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不同病程粪便标本中SARS-CoV的分离与鉴定
目的:从粪便标本中分离并鉴定SARS-CoV.方法:粪便浸出液接种Vero-E6细胞,盲传至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效应(CPE),并能稳定传代.采用电镜法和RT-PCR技术鉴定细胞培养物中的SARS-CoV(本实验均在BSL-3实验室完成).结果:大部分样本用Vero-E6细胞盲传3代后发现明显的CPE,并能稳定传代.电镜负染检查,出现CPE的细胞可查见病毒颗粒;培养物上清RT-PCR扩增均为阳性.粪......
作者:田薇;邓亚军;吴清发;王绪敏;杨玲;张峰;刘晨辉;包其郁;汪建;杨焕明;刘明旭 刊期: 2004- 05
-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出血的放射介入治疗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出血时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02/2002-09本科收治的1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出血患者行血管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及治疗结果.结果:共有14例患者通过数字血管减影明确出血部位,用弹簧圈栓塞动脉近端后成功止血者12例,垂体后叶素灌注止血2例.3例患者未找到出血主支而行手术止血,3例患者反复出血进行多次栓塞.后共有5例患者死亡,均死于多器官......
作者:赵刚;王春友;熊炯炘;陈立波 刊期: 2004- 05
-
脂肪肝患者相关危险因素的调查和分析
目的:探讨脂肪肝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调查400例就诊脂肪肝患者,记录性别、年龄、体重、身高、空腹血糖、血脂、HBSAg、饮酒量、腹部B超.以400例非脂肪肝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单因素分析肥胖、高脂血症、嗜酒、糖尿病、HBsAg阳性与脂肪肝发病显著相关,经logistic回归分析,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嗜酒4个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结论:脂肪肝发病的主要相关危险因素依次为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
作者:王光助;应光荣;朱旭星;金晓蓉;洪小飞;胡夏兴;金忠海;李新半;陈圣洁 刊期: 2004- 05
-
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X线诊断
目的:评价消化道钡餐、钡灌肠、CT、血管造影诊断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价值,提高对小肠恶性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了5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陛小肠恶性肿瘤影像资料.50例均行消化道钡餐检查,其中15例行钡灌肠检查,13例行CT平扫,3例行肠系膜动脉造影(DSA).结果:病变包括腺癌17例,平滑肌肉瘤11例,恶性淋巴瘤20例,小肠间质细胞瘤和回肠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各1例.消化道钡餐主要X线表现为肠......
作者:陈留斌;熊坤林 刊期: 2004- 05
-
以恶心呕吐为首发症状的52例非消化系统疾病分析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以恶心呕吐为主要表现的非消化系统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调查以呕吐原因待查在消化科住院患者的完整资料,并分析确诊为非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确诊为非消化系统疾病者52例,主要见于内分泌系统、代谢疾病、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结缔组织疾病和产科疾病等.结论:以恶心呕吐为首发症状者,非消化系统疾病占有一定比例.......
作者:丁祥武;罗和生;余保平 刊期: 2004- 05
-
伪膜性肠炎10例
目的:探讨伪膜性肠炎(PMC)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情况,提高对PMC的认识.方法:对我院4a来诊治的10例PM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患者中8例为老年患者,全部患者均在应用抗生素过程中发生腹泻、腹痛、发热,7例有伪膜排出,7例做了结肠镜检查,均提示为PMC,应用万古霉素和甲硝唑治疗后症状消失,全部治愈.结论:PMC多系在应用抗生素后发病,老年人、重症患者和外科大手术等患者为易感人群.结......
作者:王颖;田丰;李岩 刊期: 2004- 05
-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术后胆道引流
目的:腹腔镜胆总管切开(LCD)术后采用经胆囊管胆道减压(TCBD)替代放置T管引流,可以保证胆总管切开术后一期缝合的安全和消除T管相关并发症.TCBD管采用Roeder结或者贯穿缝扎固定,但是术后仍需留置3wk.我们介绍一种改进的TCBD(mTCBD)方法,使用输尿管导管和Lapro-Clip固定,并将其与T管引流作一比较.方法:2002-10/2003-06回顾性研究比较LCD应用mTCBD(......
作者:魏琪;蔡小燕;李立波;王观宇;虞洪 刊期: 2004- 05
-
T淋巴细胞亚群及炎性细胞因子与慢性浅表性胃炎合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关系
目的:检测单纯慢性生浅表陛胃炎和胃炎合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及炎性生细胞因子IL-6和IL-8的血清含量,分析其与幽门螺杆菌(Hp)的关系,探讨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91例经内镜检查证实慢性浅表性生胃炎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的血清标本,其中单纯慢性浅表陛胃炎75例,胃炎合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6例,用流式细胞仪测T淋巴细胞亚群的值,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
作者:戴建宜;梁晓萍;文锦丽;李彩银 刊期: 2004- 05
-
慢性重型肝炎院内感染与红细胞参数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肝炎发生院内感染与红细胞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205例,平均年龄44±8岁,男145例,女60例,发生院内感染者117例,未发生者88例.应用U检验,对两组红细胞参数(RBC、Hb、MCV、RDW-CV)与院内感染的发生及住院费用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慢性重型肝炎发生院内感染组红细胞参数RBC、Hb较无感染组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1),M......
作者:靳雪源;赵红;罗生强;楼敏 刊期: 2004- 05
-
胃黏膜活检常规HE染色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胃黏膜活检常规染色(HE染色)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门诊行胃镜检查同日行13C尿素呼吸试验(UBT)的患者共262例,胃镜检查同时取胃窦组织分别行PCR检测和HE染色进行Hp感染的诊断,并以UBT和PCR的结果为标准评估HE染色对Hp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13C-UBT和PCR检查结果均为阳性者150例,均为阴性者106例,其中常规HE染色发现Hp阳性115人,阴......
作者:徐世平;李元;吴本俨;王殿军 刊期: 2004- 05
动态资讯
- 1 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与转录因子AP-1
- 2 人胰腺癌组织中Th2类细胞因子的优势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3 实时定量PCR法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乳酸杆菌菌种数量的改变
- 4 125Ⅰ粒子近距离植入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研究进展
- 5 聚氨酯胆管假体的制作
- 6 抑制JAK/STAT3信号通路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 7 中药复方胃康宁对人胃癌细胞VEGF及其受体表达的作用
- 8 胃癌转移与微转移淋巴结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 9 壮肝逐瘀煎对肝纤维化大鼠TβRI/Ⅱ、Smad3、Smad4和Smad7表达的影响
- 10 阑尾高分化腺癌1例
- 11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在D-GalN/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肝衰竭中的作用
- 12 内镜下局部注射药物治疗老年食管贲门癌性狭窄28例
- 13 叶黄素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的抑制及其机制
- 14 肠道微生物在脑肠轴及相关疾病中的作用
- 15 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结直肠癌中外周血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16 Sp1/Kruppel样转录因子家族研究进展
- 17 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33例
- 18 病毒性肝炎基因治疗的研究和面临的挑战
- 19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
- 20 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