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维普收录(中), 医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年第19期文章
  • 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质子泵抑制剂对消化性溃疡患者抑酸效应的关系

    目的:研究奥美拉唑(OME)、雷贝拉唑(RAB)及埃索美拉唑(ESO)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抑酸效应及与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和对照研究,将消化性溃疡患者59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OME肠溶片(n=19)、RAB肠溶片(n=20)或ESO肠溶片(n=20)各20mg单剂量口服,动态监测24h胃内pH,观察3种药物对患者的24h和夜间抑酸效应及夜间酸突破(NAB)的影响.......

    作者:牛春燕;罗金燕;木尼拉;王学勤 刊期: 2007- 19

  • 双气囊小肠镜鉴别诊断克罗恩病与小肠结核的价值

    目的:探讨双气囊小肠镜在克罗恩病与小肠结核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8例临床怀疑小肠克罗恩病、小肠结核的患者进行小肠镜检查.内镜诊断与病理和临床随访相结合,评价双气囊小肠镜在两种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在38例患者中,经病理和临床随访确诊克罗恩病18例,小肠结核20例.经双气囊小肠镜检查诊断为小肠克罗恩病14例,检出率36.8%(14/38),符合率77.8%(14/18);小肠结核为1......

    作者:唐少波;袁海锋;覃黎葵 刊期: 2007- 19

  • 新斯的明足三里注射对原位肝移植术后腹胀患者腹内压的影响

    目的:探讨一种有效降低原位肝移植术后腹胀患者腹内压的方法.方法:原位肝移植术后腹胀患者20例,给予新斯的明足三里注射,分别在注射前5min,注射后60min监测患者肠鸣音及腹内压变化情况,准确记录患者排气排便时间.结果:患者用药后排气/便时间为43±7.21min,足三里新斯的明注射后60min,患者腹内压由19.62±5.31cmH2O下降到15.27±4.61cmH2O,肠鸣音由0.85±0.......

    作者:尹利华;王颖;韦中余;杨立娥;闫晓芳 刊期: 2007- 19

  • 结肠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COX-2及VEGF的表达

    目的:探讨结肠癌及癌前病变中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COX-2及VEGF在40例癌旁正常结肠黏膜和结肠癌、27例结肠腺瘤组织中COX-2和VEGF的表达.结果:结肠腺瘤和结肠癌组COX-2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结肠黏膜组(63.0%,77.5%vs0.0%,0.0%;P......

    作者:陈建华 刊期: 2007- 19

  • 5-Aza-CdR体外诱导胃癌细胞系p16基因去甲基化及表达增强

    目的:观察去甲基化制剂--5-Aza-CdR对体外培养的胃癌细胞SGC7901p16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表达的影响,探讨胃癌细胞p16基因失活的机制及去甲基化制剂对p16基因表达的调控.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5-Aza-CdR(1×10-7,5×10-7,1×10-6,5×10-6mol/L)处理体外培养的胃癌细胞SGC7901后,MSP法检测用药前后细胞中p16基因的甲基化状态,RT-PCR及......

    作者:沈文静;戴冬秋;滕玥;刘洁 刊期: 2007- 19

  • 共轭三烯酸抑制肝癌细胞体外增殖和凋亡诱导的作用

    目的:探讨共轭三烯酸抑制肝癌细胞体外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细胞增殖试验(MTT法)、克隆形成试验、Brdu掺入实验(20g/L,12h)研究共轭三烯酸对人正常肝细胞L-02,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和鼠肝癌细胞系Hepa1-6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Hoechst33342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分布.结果:共轭三烯酸处理后,肿瘤细胞增殖活性降低(SMMC-7721:1.5......

    作者:吴亚英;王修杰;林苹;张洁;任婧婧;杨洪亮;高艳萍;刘凯 刊期: 2007- 19

  • siRNA沉默STAT3基因对人肝癌细胞的抑制及对相关生长调控基因的调节

    目的:探讨RNA干扰技术沉默STAT3基因表达对人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对相关生长调控基因的调节.方法:构建pSilencer3.0-H1-siRNA-STAT3重组质粒,转染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采用MTT法观察重组质粒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RT-PCR和Westernblot及免疫组化法分别观察STAT3基因和蛋白水平的变化,同时检测survivin,c-myc,VEGF,p53,cas......

    作者:李静;朴云峰;蒋政;丁百静 刊期: 2007- 19

  • 多巴脱羧酶小干扰RNA体外对胃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多巴脱羧酶(DDC)在胃癌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合成多巴脱羧酶的小干扰RNA(siRNA-DDC),转染人胃癌细胞系BGC823,逆转录酶链式反应(RT-PCR)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方法检测DDC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变化,体外侵袭实验检测转染后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RT-PCR和Westernblot显示siRNA-DDC转染胃癌细胞系BGC823之后,其DD......

    作者:赵丹懿;徐惠绵;尚超 刊期: 2007- 19

  • 中药淫羊藿苷逆转肝癌HepG2.2.15细胞恶性表型及诱导分化研究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ICA)诱导HepG2.2.15细胞分化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细胞周期分布;RT-PCR方法检测P27基因、FLIP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AnnexinⅤ-FITC/PI双染法检测ICA处理后HepG2.2.15细胞凋亡的变化;电化学发光法和速率散射比浊法分别检测ICA处理后HepG2.2.15细胞上清液中甲胎蛋白(AFP)......

    作者:王谦;张玲;毛海婷;顾洪涛;温培娥;李翠玲;杨尚军;夏武青 刊期: 2007- 19

  • HBV宫内传播的研究进展

    HBV宫内感染是乙肝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HBV宫内传播的途径主要有胎盘途径、PBMCS途径及经生殖细胞的传播.其中胎盘的渗漏或胎盘细胞的感染是主要的途径.母亲血清HBVDNA含量、HBV基因型、遗传因素是影响宫内感染的主要因素.近年来的临床研究显示孕期使用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或拉米夫定可以阻断大部分宫内感染,但目前尚缺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探索宫内感染的机制和可行的阻断措施是我国控制乙型肝炎流行......

    作者:陈天艳;刘敏;陈云茹;张树林 刊期: 2007-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