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
钙池操纵的Ca2+通道研究中工具药的应用及进展
钙池操纵的Ca2+通道(store-operatedCa2+channels,SOC)广泛存在于非兴奋性细胞膜上,是胞外Ca2+内流的主要通道之一,参与多种病理和生理过程.对SOC的研究对于进一步完善非兴奋性细胞的钙通道特性及其调节机制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并为临床解决诸如肝细胞钙超载等难题提供有力的理论和实验依据,因此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积极寻找和应用SOC的特异性工具药,不但对非兴奋性细胞SOC......
作者:张驰;张宗明 刊期: 2005- 02
-
CCl4导致肝硬化和门脉高压的机制
用溶于食用油的CCl4来诱导肝硬化是经典、确切的实验模型.CCl4进入体内后,被细胞色素P450代谢产生活性物质,通过脂质过氧化、共价结合等机制引起选择性肝损伤;同时许多恢复因子也参与了肝硬化发生.血管活性物质对肝脏血流的调控在门脉高压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许永乐;蔡大勇;唐朝枢 刊期: 2005- 02
-
融合表达HBsAg/HBcAg的重组质粒诱导的小鼠免疫应答
目的:探讨融合表达HBsAg/ABcAg的重组质粒的免疫诱生效果方法:从乙肝患者的血清中提取HBVDNA,采用pCR技术扩增HBV的S和C基因并拼接成SC片段.构建融合表达质粒pcDNA3.1-SC,以100μg肌肉接种BALB/c小鼠,2,4wk后各加强1次.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抗-HBs和抗-HBc,LDH释放法检测体外CTL活性.结果:接种后3,5,8,12wk,小鼠血清抗-HBs阳......
作者:周陶友;赵连三;陈敏;陈守春;何芳;刘丽;唐红 刊期: 2005- 02
-
丙酮酸对大鼠移植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丙酮酸(pyruvate)对大鼠移植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小肠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动物模型,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经肠腔给予含有丙酮酸钠和等能量的多聚葡萄糖营养液,对不同冷保存缺血、再灌注时间的小肠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并利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肠黏膜中的TNF-α和IL-6水平.结果:丙酮酸处理后的小肠组织损伤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小肠黏膜中TNF-α和IL-6水平减低.结......
作者:郝志强;王为忠;李孟彬;张洪伟 刊期: 2005- 02
-
HCV核心蛋白、P53、Mdm2、P21 waf1在HCV肝炎、肝硬化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调查HCV肝炎、肝硬化组织核心蛋白、突变P53、Mdm2、P21waf1的表达以及他们间的相关性,探讨HCV核心蛋白对突变P53、Mdm2、P21waf1的表达作用及意义.方法:收集HCV表达阳性的肝炎、肝硬化组织23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HCV感染的肝炎、肝硬化组织中核心蛋白、突变P53、Mdm2、P21waf1的表达,用统计学方法及临床联系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结果:核......
作者:黄立军;邓南生;王小平;张志培 刊期: 2005- 02
-
Dukes B期大肠癌淋巴结微转移与临床病理关系
目的:探讨80例DukesB期大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状态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80例DukesB期大肠癌淋巴结行间断连续切片结合细胞角蛋白20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淋巴结微转移,并对全部患者进行随访.结果:大肠癌淋巴结微转移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大体分型、以及肿瘤大径长无关,而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和肿瘤侵犯肠周径有关;微转移阳性组5a生存率为36.7%,微转移阴性组5a生存率为7......
作者:赵旗;戴冬秋 刊期: 2005- 02
-
重症急性胰腺炎201例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的病因、临床表现、严重度评估、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993-01/2004-01我院收治SAP201例.结果:胆源性胰腺炎59.2%,其余依次为特发性胰腺炎、手术后胰腺炎和酒精性胰腺炎.临床症状以上腹部疼痛为主,伴或不伴腰背部放射痛.多数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动态增强CT扫描是明确诊断、严重度分级及发......
作者:刘岩;李兆申;张文俊;潘雪;王洛伟;路筝 刊期: 2005- 02
-
基于蛋白优势表位的乙型肝炎疫苗研究
乙型肝炎是中国的常见病.本文对基于乙肝病毒抗原表位的多肽疫苗研究和基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转基因植物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可能诱导黏膜B、T细胞免疫的基于乙肝病毒抗原优势表位多肽的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的研究进行了预测和展望.......
作者:石统东 刊期: 2005- 02
-
重视消化内镜诊疗过程中的消毒工作
消化内镜对消化道疾病诊治有极其重要的价值,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普及,其临床应用日趋广泛.近年有报告经内镜传播病原微生物,如乙、丙型肝炎病毒(HBV、HCV)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特别是Hpylori的交叉感染,已成为医学界、患者及舆论传媒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促进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健康发展、预防消化内镜检查造成的交叉感染、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内镜消毒工作.......
作者:李兆申 刊期: 2005- 02
-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药物治疗新进展
0引言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的发现已有20a的历史.近20a来,在胃肠病工作者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下,Hpylori已被确认是慢性胃炎和大部分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与胃黏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MALT)恶性淋巴瘤密切相关,与胃癌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Hpylori列为第一类致癌因子,并明确为胃癌的危险因素[1-2].......
作者:周殿元;陈烨 刊期: 2005- 02
动态资讯
- 1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老年及老年前期大肠息肉561例
- 2 肝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与大鼠肝纤维化的关系
- 3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早期诊断运用
- 4 降逆汤治疗复发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
- 5 铝佐剂机制及其纳米化前景
- 6 3,4',5-三羟基芪-3-β-单-D-葡萄糖苷对大肠癌细胞系蛋白激酶C的抑制效应
- 7 鼠双微体2与核糖体蛋白L2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8 十字孢碱对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 9 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荟萃分析
- 10 Fas死亡受体及FLIP对大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 11 砷致肝细胞的炎症反应及凋亡
- 12 CD/5-FC自杀基因体系在正常免疫力动物体内的抑瘤及旁观者效应
- 13 内镜诊断胃下垂40例
- 14 减毒沙门氏菌在消化系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 15 无痛胃肠镜与常规胃肠镜临床应用1800例
- 16 成人盆底痉挛综合征型便秘的分型及其病理生理机制
- 17 重视走出肝硬变防治研究的误区
- 18 腹腔镜胆囊切除意外胆囊癌的处理
- 19 抗肝癌单链免疫毒素基因修饰的PBMCs在动物体内的抑瘤作用
- 20 肝细胞癌组织和外周血中肿瘤/睾丸抗原SSX-2和SSX-5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