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
原发性肝细胞癌中cyclin D1基因表达与P16 及CDK4蛋白表达的关系
目的研究cyclinD1基因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P16及CDK4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用原位杂交检测cyclinD1基因mR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CyclinD1蛋白表达.结果6例(14.3%)HCC可检测到cyclinD1基因过表达,5例属Ⅲ-Ⅳ级,1例属Ⅱ级.6例HCC均有CDK4蛋白表达,其中3例为P16蛋白阳性.结论①cyclinD1表达增加只在小部分恶性程度高的HCC中起作......
作者:孙宝华;王涛;武忠弼;阮幼冰;杨木兰 刊期: 2000- 03
-
HDV/HBV感染树鼩肝组织ICE表达及肝细胞凋亡
目的探讨HDV/HBV感染树鼩肝组织中ICE表达与HDV感染之间的关系,以及ICE在丁型肝炎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45份HDV感染树鼩肝组织中HDVAg,ICE的表达进行了检测;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对肝组织凋亡进行检测;并应用免疫组化双重染色对HDVAg,ICE的表达以及肝细胞凋亡进行了检测.结果肝组织45份中有43份可检出ICE(阳性率96%),有41份可检出凋亡细胞(阳性率......
作者:蒋业贵;李奇芬;毛青;王宇明;顾长海;张娟 刊期: 2000- 03
-
人食管上皮酸反流损伤的早期超微结构改变
学改变.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此种改变是否也是人食管酸反流损伤的一种早期表现.方法用透射电镜检查10例正常对照组,12例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经24hpH监测和压力测定诊断为GERD)的内镜活检标本(标本均取自食管下端5cm内、内镜下无异常的粘膜),用图象分析仪测量每例标本透射电镜照片的细胞间隙.结果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组的细胞间隙(1.27±0.77)μm大于正常对照组细胞间隙(0.49±0.0......
作者:谷仲平;刘锟;王云杰;罗金燕;程庆书;张军 刊期: 2000- 03
-
人肝脏星形细胞培养激活及其c-fos,c-jun的表达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过程中人肝脏星形细胞(HSCs)表型及其c-fos和c-jun表达的改变.方法将分离的正常人HSCs进行原代及传代培养,倒置显微镜下动态观察培养细胞形态改变,对原代及传代培养细胞铺展片进行PCNA、Ⅰ型前胶原、α-SMA,c-fos及c-jun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正常人HSCs在含100mL/L小牛血清中培养时,其表型由原代培养初期的静息型转变为原代培养后期及传代后的激活型.激活......
作者:朱永红;胡大荣;聂青和;刘国栋;谭朝霞 刊期: 2000- 03
-
不同载体及靶基因对乙型肝炎病毒DNA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DNA载体及靶基因对DNA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用已构建的不同载体HBVS基因疫苗(pCR3.1-S,pcDNA3-S)和HBVC基因疫苗(pCR3.1-C)分别给Balb/c小鼠多点肌肉注射,2wk后追加免疫一次,用ELISA法及MTT法分别检测小鼠血清抗-HBs及抗HBc及脾细胞对HBsAg或HBcAg的特异性增殖反应.结果免疫接种2wk后小鼠血清抗-HBs及抗HBc抗体均明显高......
作者:王全楚;周永兴;姚志强;冯志华 刊期: 2000- 03
-
非甾体类抗炎药胃粘膜损伤及预防实验研究
目的了解并比较不同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对胃粘膜的损害及其机制,观察临床常用药物西咪替丁(泰胃美)、铝碳酸镁(胃达喜)及硫糖铝(舒克菲)对NSAID性胃粘膜损害的预防保护作用.方法分别以萘丁美酮(瑞力芬)、吲哚美辛(消炎痛)、乙酰水杨酸(阿斯匹林)复制大鼠NSAID性胃粘膜损伤模型(n=8),以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损伤及预防应用西咪替丁、铝碳酸镁及硫糖铝后胃粘膜形态学改变,同时测定胃粘膜血流(......
