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
肝移植体保存-再灌注损伤的研究现状
植体的保存是肝脏移植的三大支柱之一,获取高质量的供肝是保证肝移植成功的先决条件.近10a来,国内外学者对于肝脏的保存损伤机制及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使肝保存的安全时限有了很大的提高.本文就肝移植体保存一再灌注损伤机制及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赵子粼;张云生;俞金龙;高毅 刊期: 2001- 01
-
经相法门脉回流显象诊断早期肝硬变的价值
肠给药进行门脉回流显象,测算心/肝(H/L)比值,对中晚期肝硬变诊断的研究已见报道[1,2],但对早期肝硬变、尤其是对早期肝硬变与中晚期肝硬变的鉴别诊断尚不多见[1,3,8,2,5];我们通过时相法心/肝(H/L)比值的测定,对肝硬变和肝硬变的病理进程进行判断,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津祥;李文凡;刘纯;陈明;杨鹏 刊期: 2001- 01
-
胃癌组织p16及p18基因变异
p16基因又名多肿瘤抑制基因(MTS1),1994年首先由Kambetal[1]克隆成功.此基因包含3个外显子及2个内含子,位于人9号染色体短臂2区1带(9p21),编码P16蛋白,在人类多种肿瘤中存在纯合性缺失及突变等变异[2-6],但胃癌中的改变情况国内外报道较少.p18基因是一个新近发现的与p15,p16基因同属一个基因家庭的抑癌基因,在结构和功能上与p15,p16基因具有高度同源性,但在多......
作者:汤绍辉;罗和生 刊期: 2001- 01
-
胰腺癌组织β-葡萄糖醛酸酶和转铁蛋白受体表达的意义
β-葡萄糖醛酸酶(β-GCD)是机体组织细胞中的酸性水解酶,具有参与细胞增生的生理功能[1].近来研究表明,转铁蛋白受体(Tr)亦在增生活跃细胞或恶性肿瘤细胞中过度表达,鉴于两者都与细胞发生发展,增殖有关,我们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胰腺癌组织中β-CCD和Tr进行同步检测,探讨其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
作者:岳辉;范剑非;杨波;张弘;朱善德;杜晓炬;于众 刊期: 2001- 01
-
CD44在胃癌中异常表达的临床意义
胃癌的转移和扩散是依靠细胞与细胞外间质及其他细胞的一系列的相互作用,其中肿瘤细胞表面的粘附分子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1].细胞粘附分子CD44是一种存在于细胞表面的跨膜糖蛋白,能介导淋巴细胞归巢并参与细胞-细胞间粘附[2],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起重要的作用[3].人类CD44基因位于第¨号染色体短臂上,由20个高度保守的外显子构成,它包括10个组成型外显子和10个V区变异性拼接外显子.组......
作者:刘宇宏;刘敬忠;肖白;王世鑫 刊期: 2001- 01
-
TTV HCV重叠感染时TTV无明显致肝损伤作用
我们采用套式PCR方法回顾性研究了一组接受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TTV感染状况,对TTV重叠感染时丙型肝炎肝组织病变及干扰素治疗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对评价TTV致病性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赵西平;沈汉馨;王宝菊;杨燕;杨东亮;郝连杰 刊期: 2001- 01
-
肝硬变及肝癌患者血小板平均体积变化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血细胞测试仪的不断进步,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的检查已经引起重视,它的临床意义及血小板计数(PLT)的关系已被公认.我们测定了肝硬变及肝癌共60例患者的MPV,并与PLT进行了比较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林粤;王北宁;韩玲霞 刊期: 2001- 01
-
肝细胞糖原对缺血-再灌注肝脏微循环功能的保护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常见于众多的临床病理及复杂的肝脏手术过程[1].其间,肝脏微循环功能障碍是引发肝组织细胞损伤的关键环节[2].我们曾通过实验证实,缺血前增加肝细胞糖原负荷能显著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1].现试图进一步探讨肝细胞糖原与缺血-再灌注肝脏微循环功能之间的关系.......
作者:汤礼军;田伏洲;胡建中;李晓军 刊期: 2001- 01
-
全反式视黄酸对人α1(Ⅰ)前胶原启动子活性的作用
目的探讨全反式视黄酸(t-RA)对人α1(Ⅰ)前胶原(COL1A1)启动子的调控作用,以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胰岛素对这一调控作用的影响.方法构建含人COL1A1启动子序列2483~+42bp片段与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CAT)报告基因的重组体pCOLH2.5.用Fugene转染试剂瞬时转染至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加入t-RA或(和)IGF-1及胰岛素,测定CAT活性.结果2μmol@L1......
作者:伍严安;高春芳;万伟东;王皓;孔宪涛 刊期: 2001- 01
-
人内皮抑素与IL3信号肽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目的构建IL3信号肽与内皮抑素融合蛋白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用PCR方法扩增IL3信号肽序列和人内皮抑素基因,然后采用重叠延伸PCR拼接的方法将两者拼接和扩增.并将IL-3-endocDNA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结果IL-3-endo融合蛋白基因包括了IL3信号肽序列和人内皮抑素蛋白全长基因,基因总长度约701bp,被正确拼接,并克隆到pcDNA3.1(+)的CMV启动子下......
作者:曹明媚;潘卫;陈秋莉;马仲才;倪之嘉;吴晓兰;武文斌;潘欣;曹广文;戚中田 刊期: 2001- 01
动态资讯
- 1 胎儿弯曲菌蛟河株从结肠癌患者血液中的分离及鉴定
- 2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基因检测下的胃癌个体化靶向治疗进展
- 3 络泰综合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疗效观察
- 4 胃癌患者化疗期间营养支持体验的质性研究
- 5 慢性乙型肝炎重叠HCV,HDV感染80例分析
- 6 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消化道息肉78例
- 7 大肠癌术后时辰化疗联合中医时间医学治疗的临床研究
- 8 器械吻合在胸中下段食管癌手术中应用231例
- 9 蛋白质谱分析方法特点及其在蛋白组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 10 基于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下的分层护理干预对预防消化内科晚期癌症患者压疮的影响
- 11 个性及心理因素与消化性溃疡发病的关系
- 12 PDCA循环护理管理模式在伴有功能性消化不良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 13 低表达的microRNA-145对c-Myc表达的影响
- 14 MDM2、P53与P14ARF在结肠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 15 血液学检查常见指标与炎症性肠病炎症活动度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 16 氟尿嘧啶植入剂和注射液在MKN-45裸鼠腹膜移植瘤腹腔化疗中的差异
- 17 胃肠道肿瘤MRI诊断
- 18 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肠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TNF-α的关系
- 19 RNA干扰Akt对食管癌细胞株Eca109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20 基因富集及Meta分析对影响肝癌发生发展关键基因的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