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
13C-尿素呼气试验定量值与胃黏膜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13C-尿素呼气试验定量检测值与胃黏膜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74例患者于1wk内分别测定13C-尿素呼气试验定量检测和行胃镜检查取胃黏膜,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黏膜按标准予以评分.将13C-尿素呼气试验定量值和胃黏膜病理病变评分做相关性分析.结果:13C-尿素呼气试验定量值与胃窦黏膜慢性炎症(r=0.9958,P=0.0001)、萎缩(r=0.2498,P=0.0318)、肠化(r=0.2......
作者:张丽颖;李振华;李保双;蔡毅东;唐旭东 刊期: 2013- 02
-
内镜辅助腹腔镜治疗胃肠道间质瘤20例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腹腔镜(双镜联合)下切除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s,GISTs)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医学中心2008-2012采用双镜联合、单纯腹腔镜及传统开腹手术治疗GISTs共95例,比较3组治疗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日.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死亡及......
作者:王小冬;汪宝林;褚朝顺;王翔;赵庆洪;李昌阳 刊期: 2013- 02
-
IL-28B基因多态性与丙型肝炎易感性的关系
目的:探讨白介素-28B(interleukin-28B,IL-28B)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8099917与中国丙型肝炎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TaqManSNP基因分型的方法检测中国天津地区263名丙型肝炎患者和244名健康人IL-28Brs8099917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情况,并统计分析rs8099917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2组中分布的差异.结果:在263名丙型肝炎患者中,TT基因型223人......
作者:米寅;高英堂;焦晓磊;杜智 刊期: 2013- 02
-
迷走传入神经功能异常在内脏高敏感形成中的作用
目的:初步探讨迷走传入神经在醋酸诱导的结肠敏感鼠模型内脏高敏感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乳大鼠于出生第10天给予0.5%醋酸灌肠,建立慢性内脏高敏感动物模型,观察直肠内球囊扩张(colorectaldistension,CRD)下腹壁撤离反射(withdrawalreflex,AWR)及腹外斜肌放电活动(electromyography,EMG)的变化,评估内脏敏感性.采用电生理学方法记录大鼠颈部迷......
作者:杨焱;崔秀芳;王美峰;李学良;林琳;张红杰 刊期: 2013- 02
-
培菲康对高脂饮食诱导脂肪肝病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培菲康对高脂饮食诱导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肠道菌群的干预作用及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白介素(interleukin,IL)-17在回肠黏膜上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34只分为高脂饮食组(Ⅰ组,n=12),高脂饮食+培菲康干预组(Ⅱ组,n=12),普通饮食组(Ⅲ组,n=10).Ⅱ组予培菲康灌胃,余下两组分......
作者:张智;单庆文;王琳琳;吕自力;江玲;黄永二 刊期: 2013- 02
-
C57BL/6小鼠食管鳞状细胞癌早期病变的形态学改变
目的:了解食管癌发生过程中的炎症改变.方法:采用100μg/mL的4NQO通过饮水作用于C57BL/6小鼠,分别通过食管拉网脱落细胞法、碘染色法及病理组织学观察第12、16、20、24周等时间段的C57BL/6小鼠食管鳞状细胞癌建模病理的改变.结果:食管拉网脱落细胞法、碘染色法均未观察到小鼠早期食管病变,在实验第12周,纵向解剖食管,通过病理组织学观察到食管上皮不典型增生,第16、20、24周分别......
作者:杜展;王超;张勇;马继伟;闫雍容;王绍祥;钟雪云 刊期: 2013- 02
-
胞质转导肽-HBcAg18-27-Tapasin体外诱导HBV转基因小鼠髓源性树突状细胞成熟及在T淋巴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融合蛋白胞质转导肽(cytoplasmictransductionpeptide,CTP)-HBcAg18-27-Tapasin体外诱导HBV转基因小鼠髓源性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成熟和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HBV转基因小鼠及近交系C57BL/6小鼠髓源性DC,加入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白介素(interleukin,IL)-4培......
作者:唐余燕;余永胜;卓萌;臧国庆;汤正好;陈小华 刊期: 2013- 02
-
无线动力胶囊技术的应用
无线动力胶囊技术(wirelessmotilitycapsule,WMC)是国外近年来兴起的一项胃肠动力检测技术,通过胶囊在消化道内运行并实时记录pH、温度、压力信息间接计算出胃排空时间(gastricemptyingtime,GET)、小肠转运时间(smallboweltransittime,SBTT)、结肠转运时间(colonictransittime,CTT)和全胃肠道转运时间(wholeg......
作者:李苗苗;叶必星;林琳 刊期: 2013- 02
-
肝硬化腹水形成机制的研究现状
目前,世界范围内肝硬化发病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对人类生命健康具有较大的威胁.在我国,病毒性肝炎是导致肝硬化的主要致病因素,尤其以乙型病毒性肝炎性肝硬化常见.肝硬化腹水的形成是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减退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腹水的形成是肝硬化发展为肝功能失代偿期突出的临床表现.对腹水形成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指导临床更为准确的用药,以减轻患者的精神及经济压力.......
作者:邵茉莉;刘冰熔 刊期: 2013- 02
-
壮药汗衣台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的疗效
目的:研究汗衣台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的疗效.方法:不同浓度汗衣台与体外培养的2.2.15细胞共同孵育,以XTT方法检测其对2.2.15细胞的不良反应,以此决定汗衣台的安全浓度范围;3d更换一次含药培养液,9d后收集上清液;用ELISA法测定上清液中HBsAg和HBeAg含量,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上清液中HBVDNA的分泌.结果:各浓度汗衣台对HBsAg、HB......
作者:廖丹;段雪琳 刊期: 2013- 02
动态资讯
- 1 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分期系统及其临床意义
- 2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大肠癌肿瘤标志物研究中的应用
- 3 慢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
- 4 感染性腹泻的液体疗法
- 5 幽门螺杆菌CagA基因与消化系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 6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胃黏膜组织中COX-2、iNOS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 7 柴胡枳实合剂对运动障碍样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症状、胃排空、胃电图的影响
- 8 sCD40L在炎症性肠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9 氧化苦参碱对HBV转基因鼠HBV抗原表达的抑制作用
- 10 中国人肠系膜脂膜炎的临床特点分析344例
- 11 益气健脾药物血清对离体脾虚大鼠壁细胞胃泌素受体结合作用的影响及机制
- 12 RNA干扰DNMT1基因对胰腺癌细胞BxPC-3增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 13 胃组织活检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方法比较
- 14 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
- 15 卡培他滨节拍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对晚期老年食管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VEGF、CR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的影响
- 16 DNA倍体分析与癌胚抗原检测对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的意义
- 17 大黄素对大鼠胰腺星状细胞TGF-β1含量的影响
- 18 手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死亡9例尸检分析
- 19 互联网随访对慢性乙型肝炎出院患者抗病毒治疗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 20 杏仁核外源性胃动素对大鼠胃运动的调节作用及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