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维普收录(中), 医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年第22期文章
  • COX-2与LR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观察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及肺耐药蛋白(lungresistanceprotein,LR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COX-2介导胃癌耐药与LRP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3例胃癌标本与30例非胃癌胃组织中COX-2和LRP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的关系.结果:COX-2和LRP在胃癌......

    作者:王俊先;张开光;王巧民;吴正祥;陈柯;王晓秋;丁敏;方雪松 刊期: 2009- 22

  • 胃食管反流病与功能性肠道疾病的重叠及其相关因素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astro-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与功能性肠道疾病的重叠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2008-07/2008-12我院消化科门诊收治具有反酸、反食、烧心、胸骨后疼痛等症状的患者232例,对其进行反流性疾病问卷调查(refluxdiseasequestionnaire,RDQ),以症状积分(Sc)≥12为症状性胃食管反流标准.将患者分为GE......

    作者:朱传会;李学良;林琳 刊期: 2009- 22

  • 超声刀联合弧形切割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超低前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刀联合弧形切割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超低前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07/2009-02收治的行直肠癌超低前切除术3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超声刀联合弧形切割吻合器12例,采用电刀联合线形吻合器20例.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前3d引流量、术后恢复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差异.结果:超声刀联合弧形切割吻合器组较电刀联合线形吻合器组手术成功......

    作者:李英;苏琪;殷红专;张光辉 刊期: 2009- 22

  • IL-10基因修饰骨髓源性肝干细胞移植对肝纤维化大鼠细胞外基质积聚的影响

    目的:评价IL-10基因修饰骨髓源性肝干细胞(BDLSCs)移植对肝纤维化大鼠细胞外基质(ECM)积聚的影响.方法:利用免疫磁珠细胞分选(magneticbeadcellsorting,MACS)方法分选大鼠β2m-/Thy-1++BDLSCs.将腺病毒介导的IL-10基因转导至BDLSCs,采用ELISA法检测IL-10蛋白分泌水平.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BDLSCs组及BDLSC......

    作者:兰玲;陈源文;孙超;刘博伟;孙巧玲 刊期: 2009- 22

  • 熊果酸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TGF-β1和α-SMA表达的

    织TGF-β1基因与蛋白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模型组(M组)、UA低剂量组(U1组)、UA中剂量组(U2组)、UA高剂量组(U3组)及秋水仙碱组(C组),每组16只.除N组外,均用二甲基亚硝胺(Dimethylnitrosamine,DMN)诱导肝纤维化4wk,分别给予安慰剂、不同剂量的UA、秋水仙碱......

    作者:欧阳灿晖;朱萱;张焜和;戴颖;陈江;何文华;李博;李弼民 刊期: 2009- 22

  • 嗜酸乳杆菌对小鼠结肠炎的疗效及结肠黏膜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嗜酸乳杆菌治疗DSS诱导小鼠实验性结肠炎的疗效以及对转录因子STAT1,T-bet及GATA3的影响,了解嗜酸乳杆菌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2.5%DSS诱导小鼠结肠炎模型,7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7组:模型组、阴性对照组(菌粉保护剂组)、阳性对照组(美沙拉嗪组)、嗜酸乳杆菌低剂量组(1×109CFU/L)、中剂量组(1×1010CFU/L)、高剂量组(1×1011CFU/L)、正常......

    作者:任科雨;卢放根;吴小平;王正根 刊期: 2009- 22

  • 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在胃癌中的作用

    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acrophageinhibitorygytokine-1,MIC-1)是人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TGF-β)超家族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成员,在胃癌等多种肿瘤有过度表达.大量研究表明,MIC-1在胃癌早期通过诱导凋亡和抑制过度增生表现抑癌生物学活性,但近期有报道,在胃癌进展期因为内环境等的变化,MIC-1具有促癌作用,其机制包括:......

    作者:杜中红;魏晓萍;惠起源 刊期: 2009- 22

  • PI-3K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患病率的急速上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不断的升高.近的研究表明此病与胰岛素介导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传导通路有着密切的关系,他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的作.本文就PI-3K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李光艳;李昌平 刊期: 2009- 22

  • 幽门螺杆菌毒力致病因子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感染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慢性感染,可致多种疾病,如: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黏膜相关的淋巴样组织淋巴瘤及胃腺癌.不同疾病是由Hpylori和宿主之间复杂的致病机制导致.近年来,学者们对Hpylori毒力致病因子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为揭开Hpylori感染的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本文就Hpylori毒力致病因子CagA、VacA、......

    作者:韩秀萍;王芃;李家奎;刘纯杰 刊期: 2009- 22

  • 基因沉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对胃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受体-3(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receptor-3,VEGFR-3)小干扰RNA重组载体对胃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构建pSUPER-shRNA/VEGFR3重组载体,将其转染入胃癌细胞SGC-7901,采用MTT法观察细胞的生长曲线,RT-PCR检测重组载体在转染前后VEGFR-3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Westernblot检......

    作者:吕志诚;马强;张有成;王湘辉 刊期: 2009-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