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维普收录(中), 医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1年第12期文章
  • 抗生素预防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感染

    目的探讨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1998-04/2001-03住院病人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共119例,随机分为A组64例在麻醉前30min和术后24h内给予抗生素治疗,B组55例无抗生素治疗,两组分别记录病人的年龄、性别、糖尿病数目、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胆囊破裂数目、胆汁感染数目、感染性并发症的数目.所有资料与感染现象的发生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组切口感染......

    作者:史景溪;张晓东;孙涛 刊期: 2001- 12

  • 肝癌患者血清磷酸酪氨酸蛋白含量

    目的研究测定血清PTPr对肝癌诊断的意义.方法用ELISA法测定健康成人和患者血清PTPr,然后分组统计分析.结果77例健康成人血清PTPr全部低于30μg·L-1,其中74例未能测出(即<8);72例非癌症患者中44例未测出,仅5例超过30;肝癌组66例中56例超过30(283.4±535.7),显著高于前两组.测定PTPr对肝癌诊断敏感度达78.8%,特异度达93%,准确度达86.2%,诊断效......

    作者:王天然;马布仁;陈莉;陈建中;栗群英;曾祥元 刊期: 2001- 12

  • 精氨酸治疗对胆道梗阻患者血清可溶性白介素-Ⅱ受体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胆道梗阻患者围手术期血清可溶性白介素-Ⅱ受体(sIL-2R)的表达状况及精氨酸对胆道梗阻患者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选择一组胆道梗阻患者,检测其术前术后血清sIL-2R的水平(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同期检测其血清总胆红素(Tbi,采用改良比色法),患者按疾病的良恶性分为两组.另择一组良性梗阻患者术前行为期7d的精氨酸治疗,观测其血清sIL-2R的表达状况结果良恶性两组术前血清sIL-2R都......

    作者:周新泽;毛勤生;陈玉泉;陈瑞新 刊期: 2001- 12

  • 慢性肝病患者门脉血流与食管动力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门脉血流与食管动力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同位素闪烁照相术食管液体通过时间及彩色B超对45例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患者、38例肝炎伴纤维化和40例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其食管液体通过时间和门脉分枝血流量,且所有慢性肝病患者都通过肝活检病理证实.结果肝硬化组食管总通过时间平均值12.74s±1.46s,肝纤维化组10.73s±1.35s与对照组6.19s±1.32s比较,差异显著(P<0.01......

    作者:朱金水;达炜;王龙;陈维雄;陈尼维;胡兵;余永利 刊期: 2001- 12

  • 溃疡性结肠炎227例分析

    目的总结溃疡性结肠炎(UC)内镜下表现、病理改变及治疗后转归.方法分析1980~2000年4560例结肠镜检查者,内镜诊断UC227例,分析病变部位、内镜下表现、病理结果及治疗后肠镜病变的转归.结果本组病程4d~20a,平均病程2.8a,轻、中、重度分别为132、69、22例,爆发型3例.结肠镜下的主要表现为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其次为出血、脓性分泌物、粗糙颗粒、结肠袋消失、息肉形成、肠腔狭窄.病......

    作者:殷健;吴志强;候鹏;唐晓兰 刊期: 2001- 12

  •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特征

    目的探讨儿童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的特点.方法伴有上消化道症状的198名儿童接受胃镜检查,其中汉族118例,壮族80例.Hp诊断依据血清抗Hp-IgG抗体,胃组织尿素酶试验,组织Warthin-Starry嗜银染色及PCR扩增结果.结果伴有上消化道症状的儿童Hp检出率为55.1%,男女Hp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56.3%与52.3%,P>0.05);汉族与壮族儿......

    作者:姜海行;梁淡湄;王琳琳;陈振侬;覃山羽;单庆文 刊期: 2001- 12

  • 针刺对溃疡性结肠炎细胞因子的调控意义

    溃疡性结肠炎(UC)是弥散的非特异性炎性肠病,免疫异常在其发病中占重要地位.有许多细胞因子参与了UC的炎症免疫反应,与其发病及转归密切相关.针刺具有良性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作用,可以平衡调节UC中的致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并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从细胞因子的整体调控水平来揭示UC的发病机制及针刺治疗UC的可能作用机制,将为针刺治疗UC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作者:田力;黄裕新 刊期: 2001- 12

  • 小肠干细胞增殖分化与小肠发育的关系

    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小肠干细胞与小肠发育的研究进展.广泛查阅相关文献,对有关小肠干细胞发生发展的基础研究成果,从胚胎发育学、组织学、细胞形态学及基因遗传学等几方面进行整理、综合和分析.大量的基础研究结果阐明了位于隐窝底部并承担着小肠粘膜细胞系增殖分化作用的小肠干细胞特性及其可能的治疗作用.小肠干细胞的研究不仅丰富了成体干细胞的理论,而且使肠道疾病的基因治疗成为可能.......

    作者:王振辉;常晓彤;付小兵 刊期: 2001- 12

  • 炎症性肠病的活动性指标

    随着诊疗手段的日益进步,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大多数IBD的病人都要经历由活动性转为慢性再而复发的恶性循环病程,故而如何规律用药直接影响疾病的预后和病人的生存质量.准确评估IBD的活动性可指导临床制订正确的治疗方案,但由于其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均高的分子标志物,故而给临床医师的判断带来一定困难.本文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三个方面总结了有关判断IBD活动性......

    作者:郭洁;沈志祥;谭诗云 刊期: 2001- 12

  • 实验性肝癌形成过程中C-myc IGF-Ⅱ基因与CyclinD1的表达

    目的观察DEN诱发大鼠肝癌过程中G-myc、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基因与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的表达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用原位杂交技术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大鼠肝癌形成过程中C-myc、IGF-ⅡmRNA及cyclinD1的表达变化,计算机图象分析检测结果,并进行统计学相关性分析.结果C-myc、IGF-Ⅱ基因及cyclinD1在诱癌早期即可检出较多阳性信号,并随着大鼠肝癌诱发的进......

    作者:凌昌全;钱妍;赵江安;金岩 刊期: 200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