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维普收录(中), 医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年第35期文章
  • 缺血性肝炎

    缺血性肝炎(hypoxichepatitis),又叫休克肝、缺氧性肝炎,大多继发于严重的心衰、休克等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多为心衰、休克等原发病症状,及与病毒性肝炎相似的消化道症状.其实验室检查主要为血清转氨酶在发病后12-48h内急剧升高至正常值上限的25-250倍,经治疗后在10-14d内降至正常.因常继发于循环衰竭,其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亦较高.缺血性肝炎的治疗与预后多与其原发病有关.本文就缺血性......

    作者:饶珊珊;李建英 刊期: 2008- 35

  •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西药物治疗概况

    近年来,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的发病率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其病变累及范围包括直肠、乙状结肠、左半结肠(脾曲以远)、广泛结肠(脾曲以近)、全结肠.对于不同的病变范围患者,需要给予不同的药物剂型.本文对治疗UC的药物剂型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回顾,讨论了药物剂型的选择对提高疗效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的意义.......

    作者:于海食;洪缨;王玉蓉 刊期: 2008- 35

  • 胃癌相关基因GCRG123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目的:利用硫氧还蛋白融合表达系统表达胃癌相关基因GCRG123.方法:采用PCR技术从pGEM-T质粒上扩增出含完整ORF的GCRG123cDNA序列,将其克隆至硫氧还蛋白融合表达栽体pET102/D-TOPO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经IPTG诱导表达重组融合蛋白,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结果:工程菌经IPTG诱导后,高效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约18700的重组融合蛋白.薄层凝胶扫描显示,其表......

    作者:伍银桥;王刚石;王孟薇;吴本俨;尤纬缔 刊期: 2008- 35

  • SFRP2和β-catenin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分泌型Frizzled相关蛋白2(SecretedFrizzled-relatedproteins2,SFRP2)和β-连接素(β-catenin)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正常大肠黏膜、加例非腺瘤性息肉、36例大肠腺瘤和42例大肠癌组织中的SFRP2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表达的差异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大肠癌和大肠腺瘤......

    作者:刘宁;姜海行;黄振宁;覃山羽;李信 刊期: 2008- 35

  • 急性胰腺炎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的应用价值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探讨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患者胰腺CT灌注的变化以及CT灌注参数与急性胰腺炎临床常用病情指标的关系,以探讨CT灌注成像在急性胰腺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6-08/2008-01急性胰腺炎患者82例,入院后2-3d采用德国SiemenssomatomSensation64层螺旋CT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其中5例因患者移动等致胰腺CT灌注成像失......

    作者:王芳军;陈卫昌;郭亮;方向明 刊期: 2008- 35

  • 门脉高压性胆病诊治进展

    门脉高压性胆病(PHB)为继发于门静脉高压特别是肝外门静脉阻塞患者的肝内、外胆管和/或胆囊壁、胆囊管的异常改变.PHB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与门静脉海绵状血管瘤曲张压迫胆管和胆管壁缺血性损害有关.约20%PHB患者存在胆道系统症状,且与年龄、疾病持续时间、胆石症的发生频率以及肝功能异常相关.磁共振胆管造影术和门静脉造影术是PHB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有症状者可予内镜或外科手术治疗,治疗目的......

    作者:张晓岚;安君艳 刊期: 2008-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