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
肠胆反流与Oddi括约肌压力之间的关系
目的:探讨胆石症患者十二指肠胆道反流的发生与Oddi括约肌压力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口服核素观察十二指肠胆道反流的方法,将51例胆道残石患者分为反流组和对照组,并从中随机双盲选择33例患者进行Oddi括约肌测压研究,比较十二指肠胆道反流的发生与Oddi括约肌压力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结果:51例行胆道取石T型管引流术后的患者中有16例检测到十二指肠胆道反流(31%);所选择的33例患者中有10例......
作者:孙韶龙;崔东旭;戴显伟;吴硕东;许永庆 刊期: 2008- 04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与其受体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VEGFR-3在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他们与肿瘤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7例食管鳞癌组织和12例癌旁组织中VEGF-C和VEGFR-3的表达情况,并对阳性表达VEGFR-3的组织进行染色管腔计数.结果:37例食管鳞癌组织和12例癌旁组织中VEGF-C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24%......
作者:刘鹏飞;刘兵团;沈卫东;施瑞华;朱宏 刊期: 2008- 04
-
含左氧氟沙星、雷贝拉唑的三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94例
目的:评价含左氧氟沙星的三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94例幽门螺杆茵(Helicobacter,Hpylori)阳性的消化性溃疡及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克拉霉素治疗组和阿莫西林治疗组,两组联合的抗茵药均含左氧氟沙星,抑酸剂选用雷贝拉唑.疗程6d.各组在治疗前1wk内和治疗后4-8wk分别检测Hpylori感染情况.结果:含左氧氟沙星的三联方案Hpylori根除率为81.9%,克拉霉......
作者:张喜梅;张振玉 刊期: 2008- 04
-
TLR2在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中末端回肠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末端回肠组织中Toll样受体2(TLR2)的表达及意义.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假手术组20R,ANP组40只.采用逆行胰胆管注射5%牛磺胆酸钠制作大鼠ANP模型,并又分为8h和16h组.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不同组、不同时点末端回肠组织TLR2mRNA的表达,应用Westernblot和免疫组化分析各组TLR2蛋白表达变化及组织学定位.结果:与假手术......
作者:马继民;崔杰;杨志军 刊期: 2008- 04
-
PAF对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的影响及ITF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是否会引起肠黏膜屏障的破坏以及这种破坏机制是否与紧密连接相关,并观察肠三叶因子(ITF)的保护作用.方法:培养人结肠腺癌细胞株caco-2,分别设正常对照组:不加刺激物及干预因素;实验组:加入PAF,终浓度分别为50ng/L、100ng/L和200ng/L;ITF预防组:先加入ITF0.3g/L,30min后加入PAF100ng/L;ITF治疗组:先加入PAF10......
作者:许玲芬;董亚珞;孙梅;马力;毛志芹 刊期: 2008- 04
-
小肠CT造影对比剂的优选
目的:评价何种对比剂在小肠CT造影时能充分充盈扩张肠管、不易形成伪影,在显示小肠肠腔、肠壁方面佳.方法:8条健康成年毕格犬麻醉后,插管至十二指肠屈氏韧带以下,静脉注射654-2,经导管注入不同的对比剂:纯水、纯牛奶、10mL/L泛影葡胺后行MSCT扫描,平扫结束后行增强扫描.通过横断面及多平面重建,测量肠腔宽度、肠壁厚度,对各组测量及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测量平扫、增强后20s、30s、40......
作者:宋富珍;程英升;朱悦琦;赵培荣;赵俊功;赵炳辉 刊期: 2008- 04
-
ARIP2蛋白在小鼠肝细胞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作用
目的:探讨激活素受体相互作用蛋白2(ARIP2)在肝细胞内的表达形式及其介导的生物学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细胞化学染色、Westernblot检测ARIP2蛋白在小鼠肝组织及肝癌细胞系Hepal-6细胞内的表达;采用激活素特异应答的CAGA-lux报告基因质粒分析ARIP2对激活素诱导的特异基因转录的影响;MTT法检测ARIP2过表达对Hepal-6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ARIP2蛋白可在......
作者:张红军;柳忠辉;陈芳芳;马迪;周静;台桂香 刊期: 2008- 04
-
炎症性肠病与免疫学关系研究进展
炎症性肠病是一组病因未明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临床症状以腹痛和腹泻为主,病因和发病机制错综复杂,包括多种因素,其中与机体免疫系统关系密切,目前研究发现免疫异常是炎症性肠病发病的重要因素,包括肠道内环境、免疫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自身抗体、抗Laminaribioside糖抗体(ALCA)和抗ChitobiosidelgA糖抗体(ACCA)、细胞因子、黏附分子、一氧化氮和核因子NF-kB等,他们在......
作者:施华秀;任建林;董卫国 刊期: 2008- 04
-
IL-23及其受体IL-23R与克罗恩病的关系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发病率近年有所上升.IBD病因学研究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其发病与遗传、免疫、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免疫调节紊乱是其发病的关键因素.克罗恩病是Th1介导的肠道免疫反应.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IL-23在Th1介导的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因此,研究IL-23及其受体IL-23受体(IL-23R)与克罗恩病之间的关系有......
作者:李媚;高翔;胡品津 刊期: 2008- 04
-
肝素酶:肿瘤治疗的新靶标
肝素酶是肿瘤发生、浸润和转移过程中的关键酶,主要通过降解硫酸肝素,破坏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完整性而发挥作用.肝素酶与肿瘤发生和转移的密切相关性,使得肝素酶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标.本文主要阐述肝素酶的生物学特性、促肿瘤转移的作用机制和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对目前以肝素酶为靶标的肿瘤治疗方法和临床前景进行综述.......
作者:田曙光;高红伟;常宏宇;李素波;王璇琳;章扬培;宫锋 刊期: 2008- 04
动态资讯
- 1 X射线对食管鳞癌细胞HOTAIR,Snail及E-cadherin表达水平影响
- 2 急诊重症患者的胃肠功能障碍与胃泌素水平
- 3 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肝温度的变化规律
- 4 肿瘤分子生物学是基础医学研究的前沿
- 5 NF-κB与肝星状细胞凋亡
- 6 胃癌组织PTEN、cyclinE表达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关系
- 7 HGV/GBV- C与HCV混合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肝脏中相关病毒负链RNA的检测意义
- 8 体质性高胆红素血症及其分子诊断
- 9 胃癌组织MMP-10和VEGF表达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 10 Dickkopf-1在消化系肿瘤中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 11 mir-183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预后的关系
- 12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原理及应用
- 13 乳果糖溶液在改善肝癌患者动脉栓塞治疗后腹部和肝性脑病症状中的作用
- 14 Barrett's食管微创治疗的研究进展
- 15 MicroRNA与胆管癌研究进展
- 16 大蒜素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及BGC-823 G2/M期的阻滞调节机制
- 17 JAK-STAT信号通路在肝癌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18 乙型肝炎病毒囊膜蛋白候选结合蛋白的研究进展
- 19 胃癌腹膜转移临床病理分析76例
- 20 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与肝癌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