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
腹部外科疾病并发MODS患者109例的救治研究
多器官功能障碍(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ysdrome,MODS)及衰竭(multipleorganfailure,MOF),我院从1982年起.以ICU急救外科为依托,对其临床特征、触发因素、死亡原因、有效治疗措施及临床救治的新策略等,进行长达16a的临床救治与实验研究[1],我们已进行了:微循环的变化研究[2];细胞因子交化的研究[3];胃肠道激素变化的研究;对应激性......
作者:岳茂兴;李学彪;张连春;杨鹤鸣;姜玉峰;李建忠 刊期: 1999- 09
-
末梢血快速测定幽门螺杆菌IgG抗体
目前用于Hp诊断的方法很多,如创伤性的有快速尿素酶试验(RUT)、组织病理切片染色、分离培养、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其相关技术.非创伤性的有血清学、尿素呼气试验.下面是我院引用美国Bioage公司原料加工制成非创伤性的采用末硝血(40μL)快速检测幽门螺杆Hp-IgG抗体.......
作者:杨燕;侯淑萍;孙军强 刊期: 1999- 09
-
胃癌术前分期CT诊断与手术及病理的对比
胃癌的治疗趋向于个体化,对不同分期胃癌应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选择合理的术式依赖于准确的术前诊断.CT是常用的诊断万法,为评价CT对胃癌分期的主要因素: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作用,我们将术前CT观察结果与手术及病理进行对比研究.......
作者:李国立;刘福坤;黎介寿 刊期: 1999- 09
-
结直肠癌术前、后化疗与手术总体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前,手术治疗仍为结直肠癌有效的首选治疗方法,但三年成活率仍在50%左右.为了提高结直肠癌的治愈率,我们对1990-01/1993-12在我院住院的249例患者进行了化疗手术化疗的总体治疗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福坤;许哲;黎介寿;祁晓平;李国立 刊期: 1999- 09
-
胆道肿瘤患者血清甘胆酸和透明质酸的变化
血清甘胆酸(CG)和透明质酸(HA)均是反应肝脏疾病的良好指标,已广泛应用于临床.CG,HA在胆道肿瘤的诊断方面,也有较好临床意义如下.......
作者:郭萍;邓居有;李宜辉;胡云 刊期: 1999- 09
-
中西医结合救治感染性 MODS/MSOF225例
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多脏衰(MSOF)系由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因素诱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所引起.国外文献报道,在ICU中的发生率为48%[1],我科经过20+a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抢救成功161例,死亡64例,病死率为28.4%;抢救成功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1].......
作者:王宝恩;张淑文;任爱民;张丽霞;王红;杨宇清;次秀丽;毕铭华;王彦;李昂;齐文杰 刊期: 1999- 09
-
经腹腔镜行肝包虫囊肿内囊摘除术4例
自1987年Mouret首次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来,此项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开展,而且使用范围逐渐扩大.我院1994-07/1996-05对4例肝包虫囊肿患者施行腹腔镜手术.报告如下.......
作者:万维喜;顾树南;吴钢;李红梅 刊期: 1999- 09
-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病毒血清抗体的分型
不司地区分离的HCV分属不同的基因型,对治疗的反应有较大的差异,检测病毒类型应对丙肝的临床预后有较大的帮助.但基因分型方法复杂,技术要求高,价格昂贵,不便于临床应用.血清抗体分型方法简便,能部分地反映HCV的分型情况.我们......
作者:曹治宸;孔丽;甄真;张进贵 刊期: 1999- 09
-
胆道良恶性病变中CA19-9检测的临床意义
CA19-9作为肿瘤标志物在消化道肿瘤和其他系统肿瘤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1].但用于胆汁与血清联合检测对胆道癌诊断报道肖少.我们采用放免方法(RIA)同时检测胆汁和血清CA19-9及CEA,揭示胆道肿瘤和良性病变患者及胆道癌手术前后胆汁和血清CA19-9及CEA的水平,比较CA19-9与CEA对胆道癌的诊断价值结果如下.......
作者:秦兴雷;石景森;石莉;王作仁;王林 刊期: 1999- 09
-
超声内镜及微超声探头诊治贲门失弛缓症
贲门失弛缓症是以下食管括约肌蠕动停止及不能松弛为特征的食管动力性疾病,传统的诊断方法包括食管测压、钡餐及内镜检查.但难以区别原发性贲门失弛缓症与继发于恶性肿瘤的早期段性贲门失弛缓症超声内镜(endoscopicultrasonography,EUS)及微型超声探头(ultrasonicprobe,USP)可以获得消化道壁及邻近脏器的高分辨率图象,为消化系疾病诊断增添了新的方法.1989年,Devi......
作者:黄清海;金震东;许国铭 刊期: 1999- 09
动态资讯
- 1 综合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在胃癌患者运送途中突发事件中的预防
- 2 复方中药益肝康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
- 3 黄芪注射液治疗肝硬变58例
- 4 腺病毒增强转铁蛋白受体介导的针对突变型P53的大酶转染可促进肝癌细胞凋亡
- 5 接头蛋白SH2B1和RhoA蛋白在食管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 6 外源性乙酰胆碱和一氧化氮对大鼠胃电节律作用的实验研究
- 7 大肠癌患者促胃液素检测的临床意义
- 8 食管鳞癌survivin表达与放化疗近期疗效的关系
- 9 肠息肉发生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10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在原发性肝癌介入化疗中的应用价值
- 11 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生物标志物的血清miRNAs的筛选
- 12 胆管下段癌的诊疗进展
- 13 肝海绵状血管瘤超微结构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 14 乙型肝炎病毒DNA聚合酶蛋白中RNase H研究进展
- 15 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胃上皮内瘤变与胃癌的组织发生
- 16 3D技术指导下个体化肝静脉分型及其在肝脏肿瘤切除中的应用
- 17 人源化抗肝癌单链抗体融合突变型TNFα的导向作用
- 18 人末梢血γδT细胞对消化系统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 19 JNK/SAPK信号转导系统在三氧化二砷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 20 梗阻性黄疸患者肠黏膜损伤与肠黏膜IL-6、NF-κB、ICAM-1高表达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