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
重组反义c-myc 腺病毒对人胃癌细胞的体内及体外分子治疗
目的研究重组反义c-myc腺病毒对胃癌细胞的体内外生物学作用.方法采用LacZ基因X-gal染色、MTT,DNA梯度降解试验、原位末端标记、流式细胞仪、PCR分析、裸鼠致瘤性、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实验等方法,对反义c-myc重组腺病毒在人胃癌SGC7901细胞系中的作用进行体内外研究.结果Ad-ASc-myc对SGC7901细胞能产生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MTT显示生长抑制率为44.1%.DNA梯度降......
作者:陈洁平;林晨;徐采朴;张雪艳;付明;邓友平;隗月;吴旻 刊期: 1999- 06
-
应急作战部队射弹前后胃粘膜病变的防治研究
目的研究作战部队在高应激(强训练/射弹)状态下胃粘膜损伤的防治.方法某应急作战部队高射炮兵自愿受试者120例,在射弹前后1d~3d内分别经电子胃镜、光镜、电镜观察胃粘膜征象及组织形态学改变,同时检测Hp,并做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促胃液素、胰岛素、皮质醇及睾酮,分析其与胃粘膜病变的相关性.随机分观察组与预防组(射弹前1wk口服H2-受体阻滞剂西咪替丁40mg,2次/d,早晚空腹服;胃泌治2片,3次/d......
作者:李栓位;马峰;权启镇;黄裕新;宛霞;王清波;赵俭昌;叶历;丁金亮;赵国光;李志玉;王俊丽 刊期: 1999- 06
-
5-FC/CD 系统对荷大肠癌裸鼠肿瘤的杀伤效应
目的研究cd基因对大肠肿瘤的特异杀伤作用,探索自杀基因靶向治疗大肠癌的有效途径.方法逆转录病毒感染法将G1ceacdNa及pcd2分别转导入高分泌CEA的大肠癌细胞Lovo中,再分别接种到裸鼠皮下.成瘤后腹腔给予5-FC(500mg/kg)治疗,观察肿瘤重量的变化及病理学特点.结果含G1ceacdNa及pcd2逆转录病毒载体的病毒滴度分别为:1.3×107及2.1×108CFU/L.所有转基因成功......
作者:崔龙;林言箴;朱正纲;陈雪华;顾琴龙;刘炳亚;郁宝铭 刊期: 1999- 06
-
胃癌微卫星不稳定性和抑癌基因杂合缺失
目的研究微卫星不稳和抑癌基因缺失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CR为基础的方法,检测了53例胃癌中6个微卫星标记突变及APC/MCC和DCC基因杂合缺失(LOH).结果胃癌微卫星不稳的检出率为32.1%(17/53).7例(13.2%)为微卫星高频率不稳(3个以上微卫星标志),10例(18.9%)为微卫星低频率不稳(1或2个微卫星标记).肠型胃癌微卫星高频率不稳的发生率(25.0%)显著高于弥漫型......
作者:房殿春;周晓东;罗元辉;王东旭;鲁荣;杨仕明;刘为纹 刊期: 1999- 06
-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TGF-β1与肝纤维化指标和肝组织病理的关系
目的观察慢性乙肝、肝硬变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和肝组织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76例慢性乙肝、肝硬变患者(其中慢性轻度20例、中度20例、重度18例、肝硬变18例)血清TGF-β1.同时检测血清PCⅢ,LN,HA.29例作肝活检,行HE染色.结果慢性乙肝轻、中、重度及肝硬变患者血清TGF-β1水平(mg/L,144±57,350±......
作者:刘芳;刘金星;曹治宸;李兵顺;赵彩彦;孔丽;甄真 刊期: 1999- 06
-
丙型肝炎肝组织中HCV RNA和HCV NS5抗原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肝组织中HCVRNA与HCVNS5抗原分布及其与肝组织损伤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4例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肝组织中HCVRNA和HCVNS5抗原表达状况,采用Knodell方法评价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结果分别有21例(61.8%)和24例(70.6%)患者肝组织中检出HCVRNA和HCVNS5抗原.HCVRNA阳性信号主要位于肝细胞浆中,在胆管上皮细胞和......
