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
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与萎缩性胃炎
细胞凋亡是指在一定生理或病理条件下,由基因编程控制下的细胞主动死亡过程.本文从细胞凋亡的基本概念、形态学特征、生物学标志,细胞凋亡调控基因(Bcl-2基因、ICE酶系家族、TNF受体家族、myc、p53)以及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与萎缩性胃炎的关系等诸多方面加以阐述,以期对胃癌前病变发生机制的进一步了解及对胃癌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张玲霞;张沥 刊期: 2002- 05
-
大鼠急性肠绞窄缺血术后肠管活力的变化及监测
目的:探讨肠绞窄缺血术后肠管活力的变化情况及建立监测方法.方法:距回盲部5cm处向近端结扎5cm的回肠及系膜使之成袢状绞窄缺血,分别缺血30和60min,然后经口灌入100μCi99mTc-DTPA(二乙撑三胺五乙酸)作功能示踪(口服耐量实验法),同时结合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研究绞窄缺血肠管在恢复血供后的不同时相(30min、1h、2h、3h、6h、10h、16h和24h)肠管功能和组织损伤变化的情况......
作者:蒋学武;胡廷泽;韦福康;陈绍基;陈中献;赖亚曼 刊期: 2002- 05
-
前列腺素缺乏条件下促胃动力药胃复安对大鼠胃黏膜的损伤作用与可能机制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G)缺乏条件下促胃动力药胃复安对大鼠胃黏膜的损伤作用与可能机制.方法:PG缺乏状态由5mg/kg吲哚美辛诱导;♂SD大鼠随机分组:对照组;胃复安两组(30mg/kg,0mg/kg);吲哚美辛两组(5mg/kg,5mg/kg);吲哚美辛5mg/kg合用胃复安三组(10mg/kg,30mg/kg,0mg/kg);阿托品组(阿托品+吲哚美辛5mg/kg+胃......
作者:杨院平;邓长生;朱尤庆;张可;张燕敏;黄若 刊期: 2002- 05
-
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A与胃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阳性Hp感染与胃癌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择可能与胃癌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制定统一的调查表,胃癌组与对照组进行配比,配比比例为1:2.患者末梢血中Hp-CagA抗体的检测采用斑点金免疫渗滤法.胃癌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双因素分层分析.结果:(1)不同年龄段的胃癌患者CagA阳性Hp感染率......
作者:张沥;张玲霞;张宁霞;刘永国;阎小君;韩锋产;侯瑜 刊期: 2002- 05
-
胃癌组织端粒酶hTRT与抑癌基因p53和p16表达的关系
目的:探讨胃癌中端粒酶基因hTRT及抑癌基因p53和p16mR-NA表达与临床参数的关系,评价hTRT表达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探讨hTRT基因与p53和p16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用核酸探针和原位杂交的方法分别检测端粒酶基因hTRT及抑癌基因p53和p16mRNA在57例胃癌、57例癌旁组织和69例胃良性病变中的表达和分布情况.结果:57例胃癌中hTBT基因表达阳性率为94.7%(54/57)......
作者:李贵新;李国庆;赵常在;徐功立 刊期: 2002- 05
-
幽门螺杆菌免疫分型的研究
0引言自然人群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的感染率相当高,一般可达人口的50%以上,因此人们对Hp的致病性及其差异较重视.较多的研究表明,Hp的致病性主要与菌型差异、感染年龄及机体的反应性有关.临床研究的Hp菌株多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大量研究表明,Hp是慢性胃炎的病因,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子,与胃癌的发生有关而并被定为I类致癌原.但对自然人群Hp感染的菌型的研究不多......
作者:张万岱;徐智民 刊期: 2002- 05
-
幽门螺杆菌与细胞因子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的发现彻底改变了很多胃肠道疾病的基本理论.大量的研究确立了Hp的重要病理作用及致病机制.其中细胞因子在Hp感染中的作用也逐渐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有关Hp与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从胃T细胞免疫应答、宿主细胞因子反应及其与临床疾病、胃肠外疾病、DNA的合成与凋亡反应等几方面之间的关系进行整理、综合和分析.大量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结果阐明......
作者:纪开宇;胡伏莲 刊期: 2002- 05
-
消化道癌的组织间放疗法的现状
0引言1895年Roentgen发现了X线、1896年Becquerel发现了放射性、1898年Curies发现了镭,从而为现代放射肿瘤学奠定了基础.近几十年来,放射肿瘤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治疗设备有Co-60治疗机、中子、质子治疗机、立体定位放射治疗机(X刀、r刀)等.放射治疗已成为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作者:苏鲁 刊期: 2002- 05
-
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胃黏膜分子生物学行为改变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
0引言基于Hp感染与胃癌发生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资料,1994年国际肿瘤研究机构将Hp归为第一类致癌因素[1-4].Hp作为环境因素之一,可能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始发因素.......
作者:于君;沈祖尧 刊期: 2002- 05
-
直肠平滑肌肉瘤3例
目的:探讨直肠平滑肌肉瘤的发病及诊断,指导临床治疗.方法:直肠肿物活检确诊后,根据肿瘤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行肿物切除术、部分结肠切除或Dixon氏手术.结果:2例行局部切除,术后导致腹腔内种植而再次手术,例行直肠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预后良好.结论:直肠平滑肌肉瘤无明显包膜,易破溃,术中应避免瘤组织碎裂而导致种植;肉瘤发生淋巴结转移较少见;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方法.直肠平滑肌肉瘤在临床实践中非常少见,易......
作者:许德华;徐光伟;冀振华;王夏前 刊期: 2002- 05
动态资讯
- 1 肝纤维化与TNF-α, IL-6及IL-10
- 2 胰岛素信号转导与肝胰岛素抵抗
- 3 致康胶囊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
- 4 闭孔疝15例
- 5 伊托必利在复合外伤术后患者恢复胃肠功能中的作用
- 6 肝癌的药物治疗
- 7 国外医学检索工具及消化病学期刊简介
- 8 胶囊内镜对结肠的检查
- 9 激光诱导大鼠大肠早癌组织自体荧光光谱特征
- 10 炎症性肠病肠黏膜屏障损伤机制
- 11 竞争性内源RNA与消化系恶性肿瘤关联的研究进展
- 1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细胞样细胞的诱导分化
- 13 人hTERT正反义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的构件建和鉴定
- 14 两种活检钳在慢性胃炎胃镜活检中的临床比较
- 15 防御素对胃癌细胞系体外的杀伤作用
- 16 胃癌和癌前病变中错配修复基因hMLH1的表达及意义
- 17 2-(3-羧基-1-丙酰氨基)-2-脱氧-D-葡萄糖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
- 18 全结肠连续性克隆病1例
- 19 保脾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36例
- 20 PAI-1在大鼠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形成中的动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