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主要报道和刊登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消化病学者具有创造性的、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论文, 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幽门螺杆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基于作者自己研究工作为主的综述性论文, 将优先发表. 读者对象为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的消化专业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版部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4-126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60/R
邮发代号: 22-117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7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和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国际刊号:14-1260/R
- 国内刊号:14-1260/R
- 出版周期:旬刊
-
PTEN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在食管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用食管鳞癌手术切除病理标本48例,手术远端正常食管组织标本4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TEN编码蛋白的表达水平,CD31抗体进行血管内皮染色、计算微血管密度,分析PTEN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与MVD和食管癌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PTEN编码......
作者:秦咏梅;韩宇;张超贤;常廷民 刊期: 2009- 29
-
不同临床类型HBV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差异
目的:观察不同临床类型HB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方法:收集2006-9/2009-03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部慢性HBV携带者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7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26例以及非乙型肝炎且无影响T细胞亚群疾患者34例(高血压15例,冠心病9例,非甾体药物相关性消化性溃疡10例)的外周血,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T细胞亚群.结果:慢性HBV携带者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及重型乙型......
作者:刘俊英;杨京;贾红云 刊期: 2009- 29
-
GP73联合AFP、VEGF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高尔基糖蛋白-73(GP73)、甲胎蛋白(AFP)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原发性肝癌(PHC)和正常肝脏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及IPP(Image-ProPlus)图像分析软件检测、分析45例原发性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其中肝细胞癌39例、胆管细胞癌6例)及14例正常肝组织(对照组)中GP73、AFP及VEGF的表达,并根据不同临床病理指标进行分组比......
作者:李利军;李新丰;王高雄 刊期: 2009- 29
-
CD117、CD34、Ki-67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方法:观察53例间质瘤的病理形态特征,并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on法检测CD117、CD34、SMA、S-100及Ki-67的表达.结果:CD117、CD34、SMA、S-100及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7%(47/53)、81.1%(43/53)、50.9%(27/53)、18.9%(10/53)及67.9%(36/53).结论:......
作者:陈金培;刘国荣;杨耀湘 刊期: 2009- 29
-
S100和CD83阳性树突状细胞与大肠肿瘤微环境的关系
目的:探讨大肠癌与大肠腺瘤组织中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s)浸润,了解局部组织的免疫状态对大肠肿瘤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5例大肠癌与31例大肠腺瘤患者肿瘤组织、肿瘤旁组织以及远处正常大肠黏膜中S100+DCs及CD83+DCs的浸润.结果:大肠癌组织中浸润的S100+DCs、CD83+DCs细胞数明显少于癌旁组织、正常组织以及大肠腺瘤组织,差异均有统计......
作者:詹俊;孙小娟;李楚强;于钟 刊期: 2009- 29
-
核转录因子FOXP3在胃癌患者体内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核转录因子FOXP3在胃癌患者体内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使用RT-PCR检测30例胃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肿瘤组织淋巴细胞中FOXP3mRNA表达,与20例健康志愿者PBMC及20例病灶旁正常胃组织淋巴细胞中FOXP3mRNA的表达进行对比和统计分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胃癌组织和20例正常胃组织中FOXP3蛋白表达.结果:FOXP3mRNA在胃癌患者P......
作者:袁甲翔;张谢夫;赵春临;吕新全;郭晓磊 刊期: 2009- 29
-
慢性乙型肝炎YMDD变异后的治疗
目的:评价阿德福韦酯(ADV)和恩替卡韦(ET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YMDD变异患者2年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5-06/2007-06我院门诊和住院经拉米夫定治疗后出现YMDD变异的乙型肝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4组.A组单用ADV10mg/d,治疗96wk;B组采用ADV10mg/d、拉米夫定100mg/d,联合治疗12wk,后单用ADV10mg/d,治疗84wk;C组采用ADV10mg/d......
作者:邱源旺;黄利华;蒋祥虎;胡泰洪;丁虹;蒋跃明;戴亚新;周敏 刊期: 2009- 29
-
血清IFN-γ和STAT1的检测在胃癌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血清IFN-γ和STAT1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临床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42例胃癌患者血清标本中IFN-γ和STAT1的表达,与40例同期正常对照者的血清标本作对比分析.同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pearman相关分析探寻IFN-γ和STAT1的表达浓度与胃癌病理类型、病理分期及TNM分期的关系.结果:胃癌患者血清IFN-γ与STAT1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
作者:袁建明;王天翔;潘宏;沈建康;顾蔚 刊期: 2009- 29
-
幽门螺杆菌γ谷氨酰转肽酶同源基因的表达与活性检测
目的:评价幽门螺杆菌(Hpylori)ggt同源基因的结构特征和功能.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Hpyloriγ谷氨酰转肽酶(ggt)同源基因产物的结构特征;提取HpyloriDNA,并以之为模板,采用PCR法扩增该基因的全长及去信号肽片段;进行序列分析后,将全长片段与gfp片段连接,分别克隆进杆状病毒的转移质粒pFastBac1中,利用杆状病毒的Bac-to-Bac系统分别获得重组杆状病毒的D......
作者:张梅;张尤历;陈鑫;陈慧娟 刊期: 2009- 29
-
PTD-HBcAg融合蛋白诱导特异性CTL抑制转基因小鼠HBV复制
目的:探讨经PTD-HBcAg融合蛋白体内诱导的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对HBV转基因小鼠病毒的抑制作用.方法:20只HBV转基因小鼠随机分组,融合蛋白PTD-HBcAg及对照蛋白HBcAg经皮下免疫小鼠,每周1次,共3次.流式细胞仪检测脾细胞中胞内细胞因子水平;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MEIA)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水平;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BVDNA水平;......
作者:陈小华;潘庆春;汤正好;余永胜;臧国庆 刊期: 2009- 29
动态资讯
- 1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对肝硬化储备功能的评估
- 2 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建立
- 3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46例
- 4 CDX2基因与肠型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 5 世界华人消化大会征文通知
- 6 榄香烯联合化疗治疗荷瘤小鼠
- 7 腺病毒介导的KDR-CDglyTK系统在治疗胃癌中的旁观者效应机制
- 8 吞咽的咽喉检查和内镜检查
- 9 脂肪肝的诊断研究
- 10 NOD2/CARD15基因R702W、G908R及L1007fs多态性与广西壮族人群炎症性肠病的相关性
- 11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 12 蛋白修饰与炎症性肠病
- 13 幼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肠组织TNF-α和c-fos mRNA的表达
- 14 胃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对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 15 砷与肝损伤及发生机制
- 16 磁共振胆胰管成象诊断胆胰管系统疾病的价值
- 17 白花蛇舌草总黄酮抑制人肝癌细胞的靶基因调控
- 18 老年期消化道出血的鉴别诊断与治疗措施
- 19 实体肿瘤消融的免疫效应及联合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现状
- 20 以肝硬变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的Wilson's病例