作者:赵西平;沈汉馨;田德英;张东绅;彭志海;杨东亮;郝连杰 刊期: 1999- 06
-
抗Fas单克隆抗体诱导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细胞凋亡
目的探讨抗Fas单克隆抗体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规律及在胃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应用细胞形态观察、琼脂糖凝胶电泳、流式细胞光度术检测抗Fas单克隆抗体对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周期的影响以及对细胞杀伤作用的方式,并检测了SGC-7901细胞表面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抗Fas单克隆抗体有阻滞细胞周期、通过诱发凋亡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经抗Fas单克隆抗体处理后,SGC-7901细胞表面Bcl......
作者:刘海峰;刘为纹;房殿春 刊期: 1999- 06
-
鼠缺血肠癌基因c-jun活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表达的关系
目的探讨在体条件下癌基因c-jun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的相互关系,以期阐明癌基因c-jun在创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缺血再灌注肠道.切片顺序与特异性一抗、生物素标记的二抗孵育,冲洗后滴加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卵蛋白,DAB染色,苏木素复染,封片,镜检.结果正常肠道c-jun,FGFR均有恒定表达,其中Jun阳性信号主要在核内,少量在胞质,而FGFR阳......
作者:蒋礼先;付小兵;孙同柱;杨银辉;顾小曼 刊期: 1999- 06
-
福建肝癌细胞EBV感染与HBV及P53蛋白表达的关系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中EBV与HBV感染的相关性及EBV与P53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以地高辛标记的单链cDNA探针、生物素标记的双链cDNA探针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HCC59例(含癌旁肝组织)和9例肝硬变组织中高拷贝数EBER-1(EBV编码的小RNA)、HBVDNA和P53蛋白.结果肝癌细胞核内EBER-1阳性率为20.3%,显著高于癌旁肝组织(P<0.01).肝癌组织内H......
作者:袁芳平;黄培生;王镛;龚华实 刊期: 1999- 06
-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1999年北京外科周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99-北京外科周”将于1999-11-09~13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次学术会议为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一类大型学术会议,外科学分会下列各专业学组计划于1999年举行的学术会议将统一纳入本次会议之中.本次学术会议的重点内容为肝脏、胆道、胰腺、腹腔镜及门静脉高压症外科.经中华医学会批准,参加外科一类学术会议的代表将被授以卫生部认可的学分.本次会议还将邀请国内外著名外科专家就外科进......
作者: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 刊期: 1999- 06
动态资讯
- 1 P16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 2 胃癌组织中P27表达与cyclin D1、cyclin E表达的相关性
- 3 食管测压指导Nissen胃底折叠术31例
- 4 重组人白介素-11及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在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所致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对比
- 5 高压氧加自由基拮抗剂对大鼠肝脏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的影响
- 6 胆囊结石非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 7 3种肠道清洁法用于结肠镜检查与治疗的比较
- 8 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胰腺炎的研究进展
- 9 经皮脾内无水酒精注射治疗脾功能亢进18例
- 10 乙型肝炎治疗的新靶点与新方法
- 11 监测下麻醉部分下尿路腔镜手术禁食与早期肠内营养
- 12 尼美舒利引起肝脏损害14例
- 13 恶性肠梗阻的治疗现状与进展
- 14 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LA-1株)大规模免疫长期效果观察
- 15 ETV1转录因子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作用
- 16 门静脉高压症少见成因及其诊断
- 17 胃肠缺血缺氧应激损伤修复的新策略:细胞因子联合基因治疗
- 18 梗阻性黄疸肠黏膜屏障损伤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进展
- 19 CT与B超在急性阑尾炎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20 利血平对大鼠唾液蛋白分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