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
特殊营养物质与肠内营养
肠内营养是一种经济、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应用日趋广泛.近年来,动物实验和临床实践发现,一些特殊营养物质如谷氨酰胺、精氨酸、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和核苷酸等可改变创伤、感染后机体代谢反应,改善免疫功能和氮平衡,促进创口愈合,降低感染发生率,增强肠道屏障功能[1-4].为此,有学者主张将上述这些营养物质联合应用于肠内营养中,并称之为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
作者:吴国豪 刊期: 2000- 12
-
肠内营养的并发症及防治
肠内营养如应用得当,远比肠外营养安全[1].但是亦可发生某些并发症.其常见并发症可分为三类:机械性并发症、胃肠道并发症和代谢性并发症[2].......
作者:周旭;陈强谱 刊期: 2000- 12
-
肠内营养对肠道功能保护
肠粘膜具有高代谢与绒毛微血管结构的特性,所以对灌注不足特别敏感.低血容量纠正后,胃肠道血流量减少与内脏血管收缩仍将持续一段时间.肠道功能障碍,尤其是屏障功能障碍时,肠内细菌、内毒素易位是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使动因素.因此,目前认为肠道是外科应激的中心器官[1-9].应激时肠道功能的维护十分重要.当患者处于饥饿状态,或是营养的需要量大于供给量,或病程长、属消耗性疾病及体重丧失10%以上时,整体组织......
作者:傅廷亮;陈强谱 刊期: 2000- 12
-
肠内营养在腹部外科的应用
肠内营养不但可以纠正营养不良,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对手术的耐受力,还能通过营养物质从肠粘膜上皮的直接吸收,对肠粘膜产生营养作用,促进肠粘膜上皮的修复,强化肠粘膜屏障,因此其在腹部外科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作者:朱维铭;李宁 刊期: 2000- 12
-
脾内注射无水乙醇治疗脾功能亢进症的研究
目的探索脾内注射无水乙醇治疗脾亢的可行性.方法①正常Wistar大鼠、豚鼠、犬三种动物麻醉、剖腹,在直视下于脾内注射无水乙醇0.2mL~0.4mL,并用生理盐水同量注射作对照.术后1wk~6wk处死,取脾、肝、肾作病理检查.②肝硬变、脾亢患者3例,于脾切除前用5号针刺入脾内4~5点,观察拔针后变化.结果三种动物脾内注射无水乙醇或生理盐水后,以及脾亢患者拔针后,均有大量血液溢出脾表面.脾内有大片出血......
作者:刘凤芹;楚更五;佟继铭;张学军;秦殿菊;刘玉玲;陈光辉 刊期: 2000- 12
-
敏感特异RT-nPCR检测高危人群HGV感染状况
目的建立敏感、特异的RT-nPCR技术以检测高危人群中HGV感染状况.方法根据已知并已公认的HGV序列,在其5'UTR区寻找大同源序列并设计套式引物建立HGVRNA的RT-nPCR检测法,对129例高危人群(包括48例静脉药瘾者,15例血透患者及各型肝炎患者66例)的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我们所建立的5′UTR引物的RT-nPCR检测HGVRNA的敏感性高于NS3区引物的RT-nPCR的敏感性(高......
作者:柴宁莉;张树林 刊期: 2000- 12
-
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消化道息肉78例
目的本文比较氩离子凝固术(APC)和热探头(HP)在治疗消化道息肉中的作用.方法对78例消化道息肉患者分别行APC治疗(37例)和HP治疗(41例).记录两种方法切除消化道息肉的平均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副作用以及治疗创面渗血中的作用.结果与HP组相比,APC组切除息肉的平均时间明显缩短(P=0.0002);且不加用圈套器直接治疗较大息肉时间也明显缩短(P=0.0001);APC组无明显副作用,而H......
作者:冯莉;吴云林;诸琦;钟捷 刊期: 2000- 12
-
大鼠肝硬变病程中血清透明质酸的动态变化
目的通过系统测定大鼠肝硬变病程中血清透明质酸HA的动态变化,来探讨其用于肝纤维化的测试和监控的临床价值.方法利用CCl4损伤SD大鼠造成肝硬变模型(n=6),综合分析不同时间取材的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n=6)之间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血清HA浓度、肝组织病理改变以及HA在肝组织中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结果在大鼠肝硬变的病变发展过程中,血清HA含量在3(7.98ng/mL),6(20.10ng/mL),9......
作者:马岚;赵力生;李春华;吕琦;李仁宽;邓双胜 刊期: 2000- 12
-
慢传输型便秘结肠神经病理改变的意义
目的研究慢传输型便秘结肠肌间神经丛的神经丝蛋白和S-100蛋白的病理改变,探索结肠动力减弱的原因,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33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STC组)和25例非便秘性结肠(对照组)的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的肌间神经丛内神经丝蛋白和S-100蛋白的表达,利用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作定量分析,并与病程及年龄作直线相关性分析.所得数据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
作者:田波;杨世玲;李云华;段全红;陈国庭;厉峰;马善符 刊期: 2000- 12
-
病毒性肝炎肝硬变危险因素的5年追踪调查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变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建立一人一卡,每年随访和门诊检查一次,对贵州省5家医院2250例乙肝患者进行5a追踪调查及干预对照试验,5a后追踪率达90.28%.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蛋白摄入水平、乙肝家族史、负性因素(即心理因素,如;亲人死亡、意外打击、家庭不和、工作不顺、对疾病的恐惧、焦虑等)及治疗史,采用χ2检验各种单因素,有显著意义者再分别计算其相对危险度(RR......
作者:吴君;程明亮;丁一生;刘仁才;李佳;王万灵;胡莲 刊期: 2000- 12
动态资讯
- 1 人胃肠道粘膜淋巴滤泡周围上皮HLA-DR抗原的表达
- 2 经腹体表超声对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术前评估的应用价值
- 3 误诊为十二指肠肿瘤的腹主动脉瘤破裂引起胃肠道出血1例
- 4 多原发大肠癌临床分析
- 5 针刺足阳明经特定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0例
- 6 肝硬化与睾酮、雌二醇相互作用关系研究现状
- 7 内皮素、一氧化氮在内毒素血症大鼠胃粘膜损伤中的作用
- 8 病毒性乙型慢性肝炎并发低钾血症的原因及护理
- 9 第二届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委员会成员简介
- 10 肿瘤坏死因子β1069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 11 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关系
- 12 GABA在摄食和味觉机制中的作用
- 13 E-选择素在慢性HBV感染者中的表达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 14 丹参酮ⅡA介导p38MAPK信号转导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
- 15 放大内镜在胃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 16 放射治疗参与的食管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的进展
- 17 湖北地区结直肠癌与生活习性的相关性研究
- 18 氯膦酸二钠脂质体对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 19 希罗达术前化疗对结直肠癌组织TP/PD-ECGF表达和血管生成的影响
- 20 理肠四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TNF-αmRNA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