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
二甲基亚硝胺所致大鼠肝硬化形成与逆转过程中Thy1.1与OV6阳性染色细胞比较
目的:在二甲基亚硝胺(dimethylnitrosamine,DMN)致大鼠肝硬化形成与消减过程中,比较Thy1.1与OV6标记肝脏卵圆细胞(hepaticovalcells,HOC)的不同变化,从而选择佳的HOC标记物.方法:应用DMN腹腔注射(4wk12次)制备大鼠肝硬化模型,进行胶原组织染色动态观察肝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检测Thy1.1和OV6的不同阳性染色细胞表达,光镜下进行Thy1.1标......
作者:朱英;刘平;龙爱华;吴云林;肖家诚 刊期: 2005- 08
-
TatPTD介导HBV靶向核糖核酸酶进入肝细胞的研究
目的:利用HIV-Tat蛋白转导域(proteintransductiondomain,PTD)高效的跨膜转导特性,探索将乙肝病毒靶向核糖核酸酶(targetedribonuclease,TR)导入肝细胞的新途径.方法:将TR基因克隆入含TatPTD的pTAT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DE3)LysS内诱导融合蛋白表达并进行纯化.将纯化的Tat-TR加入培养的HepG2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法......
作者:丁劲;刘军;薛采芳;李英辉;赵亚;陈俊;黄豫晓;刘忠湘 刊期: 2005- 08
-
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组织中变异肝细胞结节的克隆性
目的:利用基于女性体细胞构成组织内X染色体失活嵌合性的磷酸甘油酸激酶和雄激素受体位点克隆性检测技术,探讨肝硬化组织中变异肝细胞结节(NAH)的克隆性.方法:女性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硬化标本石蜡切片,HE染色后通过显微切割获取肝细胞结节,提取基因组DNA,经甲基化敏感的HpaⅡ或HhaⅠ消化,巢式PCR扩增,凝胶电泳显示结果.应用肝细胞癌(HCC)和肝细胞腺瘤组织作为参照病变.结果:HCC5......
作者:初霞;苏勤;巩丽;张伟;王淑芳;朱少君;李爱宁;冯英明 刊期: 2005- 08
-
高胆固醇兔胆管括约肌细胞钙代谢与钙振荡变化关系
目的:在急性分离的胆管括约肌(sphincterofOddi,SO)细胞上,观察高胆固醇血症对SO细胞内钙振荡的影响变化及其机制.方法:新西兰雌兔24只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高胆固醇血症模型组各12只,以fluo-4/AM荧光指示剂负载急性分离的SO细胞,应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细胞钙振荡的变化.结果:高胆固醇血症组兔的SO细胞钙荧光强度振荡的幅度为6.11±3.1,正常组兔为3.61±0.9......
作者:马克军;魏经国;王亚蓉;张孝勇;王春梅;黄晓峰;陈丹 刊期: 2005- 08
-
补中益气汤中黄芪对脾虚小鼠免疫调节的君药地位
目的:补中益气汤具有调补脾胃的功效,临床应用广泛,本试验目的是通过黄芪与缺黄芪组方对脾虚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了解方中的君药黄芪在全方中对脾虚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中的地位.方法:选取健康小鼠60只,随机分为5组,进行试验,以正常小鼠为正常对照组,以利血平制备脾虚小鼠后不经治疗而自然恢复为阴性对照,采用黄芪,缺黄芪组方,全方对脾虚小鼠的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进行研究.所有各组均检测Hb,NK细胞活性,LAK......
作者:米娜;陈其御;吴敏毓;孙卫民 刊期: 2005- 08
-
雷公藤内脂醇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
目的:探讨NF-κB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发病中的作用及雷公藤内脂醇对SAP的治疗作用.方法: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三组:重症急性胰腺炎组(P组),雷公藤内脂醇治疗组(T组),假手术组(S组).每组30只.SAP模型由5%牛磺胆酸钠大鼠胆胰管逆行注射诱发而成.模型成功后,P组不做处理;T组立即行雷公藤内脂醇(0.05g/L)腹腔注射0.2mg/kg;S组仅开腹,不做其他处理.各组于术......
作者:张水军;翟文龙;赵永福;朱长举;邓中月 刊期: 2005- 08
-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与溃疡性结肠炎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s,PPARs)是新近发现的一类核转录因子,属Ⅱ型核受体超家族,被相应的配体激活后调节目的基因转录,在脂代谢、糖代谢、细胞增殖分化等方面发挥作用.近年来研究证实,PPARs参与炎症及免疫反应的调节,与溃疡性结肠炎关系密切,其配体有望成为新一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
作者:周静平;邓长生 刊期: 2005- 08
-
小肠移植研究新进展
由于容易发生排斥反应和感染,小肠移植一直是临床上难度大的移植手术之一,因此其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器官和组织移植的发展水平.自80年代环孢素(CsA)问世以来,小肠移植的病例逐渐增多.进入90年代后,新型的强力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的问世,使小肠移植成功率大大上升,目前仍生存的小肠移植患者,几乎都是因采用了他克莫司而获得成功的.本文从小肠移植临床新技术、移植小肠保存、排斥反应、术后感染、营养支持五个方面对......
作者:张喜平;封光华 刊期: 2005- 08
-
白介素13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作用
IL-13是一种重要的抗炎性细胞因子,与IL-4和IL-10具有类似的特征.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中通过多种途径产生抗炎作用,限制炎症的发生和发展.但IL-13在UC中还有另外的作用,这种作用与NKT细胞有关,引起与UC类似的结肠炎症.......
作者:李国栋;欧阳钦 刊期: 2005- 08
-
乙型肝炎的宿主遗传易感性的研究进展及前景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世界范围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宿主对HBV感染的遗传易感性在HBV感染发病和疾病进展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研究乙型肝炎的宿主遗传易感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乙型肝炎的宿主遗传易感性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人类白细胞抗原(HL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10(IL-10)、干扰素γ诱导的蛋白10(IP-10)、雌激素......
作者:晏泽辉;邓国宏;王宇明 刊期: 2005- 08
动态资讯
- 1 参芪益胃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对TXB2和6-Keto-PGF1α的影响
- 2 原发性肝癌hSSTR2,5 mRNA的表达及意义
- 3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内镜治疗
- 4 游离脂肪酸对肝脏氧化应激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 5 Ki67、CDX2在C型、D型和E型腺管开口肠上皮化生胃黏膜组织中的差异表达
- 6 血清胃蛋白酶原含量作为幽门螺杆菌除菌疗效判定指标的研究
- 7 横结肠淋巴瘤误诊1例
- 8 Fas死亡受体及FLIP对大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 9 转化生长因子β与肿瘤转移的研究进展
- 10 转化生长因子-β3对肝脏和胰腺纤维化的影响
- 11 结直肠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前瞻性研究
- 12 北京市普通型SARS 801例的临床特征与分期
- 13 幽门螺杆菌Ⅰ型与Ⅱ型感染的血清学
- 14 核因子κB在急性胰腺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中的作用
- 15 胆道系统运动调节及功能性胆道运动异常的诊治
- 16 扶正养阴方与高强度超声聚焦联用对晚期肝癌疗效的探讨
- 17 胃肠道肿瘤研究中转基因载体的选择策略
- 18 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化为胰岛样细胞
- 19 Ⅱ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血清NO含量与体表动态胃电变化规律研究
- 20 血清学标志物与炎症性肠病:血清标志物盛行及对炎症性肠病诊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