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
肝细胞癌转移的研究进展
田于肝细胞癌(HCC)切除术后的高复发率,HCC治疗的总体预后迄今仍无突破性改观.除了HCC病灶多中心发生的因素外.更主要的原因在于HCC极易早期门脉转移导致肝内肿李播散,而且因肝内转移而复发的肝癌较多中心发生的HCC预后差1.HCC侵袭转移涉及肿瘤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并与肝脏的组织和解剖学特点有关.......
作者:方石岗;杨继震 刊期: 1999- 09
-
激活素、抑制素及卵泡抑素与肝脏
激活素(activin,ACT)、抑制素(inhibin,INH)是早在性腺中发现的糖蛋白激素,因为对垂体产生和分泌的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hormone,FSH)分别呈正反馈和负反馈调节作用而得名卵泡抑素(follistatin,FS)也是由性腺分离的糖蛋白激素,作用与INH相似,即抑制垂体FSH分泌,还可作为ACT结合蛋白,通过结合阻断ACT生物学效应发挥.ACT,......
作者:黄新;李定国 刊期: 1999- 09
-
整合素与肝细胞癌的侵袭与转移
整合素[1]家族为粘附分子中一类由一个alfa亚单位与一个beta亚单位以非共价键连接而成的异二聚体胯膜糖蛋白目前已知的亚单位有25种alfa亚单位及11种beta亚单位,形成20余种不同的整合素.alfa,beta亚单位氨基端的球形域相互连接构成整合素胞外配基结合区.Alfa亚单位胞外域较长,含钙离子结合区,胞内域则较短Beta亚单位的特点是胞外域含有胱氧酸的重复序列,胞内域较长.可通过与纽带蛋......
作者:马晓明;汪永录;潘伯荣 刊期: 1999- 09
-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MALT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及治疗
1983年Marshall和Qarren在微氧条件下从人体胃粘膜活检标本中培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以来,国内外的大量实验与临床研究表明,Hp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淋巴瘤发病有密切关系,尤其在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lymphoidtissure,MALT)淋巴瘤患者中Hp的感染率高达90%,远高于其他胃部疾病,因此近......
作者:高利利;梁浩;纪小龙 刊期: 1999- 09
-
散发性结直肠癌组织APC突变的研究
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在美国,每年死于结直肠癌的患者约有55000.目前结直肠癌的确切病因仍不清楚,与环境、饮食及遗传等因素均有一定的关系.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基因(adenomatouspolyposiscoligene,APC)为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adenomatouspolyposis,FAP)的致病基[1],与散发性结直肠癌的关系仍不......
作者:林金容;姜泊;张亚历;王晓怀;林鸿;韩慧霞;刘晓霞;周殿元 刊期: 1999- 09
-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支架分流门脉血液动力学变化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支架分流(transjugularintrahepaticportasystemicstentshunt,TIPSS)已成为近年来治疗门脉高压症出血的介入性方法之一,其止血、退腹水等近期疗效满意,为门脉高压出血患者等待肝移植前的过度手段.我们对其引起的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作初步报告.......
作者:邓侠兴;杨卫平;蔡伟耀;陈皓;李宏为 刊期: 1999- 09
-
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原位观察
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较长的、多步骤的过程,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对胃癌前各阶段病变及胃癌中细胞凋亡和增殖状态的比较研究未见报道我们应用DNA缺口末端标记(DNEL)技术[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对正常胃粘膜、胃癌前病变及胃癌细胞凋亡和增殖状态进行动态观察和比较研究,以期揭示二者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和作用.......
作者:张忠;袁嫒;高华;董明;吴烨秋;王兰;王梅先 刊期: 1999- 09
-
大肠癌组织nm23/NDPK及p53表达的意义
研究表明,nm23基因的表达与多种实验性肿瘤[1,2]及人类恶性肿瘤[3-5]的转移潜能密切负相关,提示它是一种能抑制肿瘤转移表型的转移抑制基因p53在多种肿瘤中均有过度表达,并与肿瘤分化、转移和预后有关.我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大肠癌中nm23/NDPK和p53的表达情况,以分析其与大肠癌的病理特征和临床意义的关系.......
作者:申兴斌;张旭晨;梅立新;赵晓明;胡建功 刊期: 1999- 09
-
鬼臼酰肼哌啶腙氮氧自由基诱导SGC-7901胃癌细胞的凋亡
鬼臼酰肼哌啶腙氮氧自由基(GP1)是从中草药桃儿七(采自青海民和)中提取的有效抗癌成分鬼臼脂毒素的衍生物.它比鬼臼脂毒素抗癌活性强且毒性低[1].GP1对小鼠移植肿瘤有抑制作用[2].它对小鼠白血病细胞DNARNA及蛋白质均有抑制作用,其ID50小于VP16[3].GP1对人类胃癌细胞的增长影响如何.它是否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的作用尚未见报道,现对GP1作初步探讨.......
作者:范如英;马力 刊期: 1999- 09
-
用分级定量RT-PCR测定中国人血清中HCV RNA
基因的定量分析对分子生物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而采用PCR方法进行基因定量已成为一种有效的方式.并且,目前已有多种利用PCR进行基因定量的方法,其中以竞争PCR定量和PE公司既时定量PCR方法测定结果较为准确,应用较多既时定量PCR方法采用了特殊设计的荧光-淬灭探针和精密的既时荧光检测设备进行定量.该方法简化的操作,提高的测定的灵敏性和准确性,但其试剂和仪器的价值目前相当昂贵,一般实验室难于承担[......
作者:郭晏海;闫小君;侯瑜;任峰玲;赵锦荣;崔大祥;韩锋产;段杰;李陕区;苏成芝 刊期: 1999- 09
动态资讯
- 1 肝脏分段解剖的新认识
- 2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克隆和筛选HCVp7蛋白的反式调节基因
- 3 益肝煎剂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I,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
- 4 槲皮素对胃肠运动的影响及其机制
- 5 细菌内同源重组法构建HBV S区和C区基因非复制型腺病毒载体及其体外表达
- 6 胃癌前组织和胃癌中Bax基因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 7 下调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 8 游离脂肪酸、胰岛素抵抗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 9 新生鼠肠损伤时肝脏黄嘌呤氧化酶的变化
- 10 肥大细胞在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 11 含CD基因的人大肠癌特异性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
- 12 大黄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动力衰竭的机制
- 13 肝脏祖细胞的表型特征及生物学功能
- 14 横开口与纵开口内镜下肌切开治疗贲门失驰缓疗效对比
- 15 超声引导下PRFA治疗非手术适应症肝癌术后的肿瘤影像表现与疗效的关系
- 16 经内镜注射组织黏合剂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疗效评估
- 17 胃轻瘫综合征的治疗
- 18 光合细菌口服制剂对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效果
- 19 感染性腹泻病中的特殊类型-旅行者腹泻
- 20 塞来昔布对胃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