠灌胃接种产毒性大肠杆菌和/或RV后,处死小鼠,光镜下观察病理变化,各脏器原位杂交、原位PCR检测RV,并与健康小鼠相比较.结果:混合感染组小肠绒毛变短,部分裸露,黏膜腺体肿胀,淋巴细胞和少量粒细胞浸润.肝窦血管扩张充血;肾小球和肾间质充血,肾小管浊肿;心、肺、胰、脑组织未见明显改变.......

    作者:欧巧群;姚英民;李宁 刊期: 2002- 10

  • 肝硬化胰岛素抵抗及血清生长激素水平的研究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血清生长激素(GH)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肝硬化患者40例,按Child-Pugh分级将其分为ChildA级(16例)、B级(13例)和C级(11例),正常对照组22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空腹血清胰岛素和GH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同时分析Child-Pugh分级与血胰岛素、ISI和GH的关系.结果:肝硬化患者的血清胰岛素(17.8±7.2U/L)和G......

    作者:张卫卫;王学清;李岩 刊期: 2002-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