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
TNF-α基因启动子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功能意义
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是主要的致炎细胞因子,在许多炎性疾病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基因启动子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在炎性疾病中的作用一直是近几年来研究的热点,有研究证实TNF-α基因启动子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影响TNF-α的表达,并且与某些炎性疾病的发生或疾病的严重状态有关,而有些报......
作者:张佃良;于宝军 刊期: 2004- 10
-
骨髓源性肝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骨髓干细胞的横向分化/转分化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骨髓源性肝干细胞是在一定条件下能向肝细胞横向分化/转分化的骨髓干细胞,他的发现为肝病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近年来对骨髓源性肝干细胞的分化机制、分化环境及条件、分离和培养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使其在细胞移植、基因治疗等方面有广阔的前景.现就骨髓源性肝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前景综述如下.......
作者:钟晓琳;李昌平 刊期: 2004- 10
-
拉米夫定在肝移植患者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
肝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脏疾病的有效方法.拉米夫定在肝移植患者防治术后HBV再感染的疗效是肯定的,他在移植器官短缺时为肝移植提供时间,但只有更深入探讨用药策略才能提高肝移植的成功率,提高HBV相关疾病的远期治疗效果.......
作者:白桂芹;成军;刘妍;黄燕萍;杨瑗;张树林 刊期: 2004- 10
-
HBx对肝细胞凋亡的双向调控及机制
近年研究发现HBV基因组中的X基因及其产物X蛋白(HBx)能够对肝细胞的凋亡起双向调控作用,在HBV感染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一方面,HBx可通过调节Caspases家族成员活性,抑制p53的促凋亡活性,激活Rel家族成员,上调Survivin的表达等途径抑制肝细胞凋亡,导致HCC发生.另一方面,HBx可通过拮抗c-FLIP的抑凋亡作用,抑制p53的抗凋亡活性,调节Bcl-2家族蛋白的表......
作者:张生君;王小众 刊期: 2004- 10
-
中医药治疗胃肠动力紊乱性疾病进展
胃肠动力紊乱是目前胃肠病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传统中医学虽没有胃肠动力紊乱这一概念,但对于相似病症的治疗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来,随着相关概念的提出,中医学开始介入到胃肠动力紊乱性疾病的治疗与研究当中,并且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和科研成果,随着该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又涌现出许多新理论、新方法、新成果.笔者选择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反流性食管炎(GERD)、肠易激综合征(IBS)、糖尿病性胃轻瘫(DG......
作者:骆云丰;郑立升 刊期: 2004- 10
-
核孔复合体相互作用蛋白(NPIP)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启动子转录活性的调节作用
目的:构建HBV核心启动子及NPIP的重组载体,研究NPIP对核心启动子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根据HBV核心启动子及NPIP的序列设计引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分别扩增HBV核心启动子和NPIP基因,分别构建HBV核心启动子的报告载体及NPIP的真核表达载体,脂质体法瞬时转染HepG2细胞.结果:成功构建HBV核心启动子的报告载体及NPIP的真核表达载体.脂质体法瞬时转染HepG2细胞4......
作者:高学松;成军;甄真;黄燕萍;郭江;刘妍;戴久增 刊期: 2004- 10
-
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IFN-γ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γ干扰素(IFN-γ)水平在曼性乙型肝炎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20名正常人和44例HBV感染者的PBMC经植物血凝素(PHA)刺激前后IFN-γ在上清液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正常及患者组PBMC上清液中IFN-γ低水平的活性表达;经PHA刺激后其活性明显升高(对照组23.7±12.7升高至117.2±64.7pe/mL,n=20,t=......
作者:徐新前;段永强;何昭新;吴继权 刊期: 2004- 10
-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筛选rhALR调节基因
目的:筛选与克隆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激活基因,了解其在体内的调节功能线索及机制.方法:应用大肠杆菌系统,表达、纯化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蛋白.刺激HepG2细胞,以溶剂PH7.8的磷酸盐缓冲液为平行对照,制备转染后的细胞裂解液,提取mRNA并逆转录为cDNA,经RsaI酶切后,将实验组cDNA分成两组,分别与两种不同的接头衔接,再与对照组cDNA进行两次消减杂交及两次抑制性聚合酶链反应(PCR),将......
作者:刘蔚;成军;张连峰;纪冬;刘妍;郭江;张黎颖 刊期: 2004- 10
-
RNAi重组体抑制胃癌细胞AGS中DNMT1基因的表达
目的:利用RNA干扰(RNAinterfering,RNAi)技术,以DNMT1(DNAmethyltransferaseI)为靶基因,设计构建重组体,研究其对胃癌细胞AGS中DNMTl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设计有小发夹结构的两条DNA序列,经退火成互补双链,再克隆至载体pTZU6+1中构建重组体,经鉴定正确后,转染胃癌细胞AGS,后使用RT-PCR法定性分析DNMT1的mRNA水平和Wester......
作者:陈道荣;王丕龙;黄爱龙 刊期: 2004- 10
-
5-氟尿嘧啶联合L-精氨酸治疗裸鼠人肝癌移植瘤及其机制
目的:观察5-FU联合L-Arg对裸鼠人肝癌移植瘤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BEL-7402细胞株建立裸鼠人肝癌移植瘤模型,分别给裸鼠ip生理盐水,5-FU,5-FU+L-Arg,观察各组药物对肿瘤的抑制作用,病理学观察移植瘤的坏死程度和范围.免疫组化测定移植瘤组织内iNOS的表达.统计分析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one-wayANOVA,Kruskal-WallisH检验.结果:5-......
作者:尹晓燕;姜军梅;朱菊人 刊期: 2004- 10
动态资讯
- 1 肝硬化的药物治疗
- 2 生物人工肝治疗猪实验性急性肝衰
- 3 SOCS3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中的表达和作用
- 4 应用表达谱芯片技术对乙型肝炎病毒前-S2抗原结合蛋白S2-29反式调节基因的研究
- 5 结肠癌多层螺旋CT表现与术后病理的相关性分析
- 6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对胰腺癌分析及其分化程度相关性研究
- 7 致谢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委
- 8 乙型肝炎病毒对HepG2细胞IL-17R信号通路的影响
- 9 电针大肠俞募穴对功能性便秘小鼠胃肠传输功能的影响
- 10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载脂蛋白AⅠ及AⅡ水平的研究
- 11 慢性丙型肝炎与自身免疫性肝炎关联性研究
- 12 食管癌前病变中端粒酶的检测及意义
- 13 肠道卫士肥大细胞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 14 腹水/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良恶性腹水的鉴别价值
- 15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13例临床分析
- 16 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
- 17 老年性上消化道多原发癌21例内镜、病理分析
- 18 山莨菪碱对肝脏缺血再灌注后氧自由基的影响
- 19 抗癌胚抗原单链抗体的原核表达及对人胃癌的检测
- 20 急性胰腺炎肝损害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