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
经肝动脉灌注GRGDSP联合化疗栓塞治疗大鼠肝肿瘤的机制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灌注GRGDSP(Gly-ArgGly-Asp-Ser-Pro)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大鼠肝肿瘤生长与转移的机制.方法:成年♀Wistar大鼠30只制作为肝癌模型,随机分为:A组N=10),即TACE+GRGDSP组;B组(n=10),即TACE组及C组(n=10),即生理盐水组.介入术前及术后12d分别MRI检查计算肿瘤体积生长率V2/V1.术后行病理学检查计算肝肿瘤坏死率及......
作者:尹君;梁惠民;钱骏;夏风;王勇;邓宪波;王伟;冯敢生 刊期: 2006- 01
-
大黄多糖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上皮细胞和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了大黄多糖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结肠上皮细胞和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凋亡的影响,进一步阐明大黄多糖治疗的机制.方法: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灌肠复制小鼠UC模型,动物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大黄多糖(400mg/kg)治疗组.TUNEL法检测结肠上皮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Caspase3表达情况,Westem-blot法检测Fas、FasL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测......
作者:王志鹏;张蓉;刘莉;梅其炳;刘琳娜 刊期: 2006- 01
-
丹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内皮素-1mRNA的影响
目的:探讨内皮素-1(ET-1)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胰腺中的表达对胰腺损伤的作用机制及丹参注射液对ET-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45只,随机等分为模型组、药物组和对照组.以50g/L牛磺胆酸钠1mL/kg经胰管内逆行注射复制SAP模型.药物组在制模后im丹参[2mL/(kg·D)],1次/6h.对照组仅行假手术.各组动物在术......
作者:张莹;石承先;黄平;任娟娟;李玉祥 刊期: 2006- 01
-
肠三叶因子对内毒素诱导幼鼠肠组织NO和MDA的作用
目的:探讨内毒素(LPS)致幼鼠肠组织NO、MDA的作用及基因重组肠三叶因子(recombinantintestinaltrefoilfactor.rITF)的保护作用.方法:Wistar幼鼠10日龄96只分为A组: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LPS组,C组:LPS+rITF组,每组32只.以生理盐水(1mL/kg),EcoliO55:B5(1mL/kg)、5g/LrITF(0.1mL)ip后2,6,2......
作者:李军;赵亚娟;孙梅;潘莉莉;高红 刊期: 2006- 01
-
食管鳞癌细胞分化状态对内源性光敏剂PpIX产量的影响及对PDT的应答
目的:研究食管癌细胞的分化状态对ALA产生的内源性光敏剂PpIX累积水平的影响,及对PDT的应答敏感程度.方法:以高分化食管鳞癌细胞KYSE-450和低分化食管鳞癌细胞KYSE-70为研究对象,利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浓度ALA处理后细胞内PpIX的浓度;分别使用不同剂量的红光和蓝光对细胞进行照射处理,MTS法测定PDT对细胞的光毒毒性;TdT-流式细胞法测定PDT诱导的凋亡水平,并观察凋亡细胞......
作者:汲振余;赵立群;杨观瑞;薛乐勋;索振河;Jahn M. Nesland;彭迁 刊期: 2006- 01
-
苦参碱对大鼠供肝冷保存再灌注损伤中肝细胞凋亡及调控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大鼠原位肝移植供肝冷保存再灌注损伤中肝细胞凋亡及调控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延长保存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大鼠8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苦参碱治疗组(40mg/kg)、高剂量苦参碱治疗组(80mg/kg)和假手术组,将供肝在4℃林格液中保存5h后植入受体,各组大鼠于再灌注后4和24h后取样.采用TUNEL法分别检测移植术后肝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Fa......
作者:朱新华;仇毓东;史敏科;丁义涛 刊期: 2006- 01
-
绿茶多酚对实验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
目的:研究绿茶多酚及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茶多酚治疗Ⅰ组、Ⅱ组、EGCG治疗Ⅱ组、Ⅱ组,每组8只大鼠.以酒精+0.5mL鱼油灌胃制作酒精性肝病模型.茶多酚治疗Ⅰ、Ⅱ组另外分别给予200mg/kg、100mg/kg茶多酚灌胃治疗,EGCGⅠ、Ⅱ治疗组则分别给予100mg/kg、50mg/kgE......
作者:周晓蓉;龚作炯;袁光金;张频 刊期: 2006- 01
-
内毒素性急性肝损伤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对D-半乳糖胺(D-GalN)致敏大鼠在亚致死剂量下的肝损伤作用.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为三大组,即6h、24h和48h取材组,每组各16只动物;每个大组再分为两个小组,即处理组和对照组,各8只大鼠.所有处理组大鼠均以LPS(50μg/kg)+D-GalN(300mg/kg),用1mL无菌生理盐水溶解后腹腔内注射,对照组大鼠仅腹腔内注射1mL生理盐水.在相应时间点,采血查......
作者:刘亮明;邓欢;张吉翔;罗杰 刊期: 2006- 01
-
肝癌组织中脱-γ-羧基凝血酶原的测定及意义
目的:定量分析癌组织和非癌组织脱-γ-羧基凝血酶原(DCP)的浓度,探讨它们在血清DCP升高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定量测定41例肝癌患者血清、癌组织和非癌组织中DCP的含量.结果:癌组织DCP浓度平均为84447.7(7.1-2098623.7)mAU/g,非癌组织DCP浓度平均为888.1(0-23299.2)mAU/g.细胞膜上的DCP浓度明显高于细胞质中......
作者:袁联文;唐伟;周建平;幕内雅敏 刊期: 2006- 01
-
L02细胞建立人鼠嵌合肝动物模型
目的:研究L02细胞移植到具有正常免疫活性的大鼠肝内的存活情况.方法:SD大鼠出生前宫内腹腔注射正常人L02肝细胞,诱导胎鼠对人L02肝细胞产生免疫耐受,出生2wk时经脾移植DiI染色后的人L02肝细胞,建立人鼠嵌合肝动物模型.采用免疫荧光、SP免疫组化、DiI荧光示踪等方法,分别检测人白蛋白、特异性人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以及在荧......
作者:林沪;毛青;王宇明;蒋业贵;邓国宏;李俊刚;刘国栋 刊期: 2006- 01
动态资讯
- 1 内镜下微创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癌前病变
- 2 钙蛋白酶与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的实验研究
- 3 AFP、h-TERT及VEGF基因在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诊断价值
- 4 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Hcbp6结合的肝细胞蛋白编码基因
- 5 胡黄连苷Ⅱ对H2O2损伤L-02细胞的保护作用
- 6 急性肝炎中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状态
- 7 TLR9在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胰腺炎体外细胞模型中的作用
- 8 精氨酸加压素参与电针对大鼠应激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 9 白术内酯对小鼠结肠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 10 旅游者腹泻
- 11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 12 电针对LPS干预大鼠胃排空功能的影响及与血清细胞因子的关系
- 13 慢性HBV感染者血清病毒动力学的检测及分析
- 14 胃肠道常见的B细胞淋巴瘤中CARMA1与NF-κB表达的关系
- 15 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筛选HCTP4反式调节基因
- 16 鼻胆管负压引流在急性梗阻性胆管炎ERCP术后的疗效评价
- 17 利用组织芯片技术研究COX-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 18 血清前白蛋白对肝功能评估的研究进展
- 19 基质金属蛋白酶-2,9及其抑制剂与大肠腺瘤癌变的关系
- 20 5-氟尿嘧啶联合L-精氨酸治疗裸鼠人肝癌移植瘤及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