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
Cajal间质细胞的功能与疾病
Cajal间质细胞是肠神经系统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神经细胞,在控制胃肠道运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893年,西班牙神经解剖学家SantiagoRamonyCajal首先对此类细胞作了较详细的描述,此后人们即称之为Caja1间质细胞(interstitialcellsofCajal,ICC).现基本明确,ICC在三个方面起作用:胃肠道平滑肌活动的起搏;推进电活动的传播;调节神经递质.现综述ICC的形态、结......
作者:齐惠滨;罗金燕 刊期: 2001- 03
-
大鼠泻剂结肠肠道传输中mu,kappa阿片受体的作用
慢传输性便秘(Slowtransitconstipation,STC)是一类以结肠传输减慢为特点的顽固性便秘,其病因不明[1].国内外对其肠壁的病理变化,神经病理形态学改变,诊断治疗等有一系列的研究[2].但关于神经递质方面的研究较零散[3],未能取得共识.从该病临床治疗的结果看也并不满意,阿片作为抗腹泻,止痛剂已被使用几世纪,但对胃肠动力的影响尚不清楚,特别是便秘时胃肠低反应性,有一些间接证据提......
作者:奠平;刘宝华 刊期: 2001- 03
-
肝硬变患者肝静脉血流频谱的变化
彩色多谱勒超声在腹部血管检查中已广泛应用[1-4],肝硬变是我国的常见病[5-17],肝硬变患者的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改变已有不少报道[18-28].近年来已注意到肝硬变及慢性肝炎也会引起肝静脉频谱变化[29-35].我们对74例肝硬变患者和69例健康者的肝静脉多普勒频谱波形作了对比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孙晓滨;赵聪;史维;邱雄;吴立平;李慧;周耀霞;农春燕 刊期: 2001- 03
-
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TNF-α的变化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是肝脏和创伤外科疾病中常见的病理过程,许多疾病均涉及到这一过程,如处理严重的肝外伤、施行广泛的肝叶切除、肝移植以及休克、感染等[1-5].导致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原因众多,确切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清楚.既往研究证实氧自由基及钙超载参与了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6,7],近年来,细胞因子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8-10],其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imornec......
作者:董满库;崔彦;陈昌玮;周立艳;刘子沛;李晓鸥;吉敏 刊期: 2001- 03
-
IL-2不同注射途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细胞功能的影响
临床上应用白介素-2(IL-2)或IL-2/LAK细胞治疗病毒性肝炎已取得一定的疗效[1-8].而IL-2的给药方式大多为大剂量静脉输注,治疗时间较长,常产生一些毒副作用,且治疗费用昂贵我们采用低剂量rIL-2直接注射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淋巴结(iLN)中,并与肌内注射(im)和静脉内滴注(iv)比较,观察3种给药方式对患者的T细胞亚群、体外激活后增殖能力和杀伤活性的影响,以期探索一种简便、有效和经......
作者:刘军权;陈复兴;陈子鉴;王涛;张春平 刊期: 2001- 03
-
幽门螺杆菌HSPB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幽门螺杆菌(Hp)的研究已普遍受到关注[1-10].毒力因子中,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是热休克蛋白(heatshockprotein,HSP).已知所有的Hp菌株都产生HSP,它作为分子伴侣对于Hp的生存及其致病具有重要作用[11-13].HSP位于细菌表面,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抗HSP免疫反应可使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14],因而存在着发展为疫苗成分的可能性.目前在我国对于Hp的HSP研究较少.因此,......
作者:尹焱;张建中;孙兆军 刊期: 2001- 03
-
益肝煎剂对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
鉴于肝纤维化、肝硬变出现蜘蛛痣、舌质青及肝脾大、门脉高压等瘀血征象,以活血化瘀为主兼益气疏肝健脾法治疗肝纤维化已成国内中医药学者的共识.以活血化瘀药为主组方的益肝煎剂投产10多年来,临床应用取得了良好疗效[1].益肝煎剂的主要成分是丹参、黄芪、当归、赤芍、水蛭等,本研究所以往的研究表明本药具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肝星状细胞(HSC)活化和增殖是肝纤维化形成的中心环节.本研究拟探讨益肝煎剂对HSC......
作者:唐有为;姚希贤;修贺明 刊期: 2001- 03
-
结构型与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在大鼠胃溃疡模型中的表达和活性变化
目的研究结构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eNOS)在大鼠胃溃疡模型中的表达和活性变化,以探讨它们在溃疡病理中的表达规律及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乙酸胃腔内注射方法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采集溃疡诱导后1h~15d的溃疡基底、边缘和正常胃组织标本,采用RT-PCR方法和Westernblot方法测定组织中iNOS和eNOS的nRNA表达及蛋白水平,采用测定组织匀浆液转化L[3H]-精氨酸成L-[3H]一......
作者:郭津生;古永亮;王吉耀;曹之宪 刊期: 2001- 03
-
电针对大鼠胃运动、P物质和胃动素的影响
目的为了探讨针刺足阳明经穴对胃运动的调整作用是否与脑肠肽有关.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针剌四白组、天枢组、足三里组、非穴组.以乙醇灌胃造成大鼠胃粘膜损伤模型,气囊法测量胃运动频率和波幅的变化率,采用放免分析法(RIA)检测大鼠胃窦及延髓内SP,MTT含量.结果模型组胃运动频率和波幅呈抑制状态,其胃运动频率和波幅的变化率(%)与对照组比较出现显著差异(-4.7±10.3vs-19.......
作者:易受乡;林亚平;严洁;常小荣;杨昱 刊期: 2001- 03
-
大鼠CAG 证病结合模型的内分泌变化
目的了解大鼠CAG证病结合模型内分泌变化.方法Wistar雌性大鼠分对照组,CAG组,脾虚CAG组,肝郁CAG组,肾虚CAG组.分别于实验35wk,45wk,51wk取样测定氧耗量,血浆皮质醇、睾酮、E2,TT3、总羰基含量.以及肾上腺、甲状腺、卵巢组织病理.结果CAG组内分泌变化相对不明显.脾虚CAG组甲状腺功能总的呈低下表现,肾上腺功能变化不明显,卵巢卵泡发育功能降低但血浆E2含量升高.肝郁C......
作者:陈小野;邹世洁;樊雅莉;邓新荣;王丽华;于凤华;王肃;金敬善 刊期: 2001- 03
动态资讯
- 1 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eNOS及iNOS的表达
- 2 肠胆反流对胆管胆色素结石形成的影响
- 3 受体血预先经门静脉输入供体延长肝移植大鼠生存时间
- 4 中药疏肝健脾止痢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作用
- 5 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的RNA干扰对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和表达的影响
- 6 胆管癌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 7 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的相关因素分析501例
- 8 BrdU作为脂肪干细胞标记示踪法的可行性
- 9 实验性肝细胞癌铁铜含量与MR成象的关系
- 10 欠发达地区结核性腹膜炎40例
- 1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发病机制: 病理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
- 12 肝功能生化指标对常用肿瘤标志物检测的影响
- 13 黄芩甙对肝癌细胞BEL-7402抗黏附作用中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改变
- 14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反式激活作用的研究
- 15 一氧化氮、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与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关系
- 16 miR-17-92基因簇在肿瘤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17 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发生的临床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 18 胃组织活检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方法比较
- 19 西咪替丁对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 20 幽门螺杆菌对胃上皮细胞形态与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