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维普收录(中), 医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年第6期文章
  • ENBD和(或)ERBD的临床应用

    我们自1998-06/1999-02对胆道梗阻病例26例实施了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和(或)内镜下胆管下内支撑引流术(ERBD),结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虎城;许红兵;黄辉;陈丽楠;李小龙;张自强 刊期: 2000- 06

  • 中胃康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70例

    消化性溃疡(PU)是常见多发病[1,2],随着PU致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溃疡治疗药物不断涌现.为提高溃疡愈合质量,提高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我院采用自行研制的中胃康胶囊治疗PU,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志奎;杨樊辉;梁爱云;辛照平;赵继臣;田英军 刊期: 2000- 06

  • 肝内胆管扩张症20例

    1材料和方法从1989-07/1999-08共收治肝内胆管扩张症20例,男14例,女6例,男女比例2.3:1,年龄12岁~45岁,平均年龄33岁.具有右上腹腹痛20例,发热18例,黄疸12例,合并肝内胆管结石20例,合并门脉高压2例,合并癌变1例,病变局限左叶3例;局限右叶2例;病变位于两叶15例.......

    作者:洪照友;高毅;徐妍;杨继震 刊期: 2000- 06

  • 肝硬变患者ABO血型分布的临床意义

    ABO血型是人类遗传的标志之一,通过研究它与疾病的关联,可以阐明某些疾病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肝硬变与ABO血型的关系,国外报道较多[1-4],但国内报道甚少,为了解肝硬变与ABO血型的关系,我们调查了486例肝硬变患者的ABO血型分布,并对肝硬变患者发病年龄与ABO血型及男女性别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作者:周平;崔霞;李香玉;李一粟 刊期: 2000- 06

  • 消化性疾病Hp感染的IgG-ELISA诊断

    近年来,国内外迅速发展了Hp检测的血清学方法-ELISA法[1,2].ELISA法属无创性方法,只需少量静脉血即可进行检测,较之其他方法优点多.本文探讨采用不同纯化的Hp抗原:幽门螺杆菌可溶性抗原(HPs-Ag)与幽门螺杆菌尿素酶抗原(HPu-Ag)分别包被反应板,并进行ELISA法比较分析和综合评价,旨在选择和建立一种更为简便、快捷、经济、患者又能接受,而且成本和漏诊率均低的Hp感染检测的IgG......

    作者:王新亚;路显瑜;张益成;聂斌;郝俊鸣 刊期: 2000- 06

  • HA,PLD,PCⅢ,LN,Ⅳ-C五项血清学指标联合检测对慢性肝病的诊断价值

    1材料和方法1996-04/1997-11我们对196例各型病毒型肝病联合检测了HA,PLD,PCⅢ,LN,Ⅳ-C五项指标,并设30例健康献血员(NC组)做为对照.196例均为住院患者,男112例,女84例,年龄15岁~70岁,平均46岁,其中HAV感染14例,HBV感染128例,HCV感染41例,HBV与HCV重叠或混合感染10例,未明确感染3例.肝炎临床分型按1995年(北京)第五届全国传染病......

    作者:常克宏;郭晓玲;程书权 刊期: 2000- 06

  • 反义寡核苷酸抗肝炎病毒研究进展

    反义核酸是指能够与基因组DNA有意义链(sensesequence),或有意义链的转录体互补结合的核苷酸序列,包括反义RNA、反义NDA、反义寡核苷酸具有核酸特异切割活性的核酶等.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oligodeoxynucleotide,ASODN)是指合成的20个碱基左右的一小段核苷酸,按照Watson-Crick碱基配对原则与特定的靶序列杂交,从而抑制基因表达.其作用方式有2种......

    作者:蒋业贵;李奇芬 刊期: 2000- 06

  • CSF-1受体/c-fms与肝癌

    肝癌的致癌机制是一个多步骤、多因素、多基因协同或单独作用不同阶段的复杂过程.正常情况下原癌基因参与细胞的生长、分化及信号传递调节,部分原癌基因的编码产物就是生长因子和(或)受体.原癌基因的突变或转录活化在不适当时期的表达或过量表达,在肝癌的发生机制中具有重要意义[1-15].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是c-fms原癌基因的编码产物,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CSF-1R在肝癌及癌旁肝组织中过量表......

    作者:崔俊;杨冬华 刊期: 2000- 06

  • 大肠癌肿瘤坏死因子的研究进展

    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细胞因子.TNF在体内的分泌具有节律性,TNF分子与大肠癌的预后有关,而TNF基因却与大肠癌的发病机制有关.TNF包括TNF-α,TNF-β和TNF-γ三类,在人体分别由单核巨噬细胞,活化T细胞和LAK细胞分泌.其中TNF-α又称恶病质素(cachectin),它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炎症递质(inflammati......

    作者:周志宏;沈志祥 刊期: 2000- 06

  • 幽门螺杆菌粘附素研究进展

    粘附定居是细菌感染不可缺少的致病过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简称Hp)要侵及胃粘膜需有Hp定植因子,包括动力、尿素酶活性和粘附素[1].研究表明,粘附素是Hp重要毒力因子之一[2-5],可与胃粘膜上皮上的特异受体结合,是其得以致病的先决条件.现对目前Hp粘附素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郭浩岩;张建中 刊期: 2000-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