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维普收录(中), 医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年第1期文章
  • 超声引导经皮脾内注射鱼肝油酸钠治疗肝硬变性脾功能亢进13例

    1材料和方法1.1材料男11例,女2例,年龄14岁~61岁,肝功能A级4例,B级6例,C级3例.都有食管静脉曲张.脾脏肋下3cm~10cm.常有出血症状、体征18例次.血小板(Pt)数(21~64)×109/L,白细胞(WBC)计数(2.4~3.4)×109/L,血红蛋白(Hb)70g/L~135g/L,骨髓穿刺检查排除了血液病,且骨髓中出现相应的外周血细胞系的幼稚细胞过度增生.......

    作者:陈玉明;左鲁生;田瑞霞;顾军;童全秀;丁涤非;吴霞;黄继菊 刊期: 2000- 01

  • 延边地区消化性溃疡4842例临床分析

    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r,PU)是一种常见病,我们回顾分析我院15a来内镜检出的PU,以期探讨该病在本地区的分布特点.......

    作者:崔春吉;金海燕;裴凤郁 刊期: 2000- 01

  • 不骚扰胰腺手术治疗早期重症胰腺炎

    重症胰腺炎不宜早期手术,因为手术并不能阻止病情发展,同时手术创伤又加重患者病情,使多数患者不能度过休克期,这一观点已成为外科界近年治疗重症胰腺炎的共识[1].然而,我们认为手术治疗并不一定加重病情,重要的在于手术中对胰腺的处理方式如何[2].1993年以来,我们采用腹腔内灌洗或改良手术方式治疗重症胰腺炎70例,并与1990/1992年按传统手术方法治疗8例重症胰腺炎患者相比较,寻找手术治疗重症胰腺......

    作者:汪训实;蔡逊;曹庭嘉;张兆林 刊期: 2000- 01

  • 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治疗晚期胆囊癌肝转移32例

    1989-11/1998-09,我院共收治晚期胆囊癌肝转移患者32例,对其施行了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近期效果比较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杜继东;李为民;许红兵;萧荫祺;邹一平;陆霞 刊期: 2000- 01

  • 原虫性腹泻与对策

    腹泻是临床上为常见的一种病症,尤其多见于夏秋季节.据对能确立病因的344例慢性腹泻患者的分析表明由感染引起的腹泻居首位,占36.7%[1].在肠道感染性疾病中,以阿米巴痢疾为常见,占16.6%;其次为血吸虫病与肠滴虫病及其他蠕虫病占8.8%.即在感染性腹泻中,由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腹泻占半数以上.因此,作者建议对所有腹泻者均应进行寄生虫学病原体方面的常规检查.......

    作者:周吉礼;许春华 刊期: 2000- 01

  • 转化生长因子β1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肝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肝病共有的组织学改变,它不仅是慢性肝炎向肝硬变发展的必经之路,而且贯穿于肝硬变的始终.目前认为,许多致病因素如HBV、HCV、血吸虫、酒精等,通过直接作用和(或)其介导的免疫病理损害,使肝细胞反复受损.同时,贮脂细胞、窦状内皮细胞、Kupffer细胞等间质细胞合成并分泌大量的细胞外基质(ECM),导致肝纤维化.肝间质细胞对ECM的分泌作用由多种细胞因子介导并调节.其中,转化生长因......

    作者:刘芳;刘金星 刊期: 2000- 01

  • 休克、创伤、手术后胃肠道动力障碍

    休克、创伤、手术后的胃肠道动力障碍称为创伤、手术后肠麻痹或麻痹性肠梗阻,以缺乏推进性蠕动为特征,表现为呕吐、不排便排气,肠鸣音消失,腹胀等,导致内容物传输障碍.肠麻痹指自限性,持续2d~3d者,如果超过3d以上则为麻痹性肠梗阻.休克、创伤情况下,胃肠道在MODS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1,2].胃肠道动力改变是创伤、休克、手术后肠道吸收、屏障等功能障碍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多年来恰恰未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张连阳;王正国;朱佩芳 刊期: 2000- 01

  • 短链脂肪酸在溃疡性结肠炎病因及治疗中的作用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的病因仍不是十分清楚.关于该疾病的假说主要集中在粘膜损伤的启动及持续机制上.病因学假说有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fallyacid,SCFA)的代谢障碍[1],细菌的化学趋向性多肽导致表皮屏障功能的丧失[2]、细菌内毒素[3]、细菌产生的硫化物[1]及免疫网络的失调和肠腔粘膜免疫活性的增强[4]等.有许多证据支持上述假说,但也有一些不......

    作者:台卫平;罗和生 刊期: 2000- 01

  • 诊断性ERCP研究进展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仍是目前诊断胰胆疾病的金标准.但ERCP术后胰腺炎不可避免.自从出现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以来,MRCP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具有代替诊断性ERCP的潜在可能性.但目前MRCP设备尚不普及.和ERCP相比,MRCP图象不十分理想.随着技术进步,诊断性ERCP应用有可能逐渐减少,成为取得组织学、细胞学标本和功能研究的方法.......

    作者:包海标;刘枫;李兆申 刊期: 2000- 01

  • 原发性肝癌的体内基因治疗研究与进展

    原发性肝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治疗效果不理想.肝癌的基因治疗是针对基因表达异常的病因治疗,因而有望成为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或成为肝癌综合治疗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原发性肝癌的体外基因治疗已有大量研究报道,近年来肝癌的体内基因治疗研究也取得一些进展,为肝癌的基因治疗过渡到临床应用提供了更直接的依据,综述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与进展.......

    作者:宁晓燕;杨冬华 刊期: 2000-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