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维普收录(中), 医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5年第4期文章
  •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诊治36例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误诊原因、诊断方法和治疗体会.方法:对我院1993-10/2003-10收治的36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多以上腹部不适或黑便为临床表现.术前明确诊断17例(47%),均为胃镜下确诊.术前误诊19例(53%),其中误诊为胃癌13例(36%)、胃巨大溃疡6例(17%).32例患者进行了正规手术治疗,4例患者进行姑息性手术.病理类型均......

    作者:温文鸿;巴明臣;卿三华;李国新;闻英 刊期: 2005- 04

  • 干扰素α/β受体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的免疫组化定位

    目的:IFNα/βR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组织内的免疫组化定位及其对干扰素应答的预测作用.方法:应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对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组织内IFNα/βR的分布特点进行了观察.结果:IFNα/βR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组织肝细胞膜和胞质内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2例患者血管内也有分布.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肝组织内非溶性的IFNα/βR的表达量可能系IFNα干扰素应......

    作者:樊和斌;郭亚兵;吴爱华;朱幼芙;蒋永芳;侯金林 刊期: 2005- 04

  • 肝癌患者肝局部细胞免疫状态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肝硬化(LC)患者的肝局部细胞免疫状态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HCC60例,LC62例,正常肝组织23例,以免疫组化SP法进行CD3,CD57,CD20,CD68,GrB染色,对阳性细胞数进行定量分析,以了解病灶局部免疫细胞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并与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HCC患者肝脏局部组织中的T淋巴细胞(60.5±18.9)、B淋巴细胞(40.3±29.9)和......

    作者:陈罡;罗殿中;冯震博;郭芳 刊期: 2005- 04

  • 小檗碱、吴茱萸碱和靛玉红对人胃癌细胞的作用比较

    目的:探讨加味左金丸三种组成中药的主要单体成分小檗碱、吴茱萸碱和靛玉红对人胃癌细胞生长抑制、诱导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人胃癌细胞株为低分化黏液腺癌MGC803细胞;小檗碱、吴茱萸碱和靛玉红购自中国药品与生物制品检定所.苔盼蓝染色细胞计数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和凋亡率,流式细胞技术进行细胞周期、凋亡百分比分析,甲基绿-派诺宁联合染色法观测凋亡形态,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DNA损伤情况.结果:96h内小檗......

    作者:谭宇慧;陈蔚文;吴映雅;陈冠林;李茹柳 刊期: 2005- 04

  • 缺血缺氧损伤对肠上皮细胞整合素极性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缺氧缺血损伤对肠上皮细胞(IEC)整合素极性及分布的改变的凋亡机制.方法:建立缺血缺氧与IEC凋亡的实验模型,实验分组:对照组(A组),缺氧组(B组),缺血组(C组),缺氧缺血组(D组);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IEC凋亡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检测IEC自基底侧至顶侧5个平面的整合素α3,α5,β1,β2,β5染色荧光强度并定量.结果:A组细胞整合素α3,α5,β1,β5荧......

    作者:陈前;秦环龙 刊期: 2005- 04

  • 人胎肝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与鉴定

    目的:对人胎肝干细胞进行体外分离、培养与鉴定,为其在生物人工肝及肝细胞移植方面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取16-29周龄死产人胚胎肝脏,参照本室建立的方法对胎肝干细胞进行分离.所获细胞悬液用50g反复离心,沉淀物用F12培养液悬浮细胞;将细胞悬液加入Percoll液进行梯度离心,吸取50%与70%Percoll层之间的细胞层,用Hanks液洗涤两次后离心.将细胞团悬浮于DMEM/F12(2:1)培养液......

    作者:毛海洲;陈耀凯;王宇明;张磊;刘国栋 刊期: 2005- 04

  • 中药有效成分对甲基硝基亚硝基胍转化的人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

    目的:明确三种中药有效成分三七皂甙(PNS)、黄芪皂甙(As)及黄芩甙(Ba)单用或配伍应用对永生化的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以及经过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转化后的GES-1细胞(MC细胞)增生能力的影响.方法:以MNNG转化GES-1细胞,转化后细胞简称MC细胞.分别以不同浓度的三七皂甙、黄芪皂甙及黄芩甙处理GES-1细胞及MC细胞,四甲基谷氮唑盐(MTT)法及软琼脂集落形成试验检测三种......

    作者:石雪迎;赵凤志;由江峰;戴欣;王洁良;崔湘琳;邵宏权 刊期: 2005- 04

  • 三羟基异黄酮诱导胃癌原代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目的:探讨三羟基异黄酮诱导胃癌原代细胞发生凋亡的可能性,揭示该凋亡发生与基因bcl-2和bax之间的关系.方法:在体外实验中,采用MTT比色法测定三羟基异黄酮对胃癌原代细胞的生长抑制率;以透射电镜和TUNEL染色法,定性、定量地研究三羟基异黄酮与胃癌原代细胞凋亡的关系;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T-PCR法检测基因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三羟基异黄酮对胃癌原代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随三羟基异黄酮......

    作者:周海波;颜云;蔡建庭;杜勤;陈金明 刊期: 2005- 04

  • 大鼠肝肺综合征模型的研究

    目的:建立实验性肝肺综合征动物模型.方法: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和模型组;正常组给予正常饲料和自来水,模型组以掺入胆固醇的玉米面作饲料,胆固醇占饲料重量的5%(前2wk的每千克饲料中含有200g猪油),以300mL/L酒精作为其唯一饮料.在实验第1d脊背sc5mL/kg四氯化碳原液,以后每隔3dsc400mL/L四氯化碳(用玉米油稀释),按3mL/kg给予.于8wk末处死动物,腹主......

    作者:王新国;韩德五;张慧英 刊期: 2005- 04

  • DHFR-CD双耐药基因增强转基因小鼠对大剂量化疗毒性的抵御能力

    目的:探讨将人双突变的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DHFR)和胞苷脱氨基酶基因(CD)同时导入小鼠骨髓细胞中,观察小鼠对大剂量氨甲喋呤(MTX)和阿糖胞苷(Ara-C)的耐受性,研究骨髓耐受联合化疗的可行性.方法:以反转录病毒为载体,将人双突变的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DHFR)和胞苷脱氨基酶基因(CD)通过共培养转染入小鼠骨髓干细胞,观察共培养后的骨髓细胞及受体小鼠骨髓移植后经药物处理后的骨髓细胞耐MTX及......

    作者:路平;金锋;陈波;姚凡;王舒宝;陈峻青;徐惠绵;赵实诚 刊期: 2005-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