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
结肠癌中P15,P16与MMP-9的表达及相关性
目的:研究P15,P16和MMP-9在结肠癌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结肠癌组织、癌旁3cm组织及切缘正常组织中P15、P16和MMP-9表达的差异.结果:肿瘤、癌旁3cm与切缘正常组织中,P15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94%和100%,P16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90%和100%,MMP-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44%和0,均有显......
作者:张占学;宋伟庆;闫庆辉;周保军;蔡建辉 刊期: 2006- 36
-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温针灸治疗消化道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疗效
目的:观察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温针灸对消化道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疗效.方法:化疗结束后,连续2次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总数低于3.0×109/L或中性粒细胞低于2.5×109/L者作为使用该药对象.单纯治疗组,采用惠尔血150μg,sc1次/d,连用3d.联合治疗组,化疗期间即开始使用温针灸治疗,取两侧足三里穴,1次/d,每次使用1个艾柱,直至化疗后3d.结果:单纯使用惠尔血治疗的26例共治疗......
作者:杨燕艳;郑红薇;孙大志 刊期: 2006- 36
-
PBC患者granulysin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颗粒溶素(granulysin,GNLY)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患者(PB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TaqMan探针技术,以18SrRNA为内参照,测定60例PBC患者外周血中GNLYmRNA的含量,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PBC患者血清中GNLY蛋白的水平,并以健康体检组(n=100)和乙型肝炎肝硬化组(n=60)为对照.结果:PBC组GNLYmRNA的平均拷贝......
作者:邓安梅;钱(王争);Ding-Kang Yao;姚定康;陈燕;陈波;周晔;谷明莉;吴传勇;蒋廷旺;仲人前 刊期: 2006- 36
-
自身免疫性肝炎临床、免疫学及病理学特征分析142例
目的:了解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的临床、免疫学和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AIH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点、生化检查、免疫学检查和自身抗体的结果.结果:142例AIH患者男女比例1:3.73,发病年龄为52.57±14.85岁,首次发病诊断分别为慢性肝炎(42.3%)、急性肝炎(34.5%)、重型肝炎(9.9%)和肝硬化(13.4%);临床表现主要为乏力(97.2%)、纳差(84.5......
作者:李蕴铷;魏来;王文冰;王培之;张黎颖;欧蔚妮;谢雯;成军 刊期: 2006- 36
-
PPARγ激动剂干预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影响
目的:探讨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组织ICAM-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SD大鼠54只随机分成SAP组(n=18)、假手术组(n=18)和吡格列酮干预组(n=18).采用改良的Aho法制作SAP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动态观察3组大鼠胰腺组织中ICAM-1的表达,同时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病理观察显示,SAP组大鼠胰腺组织有明显坏死、出血及炎症细胞聚集,而吡......
作者:徐萍;李清华;陈令全;陈江;谢勇;吕农华;侯晓华 刊期: 2006- 36
-
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硬脂酰CoA去饱和酶-1表达与ATP浓度之间的关系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SCD-1表达及ATP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SD大鼠30只分成正常组、高脂组,在实验的第8,16和24周分批处死,观察肝脏组织学改变,荧光素酶-荧光素法测定肝脏ATP含量,RT-PCR实时荧光分析大鼠肝SCD-1mRNA与β-actinmRNA的比值.结果:肝组织HE染色显示高脂组大鼠肝脏内有弥漫性肝细胞脂肪变性,8wk达到脂肪肝诊断标准.8wk表现为单纯性脂肪肝,......
作者:陆元善;范建高;方继伟;丁晓东;杨兆瑞 刊期: 2006- 36
-
益气活血软坚解毒方含药血清诱导人肝癌细胞系Bel-7402细胞凋亡过程中部分凋亡调控基因变化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软坚解毒方(YHRJ)含药血清对人肝癌细胞系Bel-7402细胞凋亡调控基因Fas,FasL,Bcl-2,Bax,P53,NF-κB表达影响.方法:将细胞分为对照组(NS)组、NS+DDP(顺氯氨铂)组、YHRJ等剂量组(YHRJD)、YHRJD+DDP组、YHRJ高剂量组(YHRJG)、YHRJG+DDP组,应用流式细胞术、免疫组化、原位杂交、RT-PCR等方法对用药24,48......
作者:李东涛;孙桂芝;裴迎霞;祁鑫;李杰;李富玉;李军艳;许彦来;陈美南 刊期: 2006- 36
-
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及其通路蛋白与大肠癌发生关系的研究进展
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apjunctionalintercellularcommunication,GJIC)是多细胞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通讯方式,他参与离子和其他小分子信号物质的转运.GJIC对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分化起重要的调控作用,他的改变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大肠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研究表明,大肠癌的发生是一个多步骤、多基因、多阶段的过程,包括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DNA转录......
作者:吕丽艳;关景明;米丽娜 刊期: 2006- 36
-
人肝癌裸鼠移植模型的研究进展
肝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迫切需要能真正模拟肝癌在人体内自然生长、侵袭及转移全部过程的动物模型.目前,人肝癌裸鼠移植模型是人体外接近人类肝癌的整体实验模型,并且造模时间短,成功率高,按移植部位可以分为皮下移植、原位移植、腹腔移植以及转移模型.影响裸鼠移植模型建立的因素主要有人肝癌细胞或外科标本的特性、移植部位及移植癌细胞数量、裸鼠的品系和周龄以及生长环境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作者:叶翩;张淑玲;揭盛华;董继华 刊期: 2006- 36
-
慢性丙型肝炎与代谢综合征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除引起肝脏损害、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有相关性之外,还与肝外组织的损害表现密切相关.国内外研究证实慢性丙型肝炎发病机制之一是肝脏脂肪变性,提示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丙型肝炎病毒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密切相关,肝脏脂肪变性及胰岛素抵抗可能是丙型肝炎病毒致代谢综合征的中心环节,其分子生物机制可能是病毒致脂代谢紊乱......
作者:张锦前;范小玲 刊期: 2006- 36
动态资讯
- 1 溃疡性结肠炎与肠应激综合征间差异基因表达
- 2 TIPS术后支架功能障碍的研究现状
- 3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治疗
- 4 循环肿瘤细胞研究进展
- 5 注射用尼扎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205例
- 6 原发性肝癌Plk1基因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 7 S100A2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突变及杂合性缺失
- 8 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研究现状
- 9 青少年慢性胃炎危险因素分析382例
- 10 大鼠肝纤维化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的作用
- 11 儿童消化性溃疡小剂量克拉霉素治疗的疗效
- 12 大鼠肝癌细胞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的构建及其旁观者效应
- 13 TRX及TXNIP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表达及作用
- 14 Maxizyme对肝癌突变抑癌基因p53的抑制作用
- 15 胰腺癌组织VEGF和MVD表达与CT灌注成像的关系
- 16 SMMC-7721肝癌细胞膜上β2糖蛋白Ⅰ受体的表达
- 17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的影响因素
- 18 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122例
- 19 小儿腹腔内粘连与粘连性肠梗阻
- 20 TGF-β1与MMP-1在兔胆管电灼伤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