作者:孙波;李兆申 刊期: 2000- 03
-
血管内皮细胞增生是胃癌相关性病变
目的观察胃癌间质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EC)早期病变,探讨血管EC增生性改变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作用.方法利用手术切除胃癌组织和化学诱发大鼠胃癌,观察血管结构特征并用抗人和抗鼠免疫组化进行标记.结果肿瘤间带血管EC明显增生,约占血管总数的60%,这些增生的血管EC,有的形成腺样结构,有的异形和癌变.结论胃癌间质血管EC的病理性改变,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抗人Ⅷ因子和抗鼠VEGF阳性也说明血管......
作者:高国林;杨原;杨思凤;任彩文 刊期: 2000- 03
-
ICAM-1,VCAM-1在Hp阳性良性胃粘膜病变及胃癌中的表达
目的观察ICAM-1及VCAM-1在Hp阳性良性胃粘膜病变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可能临床和病理意义.方法良性病变胃粘膜33例(慢性胃炎患者胃粘膜23例,胃癌癌旁良性病变胃粘膜10例),胃癌组织10例,经冰冻切片SP免疫组化染色后,结果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Hp阳性的良性病变胃粘膜中粘液细胞表达ICAM-1者为42.4%(14/33),表达VCAM-1者为27.3%(9/33);基质表达ICAM-......
作者:周琳瑛;陈朝元;梁平;陈丽英 刊期: 2000- 03
-
腺病毒介导RA538及反义c-myc在不同细胞系中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比较重组RA538,反义c-myc及LacZ腺病毒(adenovirus,AV)对不同靶细胞的转染效率、生物学特性并探讨其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以人胃癌细胞(SGC7901)、食管癌细胞(EC109)及人胚肺二倍体细胞(2BS)系为靶细胞,采用LacZ基因转染X-gal染色、形态学观察、MTT,RT-PCR等方法,研究重组RA538,反义c-myc及LacZAV对上述细胞的转染效率,生物学作用及......
作者:陈洁平;林晨;徐采朴;张雪艳;付明;邓友平;隗月;吴旻 刊期: 2000- 03
-
以消化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的脂质沉积性肌病1例
1病例报告男,20岁,因间断呕吐3a,腹泻,消瘦6mo+,咽下困难、言语不清5d,以腹泻原因待查入院.3a前上腹部胀痛,反酸,嗳气,食后及精神紧张时常感恶心、呕吐,呕吐为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6mo+前出现腹泻,大便为糊状,2~3次/d,量较多,无脓血,病后体重明显减轻.5d前出现全身胀麻,咀嚼及咽下无力,言语不清,四肢无力以远端为主.查体:慢性重症病容,营养差,轻度脱水,神清,失语.......
作者:尹雷;姚希贤 刊期: 2000- 03
动态资讯
- 1 克隆性分析技术在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诊断中的应用
- 2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 3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投稿须知
- 4 肠干细胞与结直肠肿瘤干细胞研究进展
- 5 小鼠AFP-CTLA4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 6 结直肠癌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表达的意义
- 7 如何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的肝功能
- 8 原发性肝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凋亡指数的检测
- 9 重症患者胃肠动力紊乱:发病机制、临床评估及治疗
- 10 早期胃癌的影象学诊断
- 11 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并肠血管畸形致下消化道出血1例
- 12 原发性小肠淋巴瘤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进展
- 13 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分期系统及其临床意义
- 14 二氮杂菲对三硝基苯磺酸所致大鼠结肠炎的治疗作用
- 15 启动子DNA结合蛋白研究策略
- 16 论文数多的前二十名医疗机构(据1997年1214种中国科技期刊统计)
- 17 生长抑素受体2在结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 18 上消化道异物内镜急诊处理162例
- 19 急性胰腺炎与核因子-KB
- 20 介入治疗肝癌对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