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
胃癌和胃癌前病变组织FHIT基因的杂合性丢失
目的:检测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在胃癌和胃癌前病变(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中的杂合性丢失(LOH),分析LOH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用PCR的方法检测胃癌42例,不典型增生44例,肠上皮化生组织51例和自身正常对照组织中FHIT基因多态性位点D3S1234,D3S1300的LOH.结果:胃癌组、不典型增生组、肠上皮化生组在D3S1234位点的LOH发生率分别为32.4%(11/34),28.6......
作者:刘平;游思洪;张小勇;张道富;丁小健 刊期: 2005- 10
-
胃癌组织中Bag-1和Bcl-2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Bag-1和Bcl-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胃癌患者术后组织标本92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Bag-1和Bcl-2蛋白的表达,并以4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作对照.结果:胃癌组织Bag-1和Bcl-2蛋白的表达明显增高(60.9%vs7.5%,72.8%vs10%,P均<0.01),并且Bcl-2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相关(rs=0.513,P<0.05).胃癌组织中Ba......
作者:王文勇;唐红卫;张志培;韩彬;高艳红;马福成;闫庆国;赵一岭 刊期: 2005- 10
-
过氧化氢诱导体外培养的人脾细胞凋亡
目的:研究过氧化氢(H2O2)对人脾细胞影响的时效和量效关系,以获得稳定的人脾细胞凋亡模型.方法:采用研磨法获得悬浮的人脾细胞,将细胞分组后给予相应的生理盐水或不同浓度的H2O2处理.运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线粒体功能,将细胞与AnnexinVFITC/PI混合孵育后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早期凋亡细胞.结果:人脾细胞线粒体功能及凋亡率与H2O2呈剂量-效应关系,随着H2O2浓度的增高,线粒体功能......
作者:韩钧凌;蔡德鸿;张桦;孙佳;陈宏;刘宏 刊期: 2005- 10
-
胰腺癌的浸润和转移研究进展
浸润和转移是恶性肿瘤重要的生物学特征,尤其转移是绝大多数恶性肿瘤的致死因素.此过程涉及到黏附分子、血管和淋巴管的形成、转移促进和抑制基因、细胞的运动和趋化性等.本文综述了这几方面近年来在胰腺癌中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郑海涛;赵鸿鹏;卢俊 刊期: 2005- 10
-
试论影响基因芯片实验设计的因素
良好的基因芯片实验设计是充分发挥基因芯片技术优势的前提,而研究目的是实验设计的基础.本文介绍了参照、平衡和环形三种常用的单因子、时间序贯和复因子等基本的基因芯片实验设计方案;探讨了重复实验、混合样本和样本规模等影响基因芯片实验设计的因素,为基因芯片实验设计提供参考.......
作者:吴斌;林乔;王米渠;王建国 刊期: 2005- 10
-
感染性腹泻病中的特殊类型-旅行者腹泻
感染性腹泻病(infectiousdiarrheadisease)为一组广泛存在并流行于世界各地的胃肠道传染病,也是当今全球性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上呼吸道感染.在我国感染性腹泻的发病率居所有传染病之首位.旅行者腹泻(diarrheaintravelers,DT)为感染性腹泻病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其定义系指在旅行期间或旅行后,每天有3次或3次以上未成形粪,或未成形粪次数不定但伴有发热......
作者:聂青和 刊期: 2005- 10
-
bcl-2基因在消化道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bcl-2基因是被发现的第一个抑制细胞凋亡的基因,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细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可导致DNA受损的细胞持续生存,突变产物聚集.其表达可增加细胞对多种促凋亡因素的抵抗性,在细胞的程序化死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bcl-2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主要分布于线粒体、核膜及内质网上,不影响细胞的增殖,可通过抵抗细胞凋亡,延长细胞的寿命,促进细胞生存,从而使肿瘤发生发展.近年来研究发现,bcl-2基因在食管......
作者:牟兆新;侯振江 刊期: 2005- 10
-
P34cdc2、Cyclin B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p34cdc2、细胞周期素B1(cyclinB1)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法检测p34cdc2、cyclinB1在64例大肠腺癌组织及10例正常对照大肠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64例大肠癌组织中p34cdc2、cyclinB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8.75%和82.81%,定位于细胞质中,呈棕黄色或棕褐色.1......
作者:颜文娟;邓长生 刊期: 2005- 10
-
半夏泻心汤及其拆方对应激性胃溃疡大鼠胃泌素的影响
目的:研究半夏泻心汤对应激性胃溃疡的作用机理及其配伍规律.方法:采用水浸-束缚应激造成大鼠急性胃溃疡模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半夏泻心汤全方及其各拆方组对其治疗作用及对各组大鼠脑组织和胃黏膜胃泌素表达的影响,探讨半夏泻心汤的配伍规律及作用机理.结果:正常组胃泌素表达的面密度(脑组织0.0429±0.0052,胃黏膜0.0220±0.0061),模型组大鼠胃泌素的表达显著升高(胃黏膜0.0324......
作者:张忠;司银楚;白丽敏;吴海霞;许红 刊期: 2005- 10
-
CuSO4对2.2.15细胞的影响
目的:探讨硫酸铜(CuSO4)对2.2.15细胞代谢及HBV复制和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CuSO4对2.2.15细胞的毒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透射电镜法,AnnexinV/PI双染后双变量流式细胞仪观察CuSO4对2.2.15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TRFIA)检测不同浓度的CuSO4作用后2.2.15细胞上清中HBsAg,HBeAg的P/N值,Ta......
作者:罗红雨;杨旭;雷建华;田沂 刊期: 2005- 10
动态资讯
- 1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克隆抗体抗人结肠癌LST174的作用
- 2 特定穴位按摩对中晚期肺癌化疗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改善作用
- 3 彭氏Ⅱ型捆绑式胰肠吻合术
- 4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精神心理因素及治疗
- 5 逆灌注对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 6 P21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
- 7 肝门部胆管癌神经浸润特征的临床病理学分析
- 8 定标组织活检评价中西医结合优化方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
- 9 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双环醇作用HepG2细胞后的差异表达基因
- 10 血清HA,Ⅳ-C,LN水平在肝硬变和慢性肾功不全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
- 11 罕见胃癌亚型胃肝样腺癌1例
- 12 重视消化内镜诊疗过程中的消毒工作
- 13 移植小肠吸收功能的研究进展
- 14 IL-12及HBV基因疫苗共同免疫小鼠的效果
- 15 试论肝硬变的组织病理学分期
- 16 Hp感染性胃病与TH1 / TH2细胞因子行为关系的研究
- 17 慢性HBV感染者血清病毒动力学的检测及分析
- 18 乌司他丁对胆石病合并肝硬化手术患者肝功能的保护作用
- 19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Th1/Th2类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
- 20 胰腺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