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维普收录(中), 医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年第16期文章
  • 慢性HBV感染的免疫治疗

    目前现有的抗病毒药物对慢性HBV感染的疗效不甚满意.HBV感染的控制和清除有赖于机体的免疫系统,其感染慢性化与机体特异性免疫,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密切相关.旨在通过增强或恢复机体抗HBV免疫功能以控制和清除HBV感染的免疫治疗是被人们寄予厚望的一种治疗策略,备受关注.本文将从树突状细胞、调节性T细胞、CD8+T细胞、治疗性疫苗等几个方面对近几年慢性HBV感染的免疫学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于贤杰;王贵强 刊期: 2007- 16

  • 胶囊内镜在小肠Crohn病的应用

    小肠Crohn病是一种节段性、全壁层炎症性病变,其病因不明,临床表现多样,病理改变无特异性,误诊率高.对于小肠Crohn病,胶囊内镜是一种有价值的诊断方法.此文综述了胶囊内镜的应用原理、诊断小肠Crohn病的临床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且探讨了今后的研究领域.......

    作者:王健;贾红 刊期: 2007- 16

  • 自创微需氧罐优选幽门螺杆菌培养与保存条件

    目的:简化幽门螺杆菌(Hpylori)培养操作,优选Hpylori培养与保存条件.方法:自创微需氧罐,采用正交设计优选Hpylori培养条件,并对-20℃保存的不同浓度两种保存液Hpylori复苏对照观察.结果:自创微需氧罐成功培养出Hpylori;哥伦比亚琼脂和脑心浸液琼脂中分别添加53mL/L浓度小牛/绵羊血清和26mL/L浓度混合抗生素,pH值7.5时,Hpylori生长良好;-20℃条件下......

    作者:周华;徐帆;李平;楚更五;王根春 刊期: 2007- 16

  • 凝结芽孢杆菌活菌TBC169株对右旋葡聚糖硫酸钠引发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

    目的:研究凝结芽胞杆菌(Bacilluscoagulans,BC)对右旋葡聚糖硫酸钠(DSS)吸发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DSS引发大鼠UC,分别用107和106CFU/mLBC、0.02g/mL柳氮磺胺吡啶(SASP)和生理盐水(NS)处理.21d后测定动物体质量、结直肠湿重、肠黏膜溃疡、糜烂点数及面积、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肠道菌群培养.结果:治疗21d后,各组中大鼠的体质......

    作者:万阜昌;崔云龙;闫述翠 刊期: 2007- 16

  • 通腑颗粒改善犬缺血再灌注状态下实施肠内营养时的小肠功能

    目的:研究通腑颗粒(TF)对肠缺血-再灌注(I/R)状态下实施早期肠内营养(EN)时小肠功能的影响.方法:♂杂种犬32只随机平均分为EN组、I/R组、I/R+EN组和I/R+EN+TF组,夹闭肠系膜上动脉(SMA)1h后恢复灌流造成肠I/R损伤,复流后4h实施EN.检测小肠腔内压(ICP)、血浆D-木糖含量和二胺氧化酶(DAO)5-活性评价小肠动力、吸收和屏障功能.结果:肠I/R各组与单纯EN组比......

    作者:胡森;王海滨;夏斌;于勇;黎君友;邹晓防;周国勇;车晋伟 刊期: 2007- 16

  • 结肠癌多层螺旋CT表现与术后病理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低张结肠充气多层螺旋CT(MSCT)三期增强扫描结肠癌术前分期与术后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对手术证实的结肠癌患者32例行MSCT三期增强扫描,横轴位结合多平面重组(MPR)图像进行TNM分期,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MSCT对结肠癌术前T分期、术前N分期、远处转移及TNM分期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63%(29/32),84.38%(27/32),100%(4/4),以及90.63%(29/......

    作者:赵雪梅;马民;张宗明;朱建平;白燕 刊期: 2007- 16

  • 三种抗病毒治疗方法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4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即分为序贯治疗组(拉米夫定+干扰素α2b,n7=56)、拉米夫定组n=60)、干扰素组n=27).应用标准化的量表(SF36中文版)评定法,对全部调查对象进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每名治疗对象于治疗前、治疗结束、随访结束分别接受评定3次.结果: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不明显......

    作者:王艳;于岩岩;斯崇文;陈新月;韩忠厚;陈宇萍 刊期: 2007- 16

  • 细胞色素P4502E1酶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2E1(CYP2E1)酶基因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关系及NAFLD的遗传学发病机制.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RFLP)对4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2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20例非脂肪肝对照者,20例正常对照者分析CYP2E1基因多态性,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NAFLD中c2等位基因型与正常对照组(X2=8.376,P......

    作者:郭艳梅;王沁;祁志 刊期: 2007- 16

  • DNA损伤与肝癌发生

    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表明,乙、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黄曲霉毒素污染,饮酒,电离辐射以及具有有遗传毒性的人体代谢产物等能够诱导肝癌的发生,他们大都直接作用于肝细胞的遗传物质,引起DNA的损伤,这是发生肝癌的重要分子基础.DNA损伤后引起细胞一系列的反应,包括损伤信号的传导,损伤修复,诱导细胞死亡.这些诱因也能作用于损伤修复系统中的某个环节,使......

    作者:朱德强;黄志勇 刊期: 2007-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