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维普收录(中), 医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6年第32期文章
  • 不同组织微环境中人胃癌异种移植瘤生物学行为及明胶酶的表达差异

    目的:探讨不同组织微环境中明胶酶在异种移植瘤中的表达差异及其对移植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方法分别检测皮下移植瘤及腹腔移植瘤中MMP-2mRNA,MMP-9mRNA的表达情况,并应用常规HE染色观察不同移植瘤的生物学行为表现.结果:人胃癌裸小鼠皮下异种移植瘤呈膨胀性生长,侵袭性不明显;腹腔内移植瘤呈侵袭性生长;MMP-2及MMP-9mRNA在皮下移植瘤细胞及间质表达阴性,在腹腔移植瘤......

    作者:李玉莲;耿敬姝 刊期: 2006- 32

  • 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结肠中五羟色胺受体亚型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主要5-HT受体亚型在慢传输型便秘(sloWtransitconstipation,STC)患者结肠中的表达,探讨其在慢传输型便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20例STC患者和20例对照组结肠组织中5-HT1A,5-HT3和5-HT4受体的分布及表达水平,并采用IMS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5-H1A受体分布于黏膜下层、肌层,肌间神经丛......

    作者:丁健华;赵荣华;傅传刚;毕丽霞;孟荣贵;喻德洪 刊期: 2006- 32

  • 胃癌组织中5-脂氧合酶的表达及其与磷酸化Akt相的关性

    目的:检测5-脂氧合酶(5-lipoxygenase,5-LOX)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5-LOX对磷酸化Akt(phosphorylatedAkt,p-Akt)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30例新鲜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中5-LOXmRNA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5-LOX和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5-LOX在胃癌组织中的表......

    作者:李勇;李建英;王小众;邹来玉;陈治新 刊期: 2006- 32

  • 感染后与非感染后IBS患者结肠黏膜SP与IL-2、IFN-γ表达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肠道感染对IBS患者结肠黏膜SP,IL-2,IFN-γ表达的影响.方法:77例IBS患者(PI-IBS组26例,非PI-IBS组51例)及30例对照者,结肠镜下活检降结肠和直肠黏膜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其肠黏膜SP与IL-2,IFN-γ的表达情况.结果:PI-IBS患者结肠黏膜SP的表达高于非PI-IBS患者(t=2.321,2.452,2.414,2.520,P<0.05)和对照组(t......

    作者:鞠辉;张小芳;刘希双;魏良洲 刊期: 2006- 32

  • 肝海绵状血管瘤超微结构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目的:从肝海绵状血管瘤(CHL)超微结构探讨CHL组织起源,以及组织结构与临床特征关系.方法:对8例CHL切除标本进行电镜观察.1例按常规电镜样品制备,7例用弹力纤维特异染色的丹宁酸块染后,按常规电镜样品制备,经LKB-V超薄切片,用透射电镜H-600,JEOL100SX和扫描电镜KYKY-2000进行观察.结果:血窦腔由单层内皮细胞覆盖,血窦腔蜿蜒迂回,呈迷宫状结构组成.正常内皮细胞为扁平状,细......

    作者:孙晓力;李国威;扬少毅;刘清峰;王志亮;李宗芳 刊期: 2006- 32

  • 丁酸和叶酸预防与治疗肠道疾病及其分子基础

    丁酸和叶酸是酪酸梭菌的主要代谢产物.人体内丁酸的血清半衰期仅仅6min.肠道菌群合成的叶酸量是人从食物中摄取的叶酸量1.5倍.产丁酸和叶酸的肠道菌群足以影响人体丁酸和叶酸的供应、吸收及代谢等生理状态.酪酸梭菌产生的丁酸能抑制去乙酰化酶活性、产生的叶酸参与甲基化和去甲基化,二者各自起到了调节宿主的基因表达,预防和治疗肠炎、肠癌等肠道疾病的作用.......

    作者:李雄彪;马庆英;崔云龙 刊期: 2006-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