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
bFGF对人肝癌细胞系Bel-7402的生长调控
目的:探讨bFGF是否通过PI3K/PKB途径调节p21WAP1的表达.方法:32P掺入法检测PKB酶活性,RT-PCR、Westernblot检测不同处理组Bel-7402细胞的p21WAF1表达,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结果:25μg/LbFGF刺激细胞10min,就可使胞液和膜性PKB酶活性达高峰.p21WAF1mRNA表达水平在1h达高峰,比对照升高了5.5倍.p21WAF1蛋白表达在2h......
作者:于卉影;孙利平;孙黎光;丁晓慧 刊期: 2003- 09
-
经肝动脉注射5-FU白芨微球治疗兔VX2移植性肝癌
目的:观察5-FU白芨微球经肝动脉注射对兔VX2移植性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50只兔VX2移植性肝癌模型,随机分为5组(n=10),采用直视下直接穿刺血管的方法,分别经肝动脉注入生理盐水1mL;5-FU溶液1mL;超液态碘油0.3-0.4mL加5-FU溶液1mL;100g/L白芨胶0.4mL加5-FU溶液1mL;5-FU白芨微球10mg/kg后,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坏死程度及肝功能变化等.结果:5-......
作者:李欣;冯敢生;郑传胜;柳曦;孔健 刊期: 2003- 09
-
MUC1基因免疫抑制H22肝癌生长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MUC1基因免疫对H22肝癌生长的特异性抑制作用.方法:采用股四头肌肌肉注射法将构建的MUC1基因疫苗pcDNA3.1-MUC1免疫Balb/c小鼠,每次100μg,3wk/次,共3次.后一次基因免疫后3wk,接种表达MUC1的H22肝癌细胞.2wk后观察、记录肿瘤的生长情况.于肿瘤细胞接种后43d,处死全部动物,称肿瘤的质量.荷瘤小鼠的瘤组织常规HE染色.结果:肿瘤细胞接种后43d,M......
作者:袁时芳;王岭;李开宗;颜真;韩苇;张英起 刊期: 2003- 09
-
α-连接素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目的:检测α-连接素在胃癌及癌前组织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及患者生存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63例胃癌、44例异型增生、25例肠化生、28例萎缩性胃炎石蜡标本的α-连接素表达水平.结果:肠化生以及对照组胃黏膜均保留正常的细胞膜染色;萎缩性胃炎组仅有1例异常染色.α-连接素在胃癌异常表达率为76%;异型增生为43%.BorrmannⅢ型和BorrmannⅣ型α-连接素异常表达率......
作者:徐采朴;周永宁;陈渝 刊期: 2003- 09
-
GSTM1,GSTT1基因多态与胃腺癌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联
目的:探讨GSTM1,GSTT1基因多态与胃腺癌(GAC)临床特征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GSTM1,GSTT1基因多态性;14C尿素呼气试验和外周血ELISA法检测Hp感染情况.结果:GAC患者GSTM1空白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健康人,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0,P<0.05),GSTT1空白基因型频率在GAC患者与对照组间的差异......
作者:张友才;邓长生;周燕;朱尤庆 刊期: 2003- 09
-
PKC β1和PKC β2在早期胃癌中的表达
目的:观察PKCβ1和PKCβ2在早期胃癌癌组织及其癌周不典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中的表达.方法:对42例早期胃癌胃全切标本的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肠上皮化生及正常胃黏膜进行PKCβ1和PKCβ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正常胃黏膜上皮颈部散在PKCβ1阳性细胞,黏膜表面上皮细胞及幽门腺PKCβ1和PKCβ2阴性;胃底腺壁细胞和主细胞PKCβ1和PKCβ2呈强阳性.胃黏膜内淋巴滤泡中心区PKCβ1强阳......
作者:冯瑞娥;陈杰;崔全才;詹阳;王振宇 刊期: 2003- 09
-
二烯丙基二硫对人胃癌MGC803细胞生长的影响
目的:研究二烯丙基二硫(DADS)对人胃癌MGC803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生长曲线分析、细胞活力检测、双层软琼脂集落形成率、及倒置显微镜等方法,观察DADS对体外培养的人胃癌MGC803细胞的影响.结果:DADS对MGC803细胞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效应,且呈剂量-效应依赖关系(P<0.05).培养96h,35mg/LDADS的抑制作用呈时间-效应依赖关系(P<0.05).细胞群......
作者:张良运;凌晖;苏琦;宋颖;梁晓秋 刊期: 2003- 09
-
胃黏膜癌变过程中PTEN基因编码产物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观察抑癌基因PTEN编码产物在胃黏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探讨PTEN表达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胃镜下正常胃黏膜、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无肠化、萎缩性胃炎伴肠化、中度不典型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标本各60例,选取手术后早期胃癌、进展期胃癌标本各60例,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种胃黏膜病变中PTEN编码产物表达,比较其表达与胃癌发生的关系.结果:PTEN编码产物在正常胃黏膜、慢性浅表性......
作者:李异玲;何向民;郑华川;吴东瑛;杨雪飞;辛彦;傅宝玉 刊期: 2003- 09
-
基质金属蛋白酶-7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表达在胃癌发生和演进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利用抗MMP-7、抗CD34抗体研究113例胃癌原发灶中MMP-7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比较MMP-7表达和MVD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胃癌组织中MMP-7表达与MVD的关系.结果:MMP--7在胃癌旁黏膜中阳性表达率为29.2%(33/113),低于胃癌组织的阳性率69.0%(78/......
作者:孙晋民;郑华川;杨雪飞;辛彦;张荫昌 刊期: 2003- 09
-
毒物代谢酶基因多态与胃癌的关联
目的:探讨CYP2E1PstI多态与GSTT1空白基因型与胃腺癌的关联.方法:胃腺癌患者56例及健康人对照56名,分别采用PCR-RFLP技术与多重PCR方法,检测CYP2E1基因型和GSTT1空白基因型.结果:CYP2E1C1/C1基因型在胃癌组和健康人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是69.6%和46.4%,差异具有显著性(χ2=6.27;P......
作者:叶梅;刘君炎;邓长生 刊期: 2003- 09
动态资讯
- 1 扩张性金属支架治疗食管狭窄8例
- 2 中国汉族人群慢性胰腺炎的CPA1基因突变筛查
- 3 APE1 D148E、PARP1 V762A、XRCC1 R399Q的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易患性
- 4 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瘦素水平及丹参注射液的预防作用
- 5 陕西部分农村0-18 mo婴幼儿肠道内微生物菌群状况研究
- 6 肠三叶因子对内毒素诱导幼鼠肠组织NO和MDA的作用
- 7 p53,nm23-H1和CEA表达与大肠癌术后肝脏转移和局部复发的关系
- 8 青年人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病理特征分析40例
- 9 DEC205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黏膜中的表达
- 10 联合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 178例
- 11 胃食管反流病的内镜缝合治疗
- 12 事件相关电位P300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在轻微型肝性脑病检测中的价值
- 13 减毒沙门氏菌在消化系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 14 下消化道出血常见病因的单中心报告
- 15 腹膜后淋巴管瘤15例
- 16 硝普钠诱导肝星状细胞HSC-T6凋亡及其机制
- 17 血管抑素基因联合氟尿嘧啶腹腔化疗预防大肠癌术后肝转移的实验
- 18 组织结构声学定量技术在肝脏弥漫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 19 CSF-1受体/c-fms与肝癌
- 20 食管裂孔疝的腹腔镜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