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
生长因子通过调节肠道细胞凋亡来参与肠道的损伤与修复
各种创伤引起肠道发生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生长因子在肠道的损伤和修复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凋亡是胃肠道细胞重要的死亡形式,EGF、FGF、TGF等多种生长因子可以从不同的途径(包括对肠道干细胞增生与凋亡的调控)促进或抑制凋亡的发生及进程,从而影响内脏修复的过程.随着对生长因子与肠道凋亡及修复研究的深入,有望将生长因子应用于临床治疗,从分子与基因水平上调控内脏的修复.......
作者:邢峰;郭宝琛;付小兵 刊期: 2002- 02
-
阿魏酸钠抗大鼠肝纤维化
目的:研究阿魏酸钠对四氯化碳(carbontetrachloride,CCL4)中毒性肝纤维化的预防作用.方法:将96只成年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CCL4组、阿魏酸钠(sodiumferulate,SF)保护组后两组SC40ml@L-1CCL-4油3ml@kg,每周两次,共12wk,SF保护组每天给予阿魏酸钠200mg@kg-1灌胃,于4,8,12wk,每组各处死8只,取肝组织测定脂质过......
作者:贺德;曾志良;曹建华;彭爱军;向红霞 刊期: 2002- 02
-
消化系肿瘤患者血清表皮生长因子与转化生长因子-α水平的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消化系肿瘤患者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与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的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154例消化系肿瘤患者的血清EGF及TGF-α的水平.35名健康献血员血清EGF及TGF-α的水平.结果:肝癌、胃癌、肠癌、胰腺癌和正常对照组ECG(ug.L-1)水平分别为1.49±0.65,1.45±0.77,1.43±0.34,1.65±0.47和0.73±0.......
作者:郭萍;柏健鹰;赵晓晏;李宜辉 刊期: 2002- 02
-
清肝饮对大鼠肝纤维化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
0引言各种慢性肝病的主要病理转归为肝硬化,肝纤维化则是其前期病变,能否阻止或逆转肝纤维化是治疗各种慢性肝病的关键[1-6].肝纤维化是一种异常的修复过程,为细胞外基质主要是胶原成份异常生成和积累的结果7[7-11].清肝饮是由黄芪、虎杖、赤芍和丹参等组成的纯中药复方制剂,在临床上对慢性肝炎肝纤维化有一定的疗效,对成纤维细胞和Ito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DNA合成和细胞增生作用[12-16].为了进一步......
作者:郭传勇;申振宇;钟敏章;钱珍华 刊期: 2002- 02
-
慢性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引起的急性和慢性肝病目前还没有满意的治疗方法.新型治疗方法和治疗药物的研究开发,依赖于肝炎病毒致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进展.关于HBV感染个体准种概念的引入,使我们对于HBV基因变异的研究,从单一病毒的基因变异上升到群体病毒的基因变异、从静态的基因突变上升到动态的基因变异,从而对HBV存在状态的看法发生了根本的改变.HBV感染肝细胞的相关受体......
作者:成军 刊期: 2002- 02
-
乙型及丙型肝炎病毒受体的研究
0引言关于病毒受体的研究开展较早,已知的EB病毒受体、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受体与共受体均为该方向的研究范围.在嗜肝病毒受体的研究领域中,也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却无终定论.乙型和丙型肝炎呈全球分布,目前全世界有1.7亿人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3.5亿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其中相当一部分感染者发展为慢性肝炎,少数还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危害,至今缺乏有效的控制.病毒......
作者:陆荫英;李克;刘妍;王琳;成军;张玲霞 刊期: 2002- 02
-
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
编者按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目前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和治疗药物.造成这-局面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关于HBV和HCV与肝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进展相对滞后,是严重影响新型治疗技术和新型药物的研究与开发重要的原因之一.目前多数情况下的抗肝炎病毒治疗,如干扰素等都还是非特异性的治疗方法,因此其治疗效果不满意.肝炎病毒与肝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作者:成军 刊期: 2002- 02
-
肝炎病毒基因工程抗体的研究
0引言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分别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世界性传染病[1-10].HBV、HCV感染不仅引起急性、慢性病毒性肝炎,而且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11-20].流行病学调查表明,HBV感染的阳性率为10%,抗-HCV的阳性率为3.2%,对我国人民健康危害极大.因此,急需研究有效的针对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措施.其中肝炎病毒......
作者:钟彦伟;成军;王刚;洪源;陈菊梅 刊期: 2002- 02
-
丙型肝炎病毒蛋白结合蛋白
0引言丙型肝炎病毒(HCV)是1989年Chooetal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克隆成功的一个RNA病毒,属黄病毒科.可以引起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目前全世界有1.7亿人感染,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是其治疗药物,但是疗效不佳[1-9].目前正在积极研究其发病机制,探索新的治疗方案.HCV的宿主范围较窄,只能在人及黑猩猩中繁殖,为研究带来困难.目前机制的研究限于体外的细胞模型或转基因动物.HCV是怎样与宿主......
作者:李克;王琳;成军;陆荫英;洪源;刘妍;张玲霞 刊期: 2002- 02
-
肝炎病毒DNA疫苗的研究
0引言DNA疫苗就是将编码抗原的基因导入到体内,细胞内表达抗原,诱导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进行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传统上用于预防病毒性肝炎的疫苗为血源性疫苗和近几年来发展的基因工程疫苗.前者如未完全纯化,则有可能使接种者感染病毒性肝炎.而后者工艺复杂,难度大,成本高,运输不便.故而人们希望找到一种新的安全有效、制造简便、廉价的疫苗.......
作者:洪源;成军 刊期: 2002- 02
动态资讯
- 1 N-乙酰半胱氨酸对C3A永生化肝细胞解毒代谢功能的影响
- 2 hMSH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DNA甲基化之间的关系
- 3 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免疫组化研究
- 4 睡眠剥夺对胃黏膜血流量及胃黏膜损伤的影响
- 5 粪便钙卫蛋白在IBS与IBD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 6 HO-1 mRNA在砷暴露肝损伤小鼠肝组织中的表达
- 7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 8 心理社会因素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9 胃肌肌电图对胆道运动障碍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 10 食管癌p16基因缺失分析
- 11 胃十二指肠疾病对Hp ClgA,vagA基因产物的体液免疫应答
- 12 Ang Ⅱ通过刺激肝癌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换促进肝癌转移
- 13 高氧对肠上皮细胞表达分泌片的影响
- 14 乙型肝炎病毒前-前-S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和纯化
- 15 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 16 层次化护理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BR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
- 17 胃癌组织Angiopoietin-2及MMP-9表达的意义
- 18 CDX2基因与肠型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 19 乌司他丁与加倍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比较
- 20 苯丙素甙对MKN45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抑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