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
辛伐他汀对大鼠实验性脂肪肝的影响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大鼠实验性脂肪肝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实验性脂肪肝模型;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测定肝组织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和甘油三酯含量以及血清生化学指标.结果:辛伐他汀治疗组大鼠肝组织脂肪肝形成程度减轻,肝细胞质内脂滴明显减少;肝组织甘油三酯和丙二醛含量下降,大剂量组为51.2±10mg/g和460±172nmol/L,小剂量组为49.2±3.5mg/g和502±160nmol/L,低于......
作者:丁小云;李定国;徐芹芳;陆汉明 刊期: 2002- 06
-
核酸的吸收与代谢
肠细胞刷状缘表面广泛存在着钠离子依赖性的核苷转运蛋白,证明人体可利用外源性核酸.超过90%的核苷和核苷酸被吸收入肠上皮细胞之后,被体内各器官广泛存在的各种亚型的核苷转运蛋白转运入组织和细胞内,转运过程中,也存在着核苷的合成和分解.大约2~5%的饮食核苷酸进入了组织中的核酸池参与体内核酸的合成,吸收入体内的核苷和核苷酸还可参与细胞内众多的生化反应.体内核苷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主要发生在肝脏,分解产物主要......
作者:杜伯雨;李蓉 刊期: 2002- 06
-
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建立
动物模型建立可为研究人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和预防、治疗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为寻求较为理想的肝纤维化的动物模型,本文以鼠为实验对象,综述了应用四氯化碳、血清制品、重金属、二甲基亚硝胺、硫代乙酰胺、胆总管套扎法、酒精及复合因素的建立模型方法,并阐述了每一种方法的作用机制.......
作者:刘平;高云华 刊期: 2002- 06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肠外疾病关系的研究
幽门螺杆菌是人类常见的致病菌,也是人类第一类致癌原,他的感染不但与胃肠道疾病有直接关系,而且与肠外疾病的发生也有重要的关系.Hp感染是一种慢性、持续性感染,通过慢性炎症免疫反应、毒素的释放、炎症递质的增多以及自由基的生成,引起感染局部和远处损害,从而导致或加重了除胃肠疾病外其他系统疾病.近年来,随着对Hp致病机制进一步认识,Hp与胃外疾病关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如Hp的感染增加了心脑疾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姜政;黄爱龙;陶小红;王丕龙 刊期: 2002- 06
-
生物人工肝细胞材料研究进展
肝细胞是生物人工肝(bioartificialliver,BAL)中的核心生物成分,其研究颇受国内外学者的重视.猪肝细胞具有类似人肝细胞的高代谢功能,在BAL中可作为人肝细胞的替代品.重组具有氨清除等功效的人肝细胞系在BAL中取得了较好成效,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为了探索一种永生化的、无致瘤性的、有分化功能的人肝细胞系,作为BAL生物成分的理想细胞来源,国外学者研究设计了一种可回复性永生化程序,为解......
作者:李俊刚;陈耀凯 刊期: 2002- 06
-
三氧化二砷诱导细胞凋亡治疗消化道肿瘤的研究
三氧化二砷(As2O2)中药名砒霜,祖国医学应用于临床有悠久的历史,1970年,许多学者开始研究其抗癌作用,经过多年的实验室研究和临床应用,As2O3在抗癌方面取得了肯定的疗效,首先用于急性早幼粒性白血病,其主要机制为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近几年来许多学者研究用其诱导肿瘤凋亡治疗消化道肿瘤,已应用于肝癌的治疗,现将As2O3对消化道肿瘤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作以简要综述.......
作者:高虎;赵治华;杨峰 刊期: 2002- 06
-
P选择素和 ICAM-1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
目的:探讨P选择素单克隆抗体(单抗)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其治疗机制.方法:在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上观察了黏附分子P选择素和ICAM-1的变化,并用P选择素单抗对其进行阻断治疗.结果: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或溃疡(以直肠和远端结肠明显),上皮细胞坏死、脱落,黏膜炎症细胞浸润(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及隐窝脓肿形成;P选择素单抗处理鼠未见明显病理变化,疾病活动指数(DAI)和病理......
作者:陈维雄;陈金联;达炜;陈尼维;朱金水 刊期: 2002- 06
-
山莨菪碱对肝脏再灌注后肝组织中ATP和肝细胞内游离Ca2+的影响
目的:探索山莨菪碱对肝脏再灌注后肝组织中ATP和肝细胞内游离Ca2+的影响.方法:选用♂wistaw大鼠3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和山莨菪碱组.观察大鼠缺血60min再灌注1h后肝组织中三磷酸腺苷(ATP),丙二醛(MDA)和肝细胞内游离钙([Ca2+]i)含量的变化,同时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肝脏缺血再灌注后肝组织中MDA和肝细胞内[Ca2+]i含量显著增加,而肝组织中ATP含量......
作者:董满库;施靖华;王元和;崔彦;陈昌玮;王平;周立艳;吉敏;李晓鸥 刊期: 2002- 06
-
平胃散对大鼠胃排空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平胃散对大鼠胃排空功能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成标准组、对照组(生理盐水)、吗丁啉组、平胃散组、阿托品组、阿托品+平胃散组,在用药2wk后以同位素99mTC-DTPA为标记物检测大鼠胃排空功能,初步探讨平胃散对大鼠胃排空功能的影响的可能机制.结果:平胃散组和吗丁啉组鼠的胃排空率分别为(68.51±5.82)%和(72.3±6.35)%(P>0.05),均高于对照组的(25.18±8.74......
作者:王学清;张卫卫;李岩 刊期: 2002- 06
-
短链脂肪酸对大鼠移植小肠形态及功能的作用研究
目的:了解短链脂肪酸(SCFAs)对大鼠移植小肠萎缩及功能低下是否具有预防作用.方法:近交系Wistar大鼠行异位全小肠移植后第2天开始给予全胃肠外营养(TPN)至第10天,对照组(n=10)行常规TPN支持,SCFAs组(n=10)行常规TPN支持并加用SCFAs,观察移植肠形态学及吸收功能.结果:SCFAs组移植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黏膜厚度及绒毛表面积均明显大于对照组,肠上皮细胞偶见线粒体肿......
作者:李可洲;李宁;黎介寿;鲍扬;李幼生 刊期: 2002- 06
动态资讯
- 1 健康教育干预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2 二甲双胍对胰腺癌细胞转移相关基因S100A4和MMP-9mRNA表达的影响
- 3 PBC患者granulysin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4 食管癌金属支撑架置入后再发吞咽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 5 幽门螺杆菌菌株存活能力及常温传递方法
- 6 细胞因子在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7 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经胃?经空肠?
- 8 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筛选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反式调节基因TAHCCP2的调节基因
- 9 枳葛口服液抗大鼠酒精性肝损伤时细胞因子的表达
- 10 表皮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不同种属肝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11 HMGCR基因多态性与乙型病毒性肝炎关联分析
- 12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生存竞争优势
- 13 RNA干扰p21对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的影响
- 14 肝移植后肠源性感染的研究进展
- 15 肝硬化患者校正QT间期时间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 16 伴有梭形细胞分化的小肠原发T细胞淋巴瘤1例
- 17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趋化作用
- 18 肝癌患者树突状细胞融合肝癌细胞体外诱导特异性抗肝癌免疫
- 19 儿童消化性溃疡小剂量克拉霉素治疗的疗效
- 20 Carney三联征临床病理分析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