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
慢性乙型肝炎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临床意义
我们观察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慢性乙肝)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oluble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1,sICAM-1)水平的变化,旨在探讨其在慢性乙肝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
作者:尹洪竹;刘金星;冯忠军;曹治宸;李兵顺;刘芳 刊期: 2000- 02
-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唾液中幽门螺杆菌抗体的价值
幽门螺杆菌(Hp)被认为是人类常见的慢性感染菌.在我国人群感染率达50%~80%[1].临床及流行病学调查检测Hp感染,特别需要寻求一种简便、价廉,患者易耐受的诊断方法.国外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唾液中抗HpIgG来诊断Hp感染结果满意[2].朱人敏etal[3]报道应用人胃Hp制成特异性抗原,免疫检测唾液中Hp抗体,结果临床证明也有价值.我们采用Cortecs公司提供试剂盒,选择部......
作者:李子俊;蒋涛;邹伟民 刊期: 2000- 02
-
胃细胞逆转丸1号治疗慢性胃炎280例
1997-06/1999-06,我们对380例慢性胃炎患者采用胃细胞逆转丸1号治疗,并用丽珠得乐作对照,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伟;谢春红;杨育同 刊期: 2000- 02
-
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含量与胆红素结石的关系
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乙肝病毒感染患者胆石症发病率明显增高[1],近来研究证实,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β-G)在胆红素结石发病中起重要作用[2],我们应用ELISA法测定了32例乙肝病毒慢性携带者及36例健康人血清内源性β-G含量,以探讨乙肝病毒感染与胆红素结石发病的关系.......
作者:王宏林;郭仁宣;刘小芳;孔凡民;扬波;朱善德 刊期: 2000- 02
-
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68例
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PGIL)是一种常见的结外恶性淋巴瘤,它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类及治疗方法仍无统一标准,误诊率高.我院1974/1997收治PGIL68例,分析如下.......
作者:程爱群;罗恩钊;陆孝禹 刊期: 2000- 02
-
良性胆管狭窄568例的分类和外科治疗
良性胆管狭窄(benignbiliarystrictures,BBS)是胆道外科处理中的难点之一,也是影响胆道外科手术疗效的主要因素之一.BBS包括先天性、创伤性、放射性、胆石性及感染性等多种因素造成胆管狭窄[1,2],其中肝胆管结石患者BBS的发生率高达24%[3].我院1975/1998共收治BBS患者568例,其病因、分类及治疗措施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龚建平;韩本立;周永碧 刊期: 2000- 02
-
免气腹与气腹式腹腔镜手术对比
1材料和方法作者利用自行设计研制成功的免气腹装置一机械式腹壁悬吊器[1]完成42例免气腹腹腔镜手术,包括胆囊切除术34例、肝囊肿开窗术3例、疝修补术2例、精索静脉曲张结扎术3例,其中6例有上腹部手术史.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手术方式:脐下横切口1.5cm,切开腹壁各层,直视下进腹,置入腹壁提拉器,连结免气腹装置,提拉前腹壁10cm~15cm,制造手术空间,完成腹腔镜手术操作.选取同期完成的气腹式腹......
作者:俞金龙;高毅;王宇 刊期: 2000- 02
-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研究进展
目前已公认幽门螺杆菌(Hp)的慢性感染对消化性溃疡的形成起重要作用,而且很多Hp感染的慢性胃炎被证实与胃粘膜上皮细胞的增殖和淋巴组织恶性病变有密切关系,所以国际癌症研究会把Hp列为胃癌的Ⅰ类致癌病原.虽然近几年来胃癌的发病率有下降趋势,但在世界上常见恶性肿瘤中仍居第2位,而且大多数发现时已是进展期,生存期极短.......
作者:庄小强;林三仁 刊期: 2000- 02
-
溃疡性结肠炎研究的新进展
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未能建立理想的动物模型及治疗效果不够理想成为溃疡性结肠炎(UC)研究的难点和重点.近年来,在上述诸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新进展,本文就此作一简述.......
作者:江学良;权启镇;刘涛;董兴成 刊期: 2000- 02
-
经皮射频热切除术治疗肝脏恶性肿瘤
经皮射频热切除术(percutaneousradiofrequencythermalablation)是国外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有效而快速损毁肝脏恶性肿瘤的新技术[1-4].其机制是通过经皮影象技术,以热传导的方式导致肿瘤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4].1999年我院引进国内第一台自动控制射频治疗仪,并对75例患者成功地进行了治疗.现将该技术及临床运用概况做一介绍.......
作者:郭文;张振书;袁爱力 刊期: 2000- 02
动态资讯
- 1 胰腺癌扩大根治手术与血管骨骼化问题探讨
- 2 p38MAPK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 3 共聚焦定量分析WAF1-S基因表达对人食管癌细胞系EC109生长的作用
- 4 胃食管反流病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 5 肝细胞癌变过程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的动态表达与改变特征
- 6 细胞黏附对结肠癌细胞凋亡及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 7 Runx3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表达下调机制
- 8 幽门螺杆菌若干问题的共识意见
- 9 咀嚼口香糖对脾切断流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的作用
- 10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40例
- 11 胃癌伴黑棘皮病1例
- 12 扩张性金属支架治疗食管狭窄8例
- 13 对幽门螺杆菌若干问题共识意见
- 14 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诊治进展
- 15 沙利度胺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机制与临床应用
- 16 老年胃癌药物治疗对策
- 17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
- 18 药物与肝星状细胞的表型调控
- 19 调控胰腺癌侵袭和转移分子靶点研究新进展
- 20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47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