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维普收录(中), 医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5年第21期文章
  • 胃黏膜保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编者按胃黏膜保护是指黏膜能耐受经常接触的各种损伤因子而结构与功能不受明显伤害的现象.当胃黏膜受刺激后,黏膜的抵御能力相应增强,即出现适应性细胞保护现象,提示胃黏膜细胞保护是动态过程而非静态过程.胃黏膜保护作用由多种因素介导,这些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网络体系,并受全身和局部神经、体液及腔内物质的调节.探讨三叶因子、氧自由基、幽门螺杆菌、酒精、非甾体类抗炎药、胃黏膜免疫及细胞因子等研究热......

    作者:任建林 刊期: 2005- 21

  • 幽门螺杆菌与胃黏膜保护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Hpylori)是一种革兰阴性,S形或弧形弯曲的细菌,基因序列呈环形,大小为1667867bp(Hpylori26695),有1590个开放阅读框(ORFs),定居于胃上皮细胞表面,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腺癌等上消化道疾病关系密切.Hpylori产生的毒素(如空泡细胞毒素与细胞毒素相关蛋白)和酶能破坏胃黏膜屏障,使机体产生炎症和免疫反应,影响胃酸、胃肠激素的分泌,引起胃上皮细胞的凋......

    作者:林辉;任建林 刊期: 2005- 21

  • 急性胰腺炎与胃黏膜损伤

    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疾病,其中约有20%以上为重症患者,目前已知氧自由基、应激、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内毒素血症等均参与了其发病机制,而上述因素和幽门螺杆菌感染已被证实参与了胃黏膜损伤,探讨AP时胃黏膜损伤的特点及其发生机制和防治可为SAP患者的综合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林振和;任建林 刊期: 2005- 21

  • 一氧化氮与胃黏膜保护和损伤

    自从1989年MacNaughton首次证实外源性一氧化氮(NO)能减轻70%乙醇对胃黏膜的损伤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NO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效应的小分子化合物,既是一种内源性活性物质,有广泛的生理作用;同时又是一种重要的炎症介质.正常生理情况下它具有直接细胞保护和介导耐受性细胞保护作用;维持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完整性;改善胃黏膜血液循环;增加黏膜自我修复和抗氧自由基等作用.病理状态下NO参予Hpyl......

    作者:王琳;任建林 刊期: 2005- 21

  • 胃黏膜保护剂临床应用进展

    胃黏膜保护在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胃黏膜保护剂可以增强胃黏膜保护能力,加速胃黏膜修复速度,在胃肠道疾病治疗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我们就近年来胃黏膜保护剂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陈建民;任建林 刊期: 2005- 21

  • 胃黏膜免疫机制研究进展

    胃黏膜与肠黏膜组织学上的差异决定了两者在免疫相关机制上的不同.胃黏膜固有层可在抗原的刺激下浸润淋巴细胞,产生淋巴滤泡对抗原发生免疫应答及对黏膜组织产生损伤.......

    作者:张波;任建林 刊期: 2005- 21

  • 三叶因子与胃黏膜保护的研究进展

    三叶因子家族是一群主要由胃肠道黏液细胞分泌的小分子多肽.其共同特征为均含一特殊的P结构域及三叶状结构.这种稳定的结构使三叶因子家族具有明显的抗蛋白酶水解、酸消化及耐热特性,因而能在消化道复杂的环境中保持生物活性.目前在哺乳动物体内发现的有pS2/TFF1、SP/TFF2和ITF/TFF3三种,它们具有黏膜保护与修复、肿瘤抑制、信号传导、调节细胞凋亡等功能.本文阐述了三叶因子家族发现的历史,并初步探......

    作者:任建林;潘金水;卢雅丕 刊期: 2005- 21

  • 氧自由基与胃黏膜损伤

    我们在概述了氧自由基的概念、来源和氧自由基反应的损伤作用后,综述了其在胃部疾病中的作用,提示氧自由基与急性胃黏膜损害、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发病密切相关,并阐述自由基清除剂对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施华秀;任建林 刊期: 2005- 21

  • NSAIDs相关性胃肠病

    长期以来,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drugs,NSAIDs)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风湿性疾病及心脑血管疾病,但由于其可引起多系统并发症,尤其是胃肠黏膜损伤作用,即NSAIDs相关性胃肠病,表现为消化吸收功能不良、腹胀、腹痛、溃疡、出血、穿孔、贫血、低蛋白血症等,而限制了其进一步广泛使用;NSAIDs相关性胃肠病发病机制主要有环氧化酶(COX)抑制理论......

    作者:卢雅丕;任建林 刊期: 2005- 21

  • 乙醇对胃黏膜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乙醇是一种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态有机溶剂,是饮用酒及乙醇性饮料的主要成分.高浓度乙醇可直接腐蚀胃黏膜组织,引起胃黏膜急性炎症,黏膜出现充血、水肿、出血、糜烂及溃疡形成等.慢性饮酒对胃十二指肠黏膜的影响较为复杂.慢性酗酒可致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癌发生关系密切.此外,慢性适量饮酒可能对胃黏膜具有适应性细胞保护作用.乙醇在胃内经乙醇脱氢酶作用可被氧化成乙醛而损伤胃黏膜.乙醇尚可影响胃酸分泌、......

    作者:何绍珍;任建林 刊期: 2005-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