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
大鼠应激性溃疡幽门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及一氧化氮变化对胃内胆汁反流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鼠应激性溃疡时幽门区局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一氧化氮(NO)变化对胃内胆汁反流的影响.方法:采用冷束缚应激方法复制应激性溃疡的模型,将65只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10只,实验组30只,干预组25只.分别检测其胃内胆汁酸的浓度,胃黏膜的溃疡指数(用Guth评分)以及pH值.用放免试剂盒检测幽门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用生化试剂盒检测幽门区一氧化氮的含量.结果:应激后1h幽门区一氧......
作者:陈敏;罗和生;仝巧云;陈继红;李贤珍 刊期: 2004- 09
-
人类抗凋亡基因survivin的克隆及其原核表达
目的:克隆人类抗凋亡基因survivin(SVV),实现SVV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方法:提取胃癌细胞系SGC-7901总RNA,RT-PCR扩增人SVV全长cDNA,克隆于载体pGEM-T,酶切、测序鉴定.将人类SVV基因全长cDNA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RSET,实现该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的高效表达.结果:得到人SVV基因全长cDNA,经测序与SVV基因的已知序列相同,原核表......
作者:杨欣艳;王孟薇;王刚石;尤纬缔 刊期: 2004- 09
-
结肠慢传输运动小鼠Cajal间质细胞的改变
目的:建立结肠慢传输运动实验动物模型,探讨结肠组织Cajal间质细胞与结肠慢传输运动病理生理学变化的关系.方法:实验组小鼠皮下注射吗啡,按吗啡给药时间分为:实验组Ⅰ(吗啡每日2.5mg/kg×30d,n=15)、实验组Ⅱ(吗啡每日2.5mg/kg×45d,n=15);设立相应的2个对照组(n=15×2)小鼠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日平均粪便重量及活性碳悬液推进试验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肠道传输功能;......
作者:林琳;许海尘;张红杰;胡晔东;林征;赵志泉 刊期: 2004- 09
-
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肝温度的变化规律
目的:研究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肝温度变化的规律.方法:采用医用红外热像技术检测造模2,4,6,8wkCCl4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及对照组大鼠肝脏温度,肝组织芯片行苏木素-伊红、天狼猩红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Ⅰ,Ⅲ型胶原及层粘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大鼠肝右叶2,4,6,8wk平均温度为28.1±1.0℃,27.2±0.8℃,30.7±1.0℃,29.1±0.7℃.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组......
作者:江涛;吕少文;张诗武;李红;庞奕辉;何文彤 刊期: 2004- 09
-
不同来源的人肠上皮细胞内毒素相关受体的表达
目的:研究人肠上皮细胞内毒素相关受体的表达规律,探讨其耐受内毒素的分子机制,为炎症性肠病(IBD)发病机制的阐明拓宽新的视野和思路.方法:用核糖核酸酶保护法(RPA)检测原代培养人正常肠上皮细胞(HNIEC)和人小肠上皮细胞株(HIC)内毒素相关受体CD14,Toll样受体4(TLR4)和MD-2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人正常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和结肠黏膜上皮细胞CD14,TLR4和MD-2蛋......
作者:张道杰;蒋建新;陈永华;朱佩芳 刊期: 2004- 09
-
依那普利对大鼠肝纤维化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依那普利(Ena)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以CCl4诱导形成大鼠肝实质损伤性肝纤维化模型.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预防组及治疗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sc400mL/LCCl4橄榄油混合液,每3/d次,共10wk.预防组同时给予Ena灌胃.治疗组则在造模第5wk给予Ena灌胃.实验结束后称量肝脾并收取肝......
作者:柳怿;李继强 刊期: 2004- 09
-
孤啡肽与胃肠动力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1990年代初,各类阿片受体的基因相继克隆成功,随后又发现了孤啡肽.深入的研究表明,孤啡肽除参与痛觉调制外,还广泛参与阿片耐受与成瘾机制、离子转运、进食、感知、内分泌和免疫功能的调节.并且参与到胃肠的植物性神经功能调节中.有人认为,孤啡肽是一种新的胃肠功能的神经调节剂.......
作者:严祥;李海燕;李密;田筱青 刊期: 2004- 09
-
一氧化氮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一氧化氮(NO)是具有多重效应的自由基信使分子,在炎症、免疫反应及细胞凋亡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现对一氧化氮在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做一综述,为临床更好地防治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改善预后提供借鉴.......
作者:芦惠;薛辛东 刊期: 2004- 09
-
肝性脑病患者肠道微生态改变及微生态治疗
近年来发现慢性肝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肠道微生态系统紊乱(菌群比例失调和肠道细菌易位),与肠源性毒物升高和肝性脑病(HE)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旨在调节肠道菌群的微生态疗法已成为HE的重要策略.研究证实,微生态疗法安全有效,毒副反应少,后续效应强,患者依从性好,至少与HE传统经典药物乳果糖等效,乳酸菌和双岐杆菌等单菌制剂或多联微生态制剂有望成为乳果糖的理想替代物,特别用于乳果糖不耐受或无效的HE患者......
作者:张美华;贾林 刊期: 2004- 09
-
CK20诊断大肠癌微转移的价值
微转移是一项独立的预后指标,其价值优于Dukes分期和肿瘤分级.目前用于检测的方法多使用RT-PCR方法,但此技术在临床应用中遇到很多棘手的难题.细胞角蛋白20(CK20)是新发现的一种多肽,局限在胃肠上皮细胞,具有严格的组织特异性,且几乎所有大肠癌都明显表达,优于其他标志物.1995年研制成功的荧光定量PCR技术,融会了PCR高灵敏性、DNA杂交的高特异性和光谱技术的高精确定量等优点,同时他采用......
作者:苏琪;韩霞;殷红专 刊期: 2004- 09
动态资讯
- 1 食管鳞癌干细胞相关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 2 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胰腺炎的佳途径
- 3 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诊治134例
- 4 沈阳地区药物性肝损伤病因和损伤类型
- 5 活血化瘀注射液Ⅰ号预处理与缺血预处理改善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 6 CD4+T淋巴细胞亚群与HBV感染不同临床转归的关系
- 7 白藜芦醇抗肝癌HepG2裸鼠移植瘤的活性
- 8 以消化性溃疡为首发表现的恶性淋巴瘤1例
- 9 基质金属蛋白酶一9,CD34的表达与肝癌侵袭转移的关系
- 10 内镜下碎石加中药治疗胃石症12例
- 11 单中心30年胆道外科良性疾病治疗策略的变化趋势及意义
- 12 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对转录因子Nur77的调节
- 13 正常结肠壁内FAAH的表达及意义
- 14 结直肠癌化疗相关性肝损害的研究进展
- 15 肝病患者外周血CD28+T细胞亚群变化
- 16 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内镜治疗
- 17 浅谈影响ERCP操作的制约因素
- 18 血清补体C3和C4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病理状态的判断价值
- 19 电解酸性水对消化内镜消毒的效果
- 20 幽门螺杆菌毒力致病因子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