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维普收录(中), 医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年第3期文章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与细胞因子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steatohepatitis,NASH)是一种与代谢相关的肝脏病变,其发生、发展均与细胞因子有密切的关系.参与NASH病理生理过程的细胞因子归纳起来有3类,即Th1、Th2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及脂肪细胞因子,本文了回顾3类细胞因子与NASH发生、发展关系的新研究进展,从而阐明细胞因子在NASH发病机制、血清学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价等方面的意义.......

    作者:王征;刘东戈 刊期: 2007- 03

  • 缺血预处理对高原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的影响

    目的:了解在高原缺血预处理(IPC)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早期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预处理组.各组恢复血流后分别于1,3,6h取血液标本,检测血清ALT(nkat/L)、丙二醛(MDA,mmol/L)、NO(μmol/L)的含量.结果:缺血预处理组NO的水平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1h:95.8±10.1vs64.2±6.8,P<0......

    作者:朱应乾;覃云;王茂旭;杜富波;刘厚东;李素芝 刊期: 2007- 03

  • 医用三氧与中药对醋氨酚犬中毒性肝炎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中药护肝方与医用三氧对醋氨酚犬急性中毒性肝衰竭的预防性保护作用.方法:健康杂种犬18只,随机平均分为模型对照组,中药预处理组和医用三氧预处理组.处理15d后各组均进行醋氨酚皮下注射,分别于注射前、注射后24,48,72,96h及7,14d抽血检测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血氨(AMMO)、尿素氮(BUN),观察记录全身情况,实验狗死亡时或治疗后存活14d时取肝组织做病理观察.结果:与......

    作者:霍荻;杨运高;敖飞健;戴炜;李莉洁;郭亚兵 刊期: 2007- 03

  • HBV相关性肝细胞癌及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质谱分析

    目的:建立HBV相关性肝细胞癌(HCC)及肝硬化(L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并识别鉴定其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方法:利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HBV相关性HCC(n=16)及LC患者(n=12)PBMC的总蛋白质,凝胶经蓝银显色后,PDQuest图像分析软件进行比较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得到相应......

    作者:钟白云;范学工;刘蔚东;黄燕;邹明祥 刊期: 2007- 03

  • 大肠癌CD24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增殖和血管形成的关系

    目的:探讨CD24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运用流式细胞术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66例大肠癌肿瘤组织及相应正常大肠黏膜CD24的表达量.CD24蛋白表达量以阳性率(PPC)和平均荧光强度MFI值表示.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CD34,PCNA的表达情况,根据CD34的染色情况计算出大肠癌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根据PCNA染色情况计算......

    作者:庄建良;苏子剑;潘群雄;许荣誉;李明珠 刊期: 2007- 03

  • 血清P53抗体与原发性肝癌临床特征的关系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primaryhepaticcarcinoma,PHC)患者血清P53抗体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定量分析68例肝癌患者首诊时血清P53抗体,并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方法分析与性别、年龄、饮酒史、HbsAg、KPS评分、病理诊断、肿瘤分化程度、肝硬化、肿瘤生长方式、肿瘤分期、血管侵犯、有无肝外转移、Child分级、血清白蛋白、AFP、血清铁蛋白等的相关性.结果:6......

    作者:官泳松;刘源;贺庆 刊期: 2007- 03

  • 免疫因素在肝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

    肝纤维化是肝脏对各种原因所致肝损伤的创伤愈合反应,是组织发生修复反应时细胞外基质(ECM)合成、降解与沉积不平衡而引起的病理过程.肝纤维化的形成涉及多种细胞、细胞因子及ECM的变化.其中肝星状细胞(HSCs)激活并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核心环节,各种致肝纤维化因素均把HSCs作为终靶细胞,促使其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而导致肝纤维化的发生.影响肝纤维化形成的因素很多,至今尚未完全阐明.......

    作者:宗蕾;陆伦根 刊期: 2007-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