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维普收录(中), 医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年第1期文章
  • 幽门螺杆菌与DNA错配修复系统

    Hpylori感染导致了真核细胞错配修复(mismatchrepair,MMR)系统的缺陷,在胃上皮细胞中引起微卫星不稳定(micrsatelliteinstable,MSI),使相关基因自发突变率增加,终可导致机体对肿瘤的易感.DNA错配修复功能通过纠正复制或重组过程中出现的错配碱基、诱导DNA严重受损的细胞发生凋亡,从而阻止突变细胞过度增殖以及肿瘤的发生.在错配修复基因突变中,绝大部分是点突变......

    作者:吴莹;姜政 刊期: 2007- 01

  • 小鼠对乙肝病毒小基因嵌合DNA疫苗免疫应答

    目的:探讨含CD80的乙肝病毒小基因嵌合DNA疫苗的免疫应答.方法:以乙肝病毒小基因嵌合DNA疫苗pcHBV-CD80(含CMV启动子、HBV-preS2片段、HBV-C片段和CD80)、pcHBV(含CMV启动子、HBV-preS2片段、HBV-C片段),以及质粒pcDNA-CD80、pcDNA3.1和生理盐水,im免疫小鼠2次(间隔2wk),末次接种后2wk时检测特异性抗体、γ-IFN水平和淋......

    作者:张建军;杨向东;史小玲;袁志平;王超 刊期: 2007- 01

  • 番石榴叶提取物对三硝基苯磺酸诱导大鼠结肠炎结肠组织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番石榴叶提取物对大鼠结肠炎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健康Wistar大鼠建立大鼠结肠炎模型,灌胃用药2wk后,评价大鼠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检测结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细胞肿瘤因子(TNF)、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不同剂量番石榴叶提取物(200,500,800mg......

    作者:廖泽云;李玉山;姜锦林 刊期: 2007- 01

  • 结肠途径治疗对高温中暑狗肝脏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结肠途径治疗对高温中暑狗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高温中暑狗的动物模型,将狗随机分为两组(肠疗组、常规组),比较两组的降温时间,测定两组中暑前、中暑后6,24,48h的血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超氧化酶歧化酶(SOD)水平.中暑后48h处死狗,测定肝脏MDA和SOD含量,并行肝脏光镜和电镜病理学检查.结果:与常规组相比,肠疗组降......

    作者:姚欣;冯子坛;白启轩;吉丽;贾昭;吴颖;刘文格;孙蓉 刊期: 2007- 01

  • 肠易激综合征精神心理因素、肠黏膜肥大细胞及5-羟色胺的变化

    目的:探讨精神心理因素、肠黏膜肥大细胞(MC)及5-羟色胺(5-HT)变化在肠易激综合征(IB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别对27例IBS患者和27例对照者进行精神心理因素评分.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回盲部肠黏膜MC含量.应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法测定回盲部肠黏膜5-HT含量.应用直线相关分析焦虑抑郁评分、回盲部肠黏膜MC数目和脱颗粒比率、......

    作者:陈文科;邹益友;李富军;罗丹 刊期: 2007- 01

  • 慢乙肝母婴传播阻断和治疗策略的建议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感染HBV的主要途径为母婴传播,根据胎儿发育史,从分析母婴传播的可能机制入手,提出阻断母婴传播的措施应当是母婴共同进行免疫预防,即HBsAg(+)孕妇应从妊娠第16周开始,迟不应晚于20wk,应进行每月1次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肌注(若HBVDNA阳性也可以用400IU/次),直至分娩;娩出的新生儿应进行主动-被动联合免疫,即娩出24h(好6h)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

    作者:郑鹏远;唐芙爱;卢高峰;白经修 刊期: 2007- 01

  • 猝死型胰腺炎误诊分析3例

    本文通过3例猝死型胰腺炎的发病过程及病理特点,分析了猝死型胰腺炎临床特征:(1)发病至死亡时间短暂;(2)无明显诱发因素;(3)无胰腺炎特异性体征;(4)胰腺病理改变比较轻微;(5)胰头部胰腺坏死与呼吸骤停可能相关.......

    作者:张碎虎;谷未强;李亚娟 刊期: 2007-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