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
肝癌复发转移与中医药防治
本文在简述肝癌复发转移的临床资料与基础研究的基础上,综述我国中医药防治肝癌复发转移的研究现状,认为应大力从临床上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随机观察的方法来筛选有效的中医药治法与方药,进一步多途径、多方法地深入推进中医药防治的机制研究.......
作者:代小平;管冬元 刊期: 2008- 34
-
代谢组学及其在肿瘤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本文主要阐明了代谢组学的概念,代谢与肿瘤的关系,介绍代谢组学的研究状况及研究技术,着重讲述了其在肿瘤生物学领域研究中的应用,归纳了代谢组学在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中的新应用进展.......
作者:马延磊;秦环龙 刊期: 2008- 34
-
HBV的小鼠模型研究进展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全球范围内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目前人们对HBV及其所致疾?膊病有了相当深入的认识.但由于缺乏合适的动物模型,乙型肝炎病毒的生物学研究和治疗进展缓慢.小鼠作为一种实验室常用的动物,遗传免疫背景清楚明确,已经成为人们研究乙肝的重要工具.本文简要综述了小鼠模型在乙型肝炎研究中的进展.......
作者:刘大斌;童贻刚 刊期: 2008- 34
-
食管替代物的研究进展
很多食管疾病需行食管替代术.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分析总结近50年食管替代物研究及临床应用的发展状况.从人工合成材料、生物材料、生物复合材料以及生物组织工程、自体肺组织瓣的应用与研究,综述特性及应用,但尚未找到完全理想的替代物.理想的替代物应是易获取、无毒性、无排斥反应、无致癌性以及可吸收等特点.......
作者:陈刚;石文君 刊期: 2008- 34
-
炎症性肠病基因型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BD)动物模型研究已有100多年历史,近年来新兴的基因型动物模型致病机制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对于研究其病因、发病机制、疾病发展规律,确定诊断和治疗手段以及新药开发均有重要意义.本文就IBD的基因型动物模型的研究及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迟;刘菲 刊期: 2008- 34
-
N-乙酰半胱氨酸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42只随机分为3组,SAP组(SAP,n=18),采用逆行十二指肠胰胆管注射50g/L牛黄胆酸钠溶液制备SAP模型;SAP+NAC组(SAP+NAC,n=18),建模前2h给予NAC300mg/kg体......
作者:邹忠东;张再重;宋香全;王烈;涂小煌;陈少全;王瑜 刊期: 2008- 34
-
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胃黏膜G、D细胞变化及胃泌素、生长抑素的表达
目的:探讨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胃黏膜G、D细胞的变化及胃泌素和生长抑素表达的意义.方法:2004-05/2005-03北京市东直门医院消化科门诊或住院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70例,其中脾胃湿热证38例,脾胃虚弱证32例.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患者胃黏膜中G、D细胞的数目和胃泌素和生长抑素表达的量值.结果:与脾虚组比较,湿热组胃黏膜G细胞数目,D细胞数目,G、D细胞比值,G细胞总面积即Gas表达......
作者:吴娟;田德禄 刊期: 2008- 34
-
Dukes D期直肠癌的预后分析及治疗策略
目的:探讨DukesD期直肠癌的转移分布、预后及治疗策略.方法:收集1979-05/2003-08我院诊断为DukesD直肠癌并行手术干预治疗的患者301例,运用Log-rank和Kapla-Meier检测方法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直肠癌的类型分布及预后.结果:DukesD期直肠癌患者平均生存32.50±3.22mo,1、3、5年整体生存率为64.61%、26.40%和15.15%;肿瘤的大......
作者:王轶慧;刘彦龙;赵旭海;姜世雄;孙喜文;王锡山 刊期: 2008- 34
-
P53、malat1、ki-67和β-catenin基因mRNA检测在大肠癌分子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初步研究多个大肠癌相关基因p53、malat1、ki-67和β-catenin在大肠癌分子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新鲜大肠癌组织标本47例、大肠腺瘤组织标本13例,以及分别和大肠癌、大肠腺瘤对应的正常大肠黏膜组织标本53例,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各基因的Ct值.结果:p53、malat1在大肠癌组表达量均高于大肠腺瘤组(P=0.026,P=0.034),但是p53在正常......
作者:常建兰;李祖国;王晓燕;杨敏慧 刊期: 2008- 34
-
努力推进胰腺癌规范治疗
早期胰腺癌极少被发现,大多数临床胰腺癌患者已属中晚期.部分临床医生对患者的手术指征宽严度的把握不一,相当多可切除胰腺癌患者未获得合理的治愈性治疗.本文旨在推进胰腺癌的规范治疗,为临床医生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
作者:张群华;陈宗祐 刊期: 2008- 34
动态资讯
- 1 Cajal间质细胞的功能与疾病
- 2 肠道菌群失调——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治疗新靶点
- 3 肠道感染在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4 干扰素α/β受体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的免疫组化定位
- 5 靶向SET的shRNA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 6 痔外剥内扎术后的解痉治疗
- 7 肝硬变的介入治疗
- 8 小鼠胚胎干细胞体外分步诱导为肝细胞的实验研究
- 9 终末期肝病模型在肝病中的应用进展
- 10 金荞麦提取物对IBS大鼠脊髓镇痛的干预机制
- 11 贾第虫病1例
- 12 人食管癌顺铂耐药细胞系Ec9706/cDDP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征
- 13 剪切力对肝脏切除术后肝窦内皮细胞的作用
- 14 幽门螺杆菌与胃黏膜保护研究进展
- 15 血清、组织E-钙黏附素变化与结直肠癌根治手术的关系
- 16 牛磺酸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 17 Smad7质粒转染对肝星形细胞α1(Ⅰ)和α1(Ⅲ)前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
- 18 经门静脉骨髓基质细胞移植治疗肝纤维化
- 19 中医方证相应理论的研究进展
- 20 进展晚期食管贲门癌内镜序贯治疗15例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