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
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瘦素水平及丹参注射液的预防作用
目的:探讨脂肪肝大鼠瘦素水平的变化及丹参注射液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其中1组为正常组,服用普通饲料,ip生理盐水;余4组用高脂饲料建立脂肪肝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大剂量治疗组、小剂量治疗组、对照组,分别ip生理盐水、大、小剂量丹参注射液、古拉啶溶液.8wk后取血处死大鼠,测定血清瘦素等,观察脂肪肝病理变化.结果:脂肪肝模型大鼠肝指数较正常组升高(3.09%±0.24%vs2.63......
作者:黄妙珍;孙丽伟;付珍春;朱善济;王祖武;任晓华;陈兆军 刊期: 2006- 29
-
不同给药途径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结肠黏膜EGF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溃结饮不同给药途径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结肠黏膜EGF表达水平的影响,揭示口服与灌肠给药结肠黏膜修复的作用特点,获得指导合理选择用药途径,制定综合治疗方案的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采用TNBS/乙醇法造模,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和模型组蒸馏水灌胃,其余分别为奥沙拉秦钠灌胃组,溃结饮灌胃组和灌肠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及图像分析测定不同给药途径下,结肠黏膜表皮生长因子(EGF)表达的动态变化......
作者:王雪茜;王新月;杨莉莉 刊期: 2006- 29
-
H pylori相关性胃溃疡、胃癌组织中VEGF和NF-κB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Hpylori相关性胃溃疡、胃癌组织中VEGF,NF-κB的表达及三者的相互关系,进一步了解Hpylori致胃溃疡、胃癌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胃镜室及外科手术切除的36例胃溃疡和52例胃癌病理标本,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Hpylori,VEGF及NF-κB的表达.结果:Hpylori(+)组胃溃疡发病率与Hpylori(-)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78%vs22%,P<0.05),36......
作者:袁禧先;王凤荣;薛鸿鹏;姜威 刊期: 2006- 29
-
中药降肝隆联合抗病毒药长期治疗活动性肝炎肝硬变对其预后的影响
目的:观察降肝隆联合抗病毒治疗活动性肝炎肝硬变(ALC)114例的长期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ALC114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降肝隆煎剂1付/3d或丸剂4.0g,3次/d,LAM0.1g/d,YMDD变异后加用ADV联合中药的治疗,待HBVDNA阴转后停用LAM,ADV联合中药继续治疗;对照组:中成药如复方鳖甲软肝片、或大黄蜇虫丸等抗纤维化治疗、降酶,对症治疗.两组均可予以支......
作者:文睿;王坚;陈敏;严明 刊期: 2006- 29
-
YMDD耐药变异与HLA等位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
目的:初步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拉米夫定治疗中YMDD变异与HLA-A,B,DRB1各位点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的相关性.方法:对142例CHB患者,采用荧光标记杂交双探针PCR融解曲线法(FH-PCR-MC)检测血浆HBVYMDD变异;对其中56例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SSP)技术检测人类白细胞表面抗原等位基因(HLA-A,B,DRB1)分型.结果:在......
作者:张淑云;李兴库;董广璐;仰曙芬;谷鸿喜;李迪;金茜;刘伟;杜博;卢滨 刊期: 2006- 29
-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投稿须知
......
作者: 刊期: 2006- 29
动态资讯
- 1 大鼠肝卵圆细胞增殖模型肝脏的GJIC功能和意义
- 2 RNAi沉默PRL-3基因对大肠癌细胞侵袭的抑制
- 3 幽门螺杆菌L型和HPV16,18感染在人食管癌中同步检测
- 4 炎症性肠病与肠黏膜免疫调节细胞
- 5 阿托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胃炎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 6 自制胃肠粘膜内pH测试囊在严重创伤实验研究中的应用
- 7 125Ⅰ粒子组织间插植治疗肝癌的进展
- 8 慢性丙型肝炎的规范性抗病毒治疗及研究进展
- 9 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生分子肿瘤学课堂讨论及学术论坛纪要
- 10 大肠癌早期诊断新技术
- 11 硒蛋氨酸对胃癌细胞BGC-803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 12 弹簧幽门植入术结合高盐热淀粉糊灌胃诱导大鼠萎缩性胃炎模型的方法及评价
- 13 幽门螺杆菌感染通过核因子κB信号通路调控Fas相关因子1表达的相关机制
- 14 第十四届北京国际消化疾病论坛精彩亮点
- 15 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并肠血管畸形致下消化道出血1例
- 16 JNK/SAPK信号转导系统在三氧化二砷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 17 非胆源性复发性重症急性胰腺炎36例治疗
- 18 绿茶多酚对实验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
- 19 胃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标志物
- 20 胃宝口服液及系列胶囊治疗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1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