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
内质网应激与肝细胞凋亡
内质网(endoplasmicreticulum,ER)是一种重要的真核细胞器,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内质网中出现错误折叠与未折叠蛋白在腔内聚集以及Ca2+平衡紊乱的状态,称为内质网应激(ERstress,ERS).细胞凋亡(apoptosis),又称为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celldeath,PCD),是受细胞外微环境和细胞内基因调控的一种细胞主动性死亡方式,他是机体用来去除衰老、有害......
作者:吴涛;季光;郑培永;柳涛 刊期: 2007- 23
-
肝星状细胞中的TGFβ信号转导通路
肝星状细胞(hepaticstellatecell,HSC)活化是肝纤维化形成的中心环节,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TGFIβ)启动了肝星状细胞的活化,TGFIβ信号在HSC内主要通过ALK5/smad2/3途径在HSC内传递,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ALK1/smad1/5途径及非smad信号也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必要对HSC中复杂的TGFβ信号进行研究,为......
作者:李丽;王宝恩 刊期: 2007- 23
-
复方五味子素B及其成分体外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
目的:筛选复方五味子素组方佳配比,比较复方五味子素B及其成分对胃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L4(23)正交设计的方法筛选药物的佳配比.用MTT的方法观察组方及其成分对胃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空白对照组加培养液;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组分别加DMSO和5-氟尿嘧啶(5-FU).结果:高浓度五味子乙素(100mg/L)、低浓度芦荟大黄素(50mg/L)、低浓度黄芪多糖(50mg/L)组方为复方五味子......
作者:刘晓霓;张承玉;李月珍;金秀东;郑学芝;李丽 刊期: 2007- 23
-
SMART技术构建人肝癌抗原基因cDNA噬菌体表达文库
目的:构建肝癌抗原基因cDNA噬菌体表达文库.方法:从肝癌细胞提取总RNA,纯化mRNA,用逆转录酶链式反应(RT-PCR)反转录合成cDNA第1链,LD-PCR合成cDNA第2链,除去<500bp小片段,与λTripLEx2噬茵体载体连接并体外包装,转化大肠感菌E.coliXL1-blue,测定文库的库容和重组率,PCR鉴定插入cDNA片段大小.结果:构建的肝癌抗原基因cDNA噬菌体表达文库,原......
作者:丁世华;杨冬华;汤绍辉;叶刚 刊期: 2007- 23
-
HIF-1α及耐药蛋白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HIF-1α及耐药相关指标P糖蛋白(P-Gp),凋亡相关Bcl-2家族成员Bcl-XL及Bax在人胰腺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手术切除的胰腺癌组织34例apHlF-1α、P-Gp、Bcl-XL、Bax蛋白表达.结果:34例胰腺癌标本中有26例(76.5%)HIF-1α,28例(82.4%)P-Gp,30例(88.2%)Bcl-XL,26例(76.5%)Bax表达阳性.H......
作者:孙晶;曹俊;江弢;张放;黄陈;裘正军 刊期: 2007- 23
-
TFF2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胃体部黏膜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三叶因子2(TFF2)在幽门螺杆菌(Hpylon)感染胃体腺黏膜中表达的意义.方法:选择有Hpylori感染的胃手术切除标本29例(92个蜡块),其中胃及十二指肠溃疡5例,胃癌24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FF2的分布和表达.结果:在Hpylori感染胃黏膜中,TFF2主要在胃体腺的颈黏液细胞和假幽门腺化生细胞中表达;在正常黏膜中TFF2主要分布在胃固有腺的上1/3-2/3;在轻度萎缩......
作者:金仁顺;方贞花;朴东明 刊期: 2007- 23
-
胃癌组织中微淋巴管的生成特点及临床病理意义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微淋巴管的生成特点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对胃癌56例及相应正常胃组织12例进行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微淋巴管特异标记物Podoplanin标记微淋巴管,同时采用Ki-67来检测微淋巴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活性.并观察微淋巴管分布特点,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存在微淋巴管,但分布不一致.癌内微淋巴管数目少,并且多呈闭锁条索状,癌周微淋巴管数目多且......
作者:项锋钢;徐静;于文娟 刊期: 2007- 23
-
肝内肌成纤维细胞和星状细胞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肝纤维化是不同病因长期作用于肝脏所致损伤后修复反应,发病机制主要是肝内纤维生成,细胞活化、增殖,合成大量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rmatrix,ECM),并伴有ECM降解不足,终导致其在肝内大量积聚.近来有研究提示除肝星状细胞(hepaticsatellitecell,HSC)外,肌成纤维细胞(myofibroblast,MF)可能是另一类参与肝纤维化进程并发挥重要作用的细胞,进一步确证上......
作者:李定国;汪保灿 刊期: 2007- 23
-
IL-10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及临床现状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损伤时的修复和疤痕形成过程,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白细胞介素-10(IL-10)为一种下调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体内外试验证实其在肝纤维化过程中有重要作用.重组人IL-10已在临床试用.IL-10可能是治疗肝纤维化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小众;张莉娟 刊期: 2007- 23
-
致谢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委
......
作者: 刊期: 2007- 23
动态资讯
- 1 YMDD耐药变异与HLA等位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
- 2 肝星状细胞与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 3 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分型及甲襞微循环检测的研究
- 4 肝脏分段解剖学的研究进展
- 5 HSP90抑制剂17-DMAG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 6 早期空肠内营养联合中药肠内滴注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麻痹的改善作用
- 7 一种新的基因灭活工具——甲基化寡核苷酸技术
- 8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投稿须知
- 9 Toll样受体及其基因多态性与感染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 10 肝癌消融治疗的进展
- 11 第八届全国门静脉高压症学术会议暨腹部外科再手术专题研讨会
- 12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中生长抑素及其受体的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
- 13 肝癌切除术后转移过程中炎性递质的作用
- 14 肠套叠的超声诊断31例
- 15 钙池操纵的Ca2+通道对人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 16 丁酸钠对结肠癌细胞株HT-29组织蛋白酶D表达水平的影响
- 17 实验性胃肠道功能紊乱症促胃液素及生长抑素变化意义
- 18 顽固性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新方法
- 19 肠神经系统对肠上皮屏障的影响及其在炎症性肠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 20 白术对肝硬化大鼠胃动力和氮能神经分布的影响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